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芮
摘 要:音樂是一種能夠抒發(fā)人們情感的藝術,它蘊藏著很多的審美價值,在高校中開展音樂欣賞課,能夠促進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加強審美教學的滲透,這一方面能夠提高音樂課堂的教學質量,另一方面能夠提高學生的審美素養(yǎng),本文探討了欣賞音樂和審美教學的關系,分析了如何在我國高校音樂課堂中有效的進行審美教學
關鍵詞:高校音樂;欣賞課;審美教學;實踐策略
人們可以通過聆聽音樂來體會音樂中所蘊含的情感,進而了解到音樂的藝術內涵,在我國高校的音樂課中,對音樂進行欣賞是實現(xiàn)新課標要求的有效方式,在高校的音樂課程當中,教師能夠使用各種各樣的經典音樂,改善學生的品味,對音樂進行更深層次的了解,認識到音樂所包含的價值,在音樂中接觸到感知美、理解美然后去創(chuàng)造美
1.音樂欣賞課教學的必要性
在人們的社會生活中,音樂無處不在,對音樂進行欣賞也逐漸成為了人們精神生活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高校中開設音樂欣賞課讓學生對各種優(yōu)秀的音樂進行分析了解,有利于豐富學生對音樂的了解,豐富學生的審美體驗,能夠讓學生對音樂進行更好的感受、理解、想象、鑒賞以及創(chuàng)造,最終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對音樂進行審美的觀念,讓學生們能夠在音樂的殿堂中中接受科學教育。把真善美以及社會注意核心價值觀深入到學生的思想觀念中,切實的做到素質教育。高校的音樂欣賞教學是高校藝術教學的重要部分,教學質量的好壞直接能夠影響學生審美意識的確立,對一些學生的個性心理起到塑造的作用。
不光是在音樂欣賞教學,可以說所有的藝術教育的價值就是審美價值,藝術類教學就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審美價值,在對音樂進行鑒賞的時候,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對審美的認知程度,而且還能夠對學生進行教學放松學生的心情,審美能力是在不斷的對美進行感受的過程中形成的,音樂通常情況下是用聲音來塑造形象的藝術,它能夠展現(xiàn)生活中的現(xiàn)象,體現(xiàn)人們的情感,讓人們感受到音樂中包含的那種樂觀向上、積極進取的感情能夠讓跟多的人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它能夠不知不覺的影響人們。音樂欣賞能夠給欣賞的人提供一些比較好的審美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對音樂進行感受的同時,還能夠從音樂使用的樂器、題材、風格等不同的方面去體會音樂的美,在這個過程中能夠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最終達到促進學生的各個方面的審美能力的提高。
2.音樂欣賞課與審美教學
身為一種藝術形式,音樂的本質是對美的一種表現(xiàn),在對高校的學生進行音樂欣賞教學的時候,美學的滲透不僅僅是課程構建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重要方法。把審美教學融入到音樂欣賞課堂上,能夠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審美就是要能夠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對美進行感受和理解。在對音樂進行欣賞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把不同的音樂元素進行混合,比如說節(jié)奏、旋律、和聲等,進而創(chuàng)造出能夠給人們聽覺帶來很大的享受的作品,聽覺能夠影響人們的情感的改變,讓學生認識到什么是美,對沒有一定的理解,并對學生的內在品質的塑造產生一定的影響,這對于現(xiàn)在高校中的90后,00后來說,能夠在不影響學生文化學習的基礎上對學生的審美水平進行熏陶,讓學生能夠形成正確的審美標準,并給學生審美能力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地基。音樂欣賞課程中教給學生的審美方法能夠有效的提高音樂欣賞課程的質量,夏安在我國的音樂欣賞課程中,很多的教師還是使用一些簡單的作品來給學生講解音樂的理論和音樂表達的技巧,缺乏對學生的審美進行教學的過程, 這就會讓降低音樂課的教學質量。所以說,教師可以從音樂這門學科的本質入手,對學生進行審美滲透,把美學融入到教學之中,讓學生認識到認知發(fā)展和情感塑造之間的關系,讓學生在美學的影響下樂于接受音樂教學,進而增強音樂欣賞課程的效果。
