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婷,伍文彬
(成都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四川 成都)
阿爾茨海默病(AD)是一種起病隱匿的進行性發(fā)展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退行性疾病,是老年人最常見的癡呆類型[1]。以65歲為分界線,AD可被分為早發(fā)性AD(early-Onset Alzheimer’s disease,EOAD)和晚發(fā)性 AD(late-onset Alzheimer’s disease,LOAD),以記憶障礙、失語、失用、失認、視空間技能損害、執(zhí)行功能障礙以及人格和行為改變等全面性癡呆表現(xiàn)為特征。臨床中EOAD發(fā)病率與確診率明顯小于LOAD,與老年患者相比,其診斷平均延遲約1.6年[2]。而事實上,第一個被報道為AD的神經(jīng)病理學患者Auguste Deter(1850-1906)在她40多歲時出現(xiàn)相關癥狀,51歲時才被確診[3]。
EOAD是最常見的早期神經(jīng)退行性癡呆,與LOAD在臨床癥狀、神經(jīng)心理學、神經(jīng)影像學和神經(jīng)病理學變量上存在許多差異。研究表明,相比于同等受損的LOAD患者,EOAD患者具有更好的記憶識別和語義記憶能力,但他們往往注意力不夠集中,在執(zhí)行功能,思維運動實踐,和視覺空間技能等方面也表現(xiàn)較差[4,5]。在磁共振成像(MRI)上,EOAD顯示出更明顯的頂葉新皮質萎縮,海馬體積卻變化不大[6,7]。相較于LOAD患者,EOAD患者也存在早發(fā)性癡呆特有的心理社會問題,如意外喪失獨立性的影響、中年期對不能跟上社會發(fā)展腳步的憂慮、難以肩負持續(xù)的責任、以及與抑郁和焦慮相關的洞察力[8,9]。有研究發(fā)現(xiàn),EOAD最常見的表現(xiàn)形式是非健忘癥的變異表型[10],主要體現(xiàn)為語源減少性進行性失語(LPA)[11]、后皮質萎縮(PCA)伴有視空間缺損[12]、漸進性意識運動失用癥(PIA)[13]等。EOAD為癡呆的類型之一,在發(fā)病年齡、臨床表現(xiàn)、認知受損領域等方面與老年性癡呆有一定差異。筆者意在通過對中醫(yī)古籍文獻的發(fā)掘與整理,為中醫(yī)藥在防治EOAD中提供一定的理論指導。
EOAD 可歸屬于中醫(yī)學“善忘”、“健忘”、“呆病”、“癡呆”“郁證”等范疇?!鹅`樞·海論篇》曰“腎精不足,則志氣衰,不能上通于心,故迷惑善忘也”。清《醫(yī)學集成》記:“健忘者,陡然而忘其事也”。明《景岳全書·雜證謨之癲狂癡呆》云:“癡呆證……言辭顛倒,舉動不經(jīng),或多汗,或善愁,其證則千奇百怪,無所不至”。清《辨證錄》載:“人有終日不言不語,不飲不食,忽笑忽歌,忽愁忽哭,與之美饌則不受,與之糞穢則無辭,與之衣不服,與之草木之葉則反喜,人以為此呆病”。又云“人有氣郁不舒,忽忽如有所失,目前之事竟不記憶,一如老人之善忘”。明《古今醫(yī)統(tǒng)大全·郁證門》言:“郁為七情不舒,遂成郁結,既郁之久,變病多端”。
腎為先天之本,主藏精,精生髓,髓通于腦,腦為髓海及元神之府,故腎精充盛,上承于腦則髓海充盛,則神機運轉正常?!端貑枴ど瞎盘煺嬲摗吩弧芭悠咂?..天癸竭;男子七八...天癸竭,精少,腎臟衰”,《靈樞·海論》有“髓海失養(yǎng),癡呆并生”,若腎精不足,髓??仗?,則腦失濡養(yǎng)而發(fā)癡呆?!秹凼辣T诽峒敖⊥幸颉白x書辛苦,而有房勞者”,若用腦過度或房事不節(jié),也可導致髓海不足、腎精虧損而發(fā)癡呆。
心為君主之官,藏神而主神明?!鹅`樞·邪客篇》曰“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心血充盈則精神振奮、神志清晰、思維敏捷。《壽世保元》曰“健忘不寐,屬心血虛者”,心血虧虛,則神明失養(yǎng)而心神渙散,呆滯善忘。
