肖 潔
(淮南職業(yè)技術學院,安徽,淮南 232001)
學生是課堂的中心,是最具有主觀能動性的課程資源。若能在高職英語課堂上充分開發(fā)和利用學生資源,就能使整個英語教學以學生為中心,使學生充分參與到課堂教學實踐應用中來,實現(xiàn)高職英語教學目標。
高職英語學生資源指的是高職學生的知識、經驗、智慧等對高職英語課程的實施有價值的元素的總和。傳統(tǒng)的教學觀中一直把學生當成教育的客體,未能把學生包含到整個教學活動中來,忽略了學生的主體作用。然而教學過程并不只是教師講授知識的單向過程,課程實施也不完全按照教師預設的方向來進行。學生本身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人”,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自身的智慧、經驗等也會被帶入課程,通過課堂上的師生互動來促進信息傳遞,推動課程的實施,在課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因此,學生也是課程的主體之一,在課堂上,學生不僅自身帶有資源、而且還能在課堂上通過互動生成資源。從這種意義上來說,學生也就是資源的生成者和課程的建構者。 無論成績優(yōu)劣,每個學生身上都蘊含著巨大潛力,等待教師去開發(fā)與利用。
高職英語課程教學難度較大。一是因為大部分高職學生英語水平低,能力參差不齊,課堂參與度不高,難以取得好的教學效果;二是因為高職英語教師未能很好地把握高職學生英語學習特點,未能轉變傳統(tǒng)教學理念,經驗不足,教學方式方法比較單一。若想改變這種現(xiàn)狀,教師可以把注意力放到學生身上,把握學生特點,充分發(fā)掘高職學生身上的資源潛力,因材施教,因勢利導,這是高職英語課程困難處境的一條新的出路,以及對“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的一種新的探索。目前,大多數高職英語教師對學生資源依然理解不足,重視程度不夠,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資源并未得到全面的開發(fā)和利用,對于英語課程資源來說,是一種巨大的資源閑置與浪費。如何更好地開發(fā)與利用高職學生資源,充分發(fā)揮學生資源的巨大作用,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已成為高職英語教師應重視的問題。
在高職英語課堂上, 英語作為第二語言,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必然會受到母語的影響,母語的慣用方法、思維方式、表達習慣都會對第二語言的學習產生干擾。因此,在學生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出現(xiàn)錯誤是不可避免的。
傳統(tǒng)的錯誤觀主為,學生所犯的錯誤被當作教學中的負面產物。教師不滿于學生犯錯,一是會極力阻止學生犯錯,對犯錯的學生加以批評指責;二是給學生糾錯時態(tài)度惡劣,嚴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和積極性。高職學生的英語基礎薄弱,學習中經常會出現(xiàn)錯誤,若按傳統(tǒng)方式打壓錯誤,逢錯必糾,不僅會使整個教學活動變得機械乏味,同時還會打擊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和積極性。
現(xiàn)代的錯誤觀則把學生錯誤當成一種資源,若能正確開發(fā)利用,能發(fā)揮巨大的價值。美國吉寧定理提出——真正的錯誤是害怕犯錯誤。犯錯可以算作是對正確答案的另一種探索,阻止學生犯錯就是在遏制學生的探索精神、創(chuàng)新能力、思考能力和對問題的分析判斷能力。對待學生犯的錯誤,教師不應立刻去糾正,或是去指責,而是對其錯誤本身或錯誤原因進行分析和研究。如在高職英語課堂上,教師應鼓勵學生大膽去運用英語,不要因害怕犯錯誤而不敢開口,要把英語放在實際場合去溝通和交際。對于學生在英語口語中出現(xiàn)的不影響交際和理解的語法錯誤,教師應避免過多地去打斷和糾正。學生犯錯的背后不僅能暴露出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認知情況、理解程度、薄弱環(huán)節(jié),也能反映出教師在教學中的疏忽之處。教師應當留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錯誤,將那些典型的、普遍性的錯誤記下來,作為日后教學的重點。同時,把握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探索學生更易接受的教學方式,更好地實現(xiàn)課程目標。