3.在高校音樂欣賞課程中滲透審美教學的相關策略
3.1深入作品分析,滲透審美元素。高校的音樂老師在音樂欣賞課中應該適應審美教學的需求,選擇合適的音樂作品進行講解,并且知道學生從音樂作品中分析審美元素,感受審美的意象,誘發(fā)學生的審美思緒,比如說在對民族音樂進行欣賞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們聆聽《十面埋伏》《二泉映月》這些比較經典的作品,給學生們營造出一個好的音樂環(huán)境,然后再把這些音樂背后的故事講給學生們聽,讓他們對這些作品的文化和包含的情感有所了解,進而吸引學生在民族情感中體會到不同民族音樂的美,增長學生的見識,讓學生有更多的審美體驗,讓學生對音樂作品的欣賞和解讀更加的深入。
3.2調動學生想象,拓展審美空間。在對音樂進行欣賞的時候不能太過死板,對著作品進行呆板的解讀,在對音樂進行欣賞的時候,不同的人因為感知不同的原因在音樂中感受到的情感是不同的,因此他們對音樂的審美體驗也是不同的,所以說,高校的音樂教師在上音樂欣賞課的時候,要讓學生在聆聽音樂的時候大膽的進行想象,讓學生能夠依靠自己的個性來對這些作品進行分析,然后與他人交換自己的意見,增強自己的審美理解,開拓自己的審美空間。比如在讓學生欣賞《黃河怨》的時候,教師應該根據(jù)抒情女高音的表現(xiàn),來給學生營造審美的題材,讓學生根據(jù)這首作品的時代背景,以及演唱者的所表達出來的情感,來想象一下當時的情景,感受“怨”這個字中所包含的情感,讓學生對音樂有更深層次的理解。
3.3引導學生表達,強化審美體驗。高校教師在上音樂欣賞課的時候,不能只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授課,還要讓學生進行演奏,根據(jù)學生的表現(xiàn)來分析審美教學的效果,進而讓學生把對音樂的理解上升到自己的情感上來,讓學生的審美體驗更加的深刻,比如在講《黃河大合唱》的時候,教師不僅要對大合唱這種形式進行講解,還要讓學生們也進行合唱訓練,讓他們參與其中,對合唱中的那男中音、男低音、配樂詩朗誦、女生二聲部合唱、女高音獨唱等不同的合唱知識進行深入的講解。讓學生在合唱的同時體會到音樂的節(jié)奏美和情感美。
3.4體現(xiàn)教師主導,塑造審美觀念。高校教師在上音樂欣賞課的時候,應該讓學生發(fā)揮主導作用,增強自己的審美水平,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多給學生做示范,這樣學生才能更好的對審美教學中的知識進行運用,在音樂審美教學課堂中,教師需要有準確的教學目標,把音樂美學的價值帶入到音樂欣賞課程中,給學生創(chuàng)造合適的審美氣氛;要謹言慎行,防止對學生造成錯誤的影響,在學生的審美出現(xiàn)錯誤的時候要積極的指導學生改正,在和學生交流溝通的時候了解學生的審美現(xiàn)狀并交換彼此的審美體驗,要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塑造,在欣賞音樂的時候,對學生的人格品行進行塑造,讓學生在音樂中完善自己的審美標準,增強自己的審美水平
4.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校的音樂教師在進行音樂欣賞教學的時候,要不斷的對讓美學滲透到教學過程中,這樣不僅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還能夠發(fā)揮音樂課堂的價值,增強音樂課堂的質量,所以說,在高校的音樂欣賞課中,教師需要對音樂中的審美元素進行深入的剖析,指導學生對作品進行分析,讓學生感受到音樂中的美學;在欣賞的時候要讓學生發(fā)揮出自己的想象力,開拓音樂藝術的審美空間;讓學生在課堂上樂于表達,提高學生的審美體驗,在教學中要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對學生的審美觀念進行塑造,進而提高欣賞課程的效果,讓學生的審美素養(yǎng)有全方面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吳袁媛 .高校音樂欣賞課的審美教學探析 [J].北方音 樂,2018,38(11):183.
[2] 李佩玉 .美育背景下高校音樂欣賞教學優(yōu)化路徑 [J]. 北方音樂,2018,38(04):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