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
摘要?目的:研究綜合睡眠護理對腦梗死伴發(fā)睡眠障礙患者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孝昌縣第一人民醫(yī)院收治的腦梗死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抽簽法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0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采用綜合睡眠護理,比較2組患者的睡眠質量。結果:觀察組患者的PSQI總分為(14.61±1.13)分,對照組患者的PSQI總分為(19.17±1.31)分,觀察組睡眠質量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綜合睡眠護理應用于腦梗死辦法睡眠障礙患者的治療中臨床療效較佳,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質量,有助于患者身體的恢復,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綜合睡眠護理;腦梗死;睡眠障礙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clinical?effect?of?comprehensive?sleep?nursing?on?cerebral?infarction?patients?with?sleep?disorders.Methods:A?total?of?60?patients?with?cerebral?infarction?admitted?to?the?first?People′s?Hospital?of?Xiaochang?County?from?August?2017?to?August?2019?were?selected?as?the?research?objects?and?randomly?divided?into?the?control?group?and?the?observation?group,30?cases?in?each?group.Patients?in?the?control?group?were?given?routine?nursing,while?patients?in?the?observation?group?were?given?comprehensive?sleep?care.Results:The?total?score?of?PSQI?in?the?observation?group?was(14.61±1.13)and?that?in?the?control?group?was(19.17±1.31).The?sleep?quality?of?the?observation?group?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P<0.05).Conclusion:The?clinical?effect?of?comprehensive?sleep?nursing?in?the?treatment?of?cerebral?infarction?patients?with?sleep?disorder?is?better,which?can?effectively?improve?the?sleep?quality?of?patients?and?help?patients?recover,which?is?worthy?of?clinical?promotion.
Keywords?Comprehensive?sleep?nursing;?Cerebral?infarction;?Sleep?disorder
中圖分類號:R743.3;R338.63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j.issn.2095-7130.2020.10.055
腦梗死屬于臨床中常見的腦血管疾病,具有發(fā)病率高,病因繁多,病情變化快等特點。睡眠障礙是腦梗死患者中較普遍的并發(fā)癥,由于腦梗死患者身體受疾病侵蝕,機體免疫力下降,對患者的身體和精神均造成了一定的損害,而睡眠質量下降即是主要表現,患者睡眠質量下降表現為入睡困難、睡眠淺、睡眠時間短、失眠等,對患者的神經功能亦造成了損傷,導致病情加劇或者引發(fā)其他并發(fā)癥[1]。本研究對本院收治的60例腦梗死伴發(fā)睡眠障礙的患者采取不同的護理方法,分析綜合睡眠護理在臨床中具體應用效果,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孝昌縣第一人民醫(yī)院收治的腦梗死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抽簽法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0例。對照組中男19例,女11例;年齡56~75歲,平均年齡(65.4±2.6)歲。觀察組中男14例,女16例;年齡54~78歲,平均年齡(66.2±2.4)歲。2組患者一般資料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納入標準?精神意識無異,可正常交流;各項生命體征指標較平穩(wěn);經告知后患者及家屬均同意參與本研究,并簽署相關文件,研究經本院相關醫(yī)學部門審核批準。
1.3?排除標準?患有嚴重肝臟等器質性疾病;存在個人精神病史或家族史的患者。
1.4?護理方法
1.4.1?對照組?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護理,護理人員隨時觀察患者心率、血壓、呼吸等各項生命體征指標的變化情況,保持病房環(huán)境足夠安靜,以免影響到患者的睡眠。
1.4.2?觀察組?觀察組采用綜合睡眠護理,具體內容包括:1)健康教育指導:患者對于疾病的基本知識了解非常少,且存在一些錯誤的認知。護理人員應詳細將腦梗死的病因、危害、治療方式、治療效果及注意事項講解給患者,此外,應在病房內開展腦梗死知識討論會,采用有獎競答的方式激勵患者進行參與,患者不僅可以了解疾病基礎知識,也能同其他腦梗死患者進行經驗溝通,通過聊天的方式緩解壓抑的情緒,分享彼此的治療經驗,加強患者的自我管理疾病意識。2)心理護理:患者在面臨對身體健康的擔心、醫(yī)院環(huán)境的壓抑等心理狀態(tài)下,往往會產生孤獨、壓抑等消極情緒,以致于對治療的配合度不高,對醫(yī)護人員的問候和關心表示抗拒。醫(yī)護人員在護理時,應主動與患者交談,言行要柔和親切,激勵患者將自己的顧慮和疑問表達出來,了解患者消極情緒或出現睡眠障礙的原因,對患者的傾訴要耐心傾聽,及時對患者的消極心理進行安慰。盡可能的得到患者家屬的支持,鼓勵患者家屬對患者的關懷與開導。同時也可以通過播放舒緩的音樂、搞笑視頻等方式,緩解患者緊張的情緒,使身心放松,從而促進睡眠質量的提升。