高職學生學習能力弱,英語學習中犯錯容易糾錯難。因此,糾錯過程中,教師正確的幫助和引導必不可少。教師要做的不是直接給學生一個標準答案,而是給予學生提示,讓學生通過提示自己去思考、去探索。通過這種間接糾正法,讓學生自己去尋找錯誤的原因。同時,教師也應把情感教育融入英語教學之中,營造輕松自在的課堂氛圍,給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英語應用和表達的機會,鼓勵學生克服內心的憂慮和膽怯,大膽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若學生出現(xiàn)錯誤,則以積極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的犯錯行為,理解、關心、善待每一個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在尊重的信任的基礎上,幫助學生糾正錯誤,解決難題。
高職學生來源復雜,英語水平總體偏低,能力也參差不齊。即使來自同一個班級,學生間的差異也很明顯。若忽略學生之間存在的這種差異性,依然按照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只會加劇班級中兩級分化的局面。單一的教學方式無法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學生的學習需求得不到滿足,自然學習主動性和課程參與度不高。有的教師即使注意到了學生的差異性,但是并沒有找到合適的教學對策。這些都是未能把學生的差異當作一種可開發(fā)利用的學生資源的表現(xiàn)。
學生在認知結構,思維方式,智力水平、特長愛好方面各有不同,若想把學生差異利用起來,真正把“差異”轉化成“資源”,關鍵在于充分利用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正是這種互動,讓學生之間的差異化、個性化信息得以互相傳遞,才能讓資源在課堂上流動起來。這樣,課堂的多樣性和多元化也得以體現(xiàn)。而這種生生互動,可以依靠建立異質小組,促進學生合作來完成。
所謂異質小組,就是組內成員要有差異性和互補性,這樣才能保證學生之間能夠取長補短,互相幫助,共同進步。高職英語課堂上,可以把學習水平不同的學生分進學習小組,讓他們進行單詞、語法互查,分角色進行口語對話,或者合作完成每個單元的小組項目。這種做法的優(yōu)勢在于:首先,英語優(yōu)等生可以在學習上給其他組員以指導與幫助,在學習方法、學習態(tài)度、學習努力程度上也能給其他組員以積極影響,先進帶動后進,起到一個榜樣引領作用。其次,在班上,英語學習困難學生也并未受到孤立,他們在異質小組中也是重要成員之一,會讓他們感覺受到了尊重與平等對待。同時小組環(huán)境會給學習困難學生一種集體感和責任感,從而消除消極學習態(tài)度,主動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再次,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這種特長原本是個人資源,而通過小組成員間的互動交流,則會變成集體資源。在一個小組內,有的學生英語是強項,有的學生交際能力強,還有的學生雖然英語水平有限,但在生活經驗或者其他擅長領域可以為小組任務提供幫助。小組的總體實力就是小組成員各種優(yōu)勢的集合,通過大家共同努力,小組成員既能完成任務,也在完成任務的合作過程中實現(xiàn)自我教育、相互教育,共同得到進步與成長。
在高職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的思維資源也是重要資源之一。高職學生精力旺盛,思維活躍,若能抓住這一特點,在課堂上好好利用,也能發(fā)揮具大的價值。
在高職英語課堂上,若要使學生思維活躍起來,教師首先可以改變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方式,通過一些英語謎語、英語典故、英語幽默來創(chuàng)造活潑和輕松的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其次,教師可以把英語教學內容和學生的日常生活、社會關注,和專業(yè)需求聯(lián)系起來,只有把英語和學生的關注點相結合,才能讓學生真正感受到英語的實用價值,激發(fā)其英語學習動機,活躍其思維能力。再次,教師應該改變“直接傳授”這種教學模式,因為這種模式忽略了學生“主動思考”這一關鍵步驟。只有讓學生主動思考,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掌握和消化新知識。而若想要學生主動去思考,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通過疑問迸發(fā)學生思維的火花,來引出“疑-思-學”的過程。
