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婷婷
【摘? ?要】? 隨著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的實施,新課改理念相符的主題式閱讀教學模式應運而生,給小學語文教師優(yōu)化閱讀教學過程帶來了可靠依據(jù),教師采取主題式閱讀教學方法,有助于圍繞主題有效挖掘和利用課外教學資源,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幫助學生實現(xiàn)延伸性學習,進而更好地提升學生閱讀興趣,加大對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有效培養(yǎng),因此本文提出了三條小學語文教學中主題式閱讀教學模式的應用路徑,以供參考。
【關鍵詞】? 主題式閱讀教學;應用路徑;小學語文
所謂主題式閱讀教學模式,簡單來說,就是在閱讀課堂上圍繞某一特定主題挖掘課內知識與課外知識的聯(lián)系,將二者有機結合到一起,引導學生在延伸性閱讀中感受閱讀的魅力,體會閱讀內容和閱讀主題的奧妙之處,實現(xiàn)課堂教學目標。將主題式閱讀教學應用于小學語文課堂意義重大,有助于增強學生閱讀積極性,促使學生走出教材有限教學內容的束縛,得到更加豐富的知識,通過閱讀,發(fā)現(xiàn)更多有價值的信息,拓展知識面,提升思維方式,同時幫助學生構建起圍繞主題的有目的、有計劃的學習模式。不過,從近兩年我國小學語文課堂的主題式閱讀教學實際情況來看,許多教師尚未充分運用這種新型教學模式,發(fā)揮優(yōu)勢作用,提升教學質量,因此,如何采取有效路徑實施主題式閱讀教學,已經成為現(xiàn)代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課題。
一、依托單元主題,組織閱讀活動
自新課改實施后,現(xiàn)行小學語文教材相較于過于有了很大變化,其中的單元主題性更加明確,成為教師開展主題式閱讀教學工作的主要指導依據(jù)。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上要積極依托單元主題,組織豐富多樣的閱讀活動,在促進學生對教材單元課文閱讀理解加深的同時,借助單元主題相關本文的有效閱讀,提升學生綜合素養(yǎng),達到推動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七單元閱讀教學前,教師首先分析教材,本單元由《大自然的聲音》《父親、樹林和鳥》《帶刺的朋友》三篇課文組成,單元導語:大自然賜給我們許多珍貴的禮物,你發(fā)現(xiàn)了嗎?教師明確本單元主題為“自然”,主題式閱讀教學目標為感受與理解相關文本中的生動語言,將喜歡的語句積累下來,促進語文素養(yǎng)與生態(tài)環(huán)保理念協(xié)調發(fā)展;留心生活,將自己對大自然的感悟和認識記錄下來。教師依托單元主題在互聯(lián)網教學資源中,搜集了適合三年級小學生課外閱讀的與大自然相關的文本,在課堂上作為課文知識的延伸、補充和說明。開展主題式閱讀教學策略,幫助學生更快、更全面地掌握教材課文,同時開啟了學生對大自然的探索之門。
二、挖掘課文主題,促進情境交融
小學語文教材的每一篇課文都有自己的文章情感主題,如果學生能夠準確把握文章情感主題,便可以迅速進入到文本情境內,體會文本語言文字背后的深刻思想,加深閱讀印象,讓文本閱讀層次更上一層樓。然而,從小學生的語文教材課文閱讀現(xiàn)狀來看,由于部分內容過于抽象,加之小學生自身閱讀分析能力與抽象思維能力有限,所以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把握課文情感主題,影響了閱讀效率和閱讀質量。教師面對這種情況,可挖掘課文主題,引入與之相符的圖文并茂的課外讀物,滲透主題式閱讀教學措施,為學生提供情景交融的閱讀平臺,利用特定情境對學生思想情感的熏陶作用,幫助學生解決閱讀難題,使學生得以真正理解文本。在生動具體的情境助力下高效吸收閱讀內容,逐漸掌握利用主題情境進行閱讀的學習方法。
例如,在一年級語文上冊《項鏈》這篇課文的自主閱讀活動時,教師發(fā)現(xiàn)班級大部分學生的課文朗讀缺少感情,在閱讀后,難以順著課文情感脈絡完整地復述課文內容,閱讀記憶力較差。對此,教師如同影視拍攝一般挖掘該篇課文,剛開始從大海遠景切入,逐漸推進到逐一呈現(xiàn)沙灘、海浪、海螺、貝殼等具有海邊特色的近景,接著再展示腳印、沙灘、大海的遠景,將生活中捕捉的大海美好畫面動感地表達出來,傳遞出對美的發(fā)現(xiàn)和追求之情。教師將課文內容制作成文字與圖畫相結合的電子繪本,在課堂上使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創(chuàng)設情境交融的氛圍,配合海浪聲音、海邊小娃娃嬉笑玩耍聲音的音頻播放,將學生帶入特定主題氛圍中,學生自然而然在身臨其境中融入了朗讀情感,把握了本章情感表達的脈絡,可以脫離教材流暢地復述課文內容。
三、創(chuàng)新實踐教學,培養(yǎng)閱讀習慣
很多小學生課后很少進行自主閱讀,難以利用課后時間與空間,充分開展主題式閱讀實踐活動,造成主題式閱讀教學過分局限于課堂實施的不良局面。教師在解決這一問題時,要積極創(chuàng)新實踐教學策略,通過鼓勵和啟發(fā)引導,教會學生在課后進行主題式閱讀實踐活動的方法和途徑,培養(yǎng)學生形成課后自主閱讀良好習慣。
例如,教師在完成一篇課文教學后,在下課前先教會學生如何使用家里計算機、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搜集與閱讀與課文主題相關材料的方法,有學生在課后搜集了課文作者的相關信息,基于對課文作者生平經歷與寫作風格的了解,加深了對課文主題的學習印象;也有學生搜集了與課文題目類似的其他題目文本,了解相似題目的不同寫作內容、寫作風格、寫作技巧,積累了多元化的寫作素材。
總之,主題式閱讀教學模式是一種符合新課程標準要求的現(xiàn)代化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方法,小學語文教師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需通過合理途徑充分發(fā)揮主題式閱讀教學優(yōu)勢,提升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強化閱讀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羅樸.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語文單元主題閱讀教學探究[J].科學咨詢,2020(14):267.
[2]高小芳.淺談小學語文主題閱讀[J].語文課內外,2020(1):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