脾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在志為思,思慮過度則傷脾。《雜病廣要》言“蓋脾主意與思,心亦主思。思慮過度,意舍不清,神官不職,使人健忘”,脾氣虧虛,氣血生化無源,則心神、神機失養(yǎng),發(fā)為健忘、癡呆?!侗孀C錄》云“肝郁胃衰痰積于胸中,盤踞于心外,神明不清而成”,脾為生痰之源,脾氣虛亦可導致痰濁內生,蒙蔽心竅而發(fā)癡呆。
《雜病廣要》曰“其有少壯之人,多昏睡健忘者,乃內有火痰之候”,《證治匯補》言“健忘由精神短少,神志不交,亦有屬痰者”,《辨證錄》載“痰積于胸中,盤據(jù)于心外,使神明不清,而成呆病矣”。由脾虛或氣機不暢而致水液運化失司,痰濁內生,痰阻心竅而神明不清,使人健忘、癡呆。
心居上焦,腎居下焦,腎中之陰上承于心,心中之陽下潛于腎,水火相濟,相互制約,使心腎功能正常運轉?!侗孀C錄·健忘門》曰“夫心腎交而智能生,心腎離而智能失...腎水資于心,則智能生生不息;心火資于腎,則智能亦生生無窮?!比粜幕鹂?、腎水竭,則心血無以滋養(yǎng),腎陽無以補充,神明失養(yǎng)而發(fā)癡呆。
肝主疏泄,氣為血帥,氣行血暢,氣達血沛,則百臟安和,腦髓得養(yǎng),神機通暢,《辨證錄·健忘門》“人有氣郁不舒,忽忽如有所失,目前之事竟不記憶...夫肝氣最急,郁則不能急矣,于是腎氣來滋,至肝則止;心氣來降,至肝則回,以致心腎兩相間隔,致有遺忘也。”若有肝氣郁滯,疏泄失司,則五臟六腑氣血不暢,神機失養(yǎng)發(fā)為癡呆。
虛者補之,實者瀉之,針對上述病因病機,歷代醫(yī)家常用補腎健脾、調養(yǎng)心血、寧心安神、行氣解郁等治法調治。
善用人參、當歸、甘草、菖蒲、遠志等,如《壽世保元》加減補心湯:人參、茯苓、陳皮、白芍、遠志、酸棗仁、知母、白術、生地黃、當歸、石菖蒲、麥門冬、黃柏、甘草;《萬病回春》狀元丸:人參、白茯神、當歸、酸棗仁、麥門冬、遠志、龍眼肉、生地黃、玄參、朱砂、石菖蒲、柏子仁;《醫(yī)學集成》用八珍湯加減等。
常用柴胡、芍藥、青皮疏肝養(yǎng)肝理氣,如《醫(yī)學集成》存注丹:生地、白芍、焦術、麥冬、柏仁、柴胡、花粉、青皮、菖蒲、甘草;《辨證錄》通郁湯:白芍、茯神、人參、熟地、玄參、麥冬、當歸、柴胡、菖蒲、白芥子、白術等。
善用半夏、膽星、陳皮、菖蒲化痰開竅,如《辨證錄》洗心湯:人參、茯神、半夏、陳皮、神曲、甘草、附子、菖蒲、生棗仁;《醫(yī)學集成》二陳湯加膽星、白芥、琥珀、朱砂,姜汁豬心血為丸等。
健脾補氣,常與養(yǎng)心安神,如《辨證錄》生氣湯:人參、白術、茯苓、遠志、炒棗仁、熟地、山茱萸、甘草、神曲、半夏、麥冬、肉桂、菖蒲、芡實、廣木香;《醫(yī)學集成》歸脾湯倍當歸、茯神、棗仁,加柏仁等。
補腎填精以充髓,如《壽親養(yǎng)老新書》夜光育神丸:熟地黃、遠志、骨木、牛膝、菟絲子、枳殼、地骨皮、當歸;《壽世保元》聰明丸:敗龜甲、龍骨、遠志、石菖蒲等。
善用滋陰補心、潛陽補腎之法,如《壽世保元》坎離丸:鍛龍骨、遠志、甘草、茯神、石菖蒲、龜甲、酸棗仁、當歸、人參、麥門冬、天門冬、生地黃、熟地黃、山茱英、黃柏、五味子、柏子仁、山藥、枸杞、知母;《普濟方》瓊方既濟丸:白茯苓、破故紙;《醫(yī)學集成》朱雀交泰丸:茯神、沉香、黃連、肉桂等。
EOAD發(fā)病人群為65歲以下人群,《素問·上古天真論》記載“男子不過盡八八,女子不過盡七七,而天地之精氣皆竭矣”,此時腎中精氣雖不至衰敗,仍處于消減狀態(tài),上不能充盈髓海;或因生活、工作壓力過大,思慮消耗過度而致髓海不足,神機失養(yǎng),故補腎填髓仍是重要的治法之一。相較于老年人,EOAD患者多數(shù)仍充當著重要的社會角色,較重的社會負荷以及對患病后工作、生活能力下降的憂慮導致肝郁氣滯成為該病的重要證型之一,故行氣解郁治法也為常用治療。
綜上,結合歷代醫(yī)家對健忘、呆病、郁證等病癥的治療,治療原則總體為補虛瀉實,此病病程長久,亦有虛實轉化或虛實夾雜之證,需根據(jù)實際病證聯(lián)合論治。EOAD的發(fā)病率及發(fā)病人數(shù)雖不及LOAD,但因其起病隱匿、鑒別診斷復雜等因素,臨床常有漏診、誤診等情況,此文通過對部分中醫(yī)古籍文獻的整理,期望對中醫(yī)論治EOAD提供新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