為了讓學生“疑-思-學”,鼓勵學生在疑問中開動腦筋,主動探索,教師不僅要善于提問,而且要精心設問。在高職英語課程中,教師問的問題一定要建立在對高職學生學情分析的基礎上。首先,高職學生英語基礎薄弱,過難的問題反而會使學生望而卻步。因此,可以先從簡單的問題來“破冰”、“暖場”,先讓學生解答簡單問題,使其擁有自信心與成就感,然后問題的設置再由簡入深,循序漸進。其次,高職學生對學習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針對這一特點,教師在課程中引入問題時要注意技巧,提問時盡量避免“是不是?”這種封閉式問題,而去問類似“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這類靈活開放性問題,給予學生動腦思考、自由發(fā)揮的余地。
美國教育學家布魯諾說過:“最精湛的教學藝術,遵循的最高準則,就是學生自己提出問題?!睂W生有疑問,正是他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內容中來,主動進行思考的表現(xiàn)。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去質疑,并且要好好把握學生的質疑,通過引導和點撥,把疑點及時轉化為學點,從答疑過程中學到知識,受到啟迪。如果學生的疑問具有代表性,那么答疑過程也為其他同學也開闊了思路,指明了方向。而在現(xiàn)實高職英語課堂上,高職學生出于自身的羞怯或惰性,往往不敢發(fā)問。這就需要教師去營造一種自由、開放、和諧、寬容的課堂氛圍,對待學生尤其是學困生要有耐心、親和力,不要有距離感。此外,教師還要善于觀察,主動走到學生之中,細心去發(fā)現(xiàn)哪些學生有困惑,鼓勵他們去戰(zhàn)勝膽怯心理,放心大膽去提問。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即使是最簡單幼稚的問題,也要給予肯定,并耐心作答,或者發(fā)動周圍的學生來共同思考,運用集體智慧一起解決難題。這樣就打破了課堂上沉默的堅冰,讓學生主動參與到“疑-思-學”的學習過程中去。
(1)保持教學理念先進性。高職英語教師應當提高對課程資源的認識,在開發(fā)利用課程資源時轉變其傳統(tǒng)觀念,從關注“教材”轉變?yōu)殛P注具有巨大開發(fā)潛力的“人”,意識到學生資源的寶貴價值。結合自身教學實際,提高對學生資源的開發(fā)廣度和深度,豐富英語課堂,推動高職英語教學的不斷變革與進步。
(2)促進教師自身專業(yè)成長。教師是開發(fā)學生資源的主體,在學生資源開發(fā)和利用的過程中,很多學生資源是在課程進行之中臨時產生的,能否把握這種預設之外的資源,對教師的知識經驗和應變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開發(fā)利用學生資源,可以促進高職英語教師不斷學習和探索,積極進行教學反思,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教學水平。
(3) 實現(xiàn)教師課堂角色的轉變。高職英語教師應從課程主導者的角色轉化為引導者的角色,從過去的向學生單向進行知識“灌輸”和“填鴨”, 轉變?yōu)榘褜W習的自主權交給學生,把學生作為課堂的中心。積極開發(fā)學生身上有價值的資源,挖掘學生自身的潛力,使學生各方面綜合表現(xiàn)得到提高。并積極創(chuàng)設一種自由的學習氛圍, 鼓勵學生主動去參與,去探索。最終達到師生共同發(fā)展的目標。
學生應該樹立學生主體意識,主動參與到高職英語課堂中來。首先要在學習英語語言過程中,大膽去運用英語,不因害怕犯錯誤而不敢開口,在犯錯中得到進步和提高。其次要改掉自身惰性,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培養(yǎng)合作意識。再次要樂于動腦,主動思考,找到在探索中收獲知識的樂趣。此外,學生還應學會使用科學的英語學習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從而為今后的英語學習技能的開發(fā)和利用打下扎實的基礎。
在高職英語課程中,教師應意識到開發(fā)與利用學生資源的重要性,樹立學生主體地位,結合學生自身特點,有效地開發(fā)和利用學生資源,從而達到高職英語教學目標,促進教師和學生共同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