3)環(huán)境護理:護理人員需要為患者提供良好睡眠環(huán)境,病房內燈光光線柔和,減少噪聲,保持病房內溫度和濕度適宜,避免對患者的自然睡眠造成干擾,從而提高患者的睡眠質量。4)日常生活護理:為患者制定規(guī)律的作息計劃,注意休息,引導患者進行適量的運動,以此增加身體的疲憊感,從而促進睡意,提高睡眠質量;此外,護理人員需要為患者搭配科學合理的營養(yǎng)飲食,叮囑患者嚴格遵守醫(yī)囑按時服藥,禁止私自停藥或增減藥物,口服藥物時應同溫開水服用,不宜用牛奶、茶水、飲料等同服;對所用藥物的功效以及不良反應進行詳細的講解,避免出現藥物不良反應后的不當處理[3]。由于腦梗死伴睡眠障礙患者主要為中老年人,中老年患者體質較弱,護理人員應保證病房溫度適宜,適當的通風散熱,做好清潔工作,為患者營造一個干凈溫馨的環(huán)境。同時,培養(yǎng)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自律習慣,注意休息,定時服藥,合理飲食,適當的運動等。5)焦點轉移法:通過音樂療法緩解患者緊張的心理,播放一些舒緩愉快的音樂,使患者對治療過程中出現的不適感降低;還可以播放一些幽默視頻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使患者身心處于放松狀態(tài),有利于患者快速產生睡意,睡前護理人員可指導患者用熱水泡一泡腳,促進血液循環(huán),有利于睡眠的舒適度,從而提高睡眠質量。
1.5?觀察指標?觀察比較2組患者睡眠質量,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ittsburgh?Sleep?Quality?Index,PSQI)[3]評分對患者的睡眠質量進行評估,該量表共7個領域,每個領域評分在0~3分,相加得PSQI總分,分數越低,說明睡眠質量越好。
1.6?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21.0統(tǒng)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值±標準差(±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比較2組患者的睡眠質量?觀察組患者的PSQI總分(14.61±1.13)分低于對照組的總分(19.17±1.31)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人們的生活習慣發(fā)生了較大的改變,加上老齡化趨勢的加強,我國腦梗死發(fā)病率日趨上升。臨床研究表明,腦梗死患者出現睡眠障礙與神經系統(tǒng)、心理狀態(tài)及疾病程度等均存在某些聯系,睡眠障礙會降低患者的生命質量,并對患者的活動能力和精神造成不利影響,阻礙患者神經功能的恢復,不利于患者預后,阻礙患者身體的恢復[4]。
腦梗死患出現睡眠障礙后,對其原發(fā)病情的改善形成不利影響,甚至加重原發(fā)病嚴重程度,通過對腦梗死睡眠障礙患者實施綜合睡眠護理,引導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作息規(guī)律,從而提高睡眠質量,有利于減少患者的住院時間,提升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PSQI總分(14.61±1.13)分顯著低于對照組的總分(19.17±1.31)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傻弥诰C合睡眠護理期間,護理人員將腦梗死伴發(fā)睡眠障礙的患者統(tǒng)一安排到固定的病房,實行統(tǒng)一的作息計劃,有助于病患之間相互溝通,交流治療經驗,相互鼓勵,同時統(tǒng)一的作息規(guī)律能夠減少睡眠環(huán)境干擾,從而有效提高患者的睡眠質量。本文結果表明,對患者實施健康知識教育,能夠強化患者對腦梗死疾病基礎知識的認知程度,對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有了基礎認知。對患者進行心理引導有利于改善或消除患者的消極心理,培養(yǎng)疾病治愈的信念,以樂觀的態(tài)度配合疾病治療。對患者給予生活指導,可以培養(yǎng)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飲食方式,幫助患者調節(jié)睡眠規(guī)律,從而改善睡眠質量。心理因素和社會因素是影響睡眠質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對患者進行心理引導有利于改善或消除患者的消極心理,培養(yǎng)疾病治愈的信念,以樂觀的態(tài)度配合疾病治療,給予患者足夠的情感支持;同時對其家屬親友進行健康宣講,使其能夠正確認識疾病帶來的睡眠障礙現象,并加強對患者的關心和理解,以緩解患者緊張的心理,使患者以穩(wěn)定的情緒狀態(tài)生活,有助于睡眠質量。對于因軀體不適而出現難以入眠的患者,護理人員需向患者講解身體出現不適的原因,消除患者因過于擔憂身體而主觀化加重軀體帶來的不適感;也可通過白天適量的運動轉移不適感,或加強軀體的疲憊感,以促進睡眠。對于睡眠障礙較嚴重的患者,可給予適量的安眠藥物助眠,但需要將藥物的作用、用法、不良反應等詳細告知患者,以免患者隨意用藥導致意外事件發(fā)生。且在患者用藥后進行觀察,若患者出現顯著的不適感,需立即停止用藥。諸多研究證明,藥物治療腦梗死伴發(fā)睡眠障礙患者通過藥物干預的方式,雖然具有一定的緩解效果,但藥物治療具有一定的不良反應,導致患者出現各種不適反應,阻礙患者身體恢復進程。綜合睡眠護理屬于物理治療、安全的護理干預,可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縮短患者的入睡時間,并提高患者的睡眠質量。
總之,綜合睡眠護理干預應用于腦梗死伴發(fā)睡眠障礙患者的護理干預中具有顯著的臨床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環(huán)境,提高患者的睡眠質量,相對于藥物治療安全性得以保障,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李培娟,趙振瑩.分級護理管理對腦梗死患者睡眠障礙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7,23(13):93-95.
[2]劉德衛(wèi).針對ICU患者睡眠障礙進行護理的研究進展[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7,15(16):261-262.
[3]唐菊素,宋美燕.綜合護理干預對高血壓患者睡眠質量及其血壓控制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9,38(4):550-553.
[4]陳汝桂.對接受放療后產生睡眠障礙的腫瘤患者進行綜合護理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8,16(11):239-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