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
摘 要:在班集體中,學生尤為渴望得到集體給予的情感關懷,而活動的開展則是推動班集體建設的重要載體,從而達到活動育人,讓學生知恩、感恩;以活動教會學生學會關愛同伴,激勵學生成長進步,凝聚班集體;以活動為引導讓學生積極向上,傳播班集體正能量;以活動促師生、生生、家?;?,產(chǎn)生情感共鳴,讓學生在班集體中感受到班集體的溫暖,構(gòu)建一個有溫度的班集體。
關鍵詞:活動;情感;班集體
班集體是學生學習知識、同伴交往及活動經(jīng)歷和體驗的平臺,班集體的建設是教育學生和影響學生成長的巨大力量來源,那么作為一名班主任,如何以活動為載體,挖掘活動深層次內(nèi)涵,讓學生以情感為紐帶,共同建設有溫度的班集體呢?
一、以活動為載體,搭建溫暖的平臺
在班集體建設中,情感是聯(lián)系老師和學生的紐帶,班主任以活動為載體,搭建平臺,讓學生感恩父母、身邊人及自然,通過開展系列的教育活動,提升學生情感的感受力,從而構(gòu)建一個溫暖的班集體。
開展“我和媽媽/爸爸說說心里話”班會課,讓學生知道父母工作的辛勞,體諒父母的艱辛,多和父母說說心里話;內(nèi)向的學生可以給父母寫一封信,通過書信交流情感;不善言辭的學生可以給父母畫一幅畫,溫馨的畫面溫暖心間。
開展“我和你的一面緣”班會課,讓學生通過短片了解到城市中不同人的背后都會有一個感人的故事,清潔工也有一個可愛的女兒,滿身臟兮兮的工人只為掙錢為兒子買一個漢堡,女老板娘的霸道視頻讓學生了解眼見不一定為實,背后的感人故事我們或許還不知曉。不論別人遇到了怎樣的困難,都盡我們所能去幫助他人,助人為樂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
開展“我有一個綠色家園”班會課,通過對大自然的了解引入對動物、環(huán)境的保護,情感的教育不單單是人與人之間的關愛,人生活在地球上,大自然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基礎,愛護動植物,關心環(huán)境也是作為一名現(xiàn)代少年必備的素養(yǎng)。通過圖片、視頻的震撼,預示著自然對人類的懲罰,引導學生心生憐憫,珍愛身邊的一草一木,保護我們的生活環(huán)境。
“愛出著愛返,福往者福至”,愛與被愛是我們的需求,也是學生在班集體中的渴求。每一個孩子都希望能得到同伴的認可,老師們的認同。師生關系的融洽是班集體建設的基礎,而班集體的情感融通就需要班主任去加以指導和教育,情感的教育就是開啟溫暖班集體的一把鑰匙。
二、以活動促激勵,凝聚溫暖的力量
情感激勵法是通過良好的情感關系,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凝聚班集體,營造出一種相互信任、相互關心支持、互敬互愛、溫柔和睦的班級氛圍。
小許同學家庭特殊,母親出車禍去世,父親常年在外上班,只有爺爺奶奶照顧他,自五年級起,小許喜歡上打游戲,每天很晚睡,第二天早上在課堂上睡覺,更別說能完成作業(yè)了。找他談心有了些許的改變,可有時還是會偷偷玩,面對這樣的情形,老師在班級中開展“我和小伙伴共學習”的活動,讓班里每一個孩子找到小伙伴,成為學習對子,就這樣,每天都有小伙伴幫助小許學習功課,放學后陪他回家。老師還和小許的爺爺約定好把電腦、手機和游戲機都收起來,并找來小許約定,只要他能完成作業(yè)就獎勵一塊最愛的巧克力,再時不時擁抱他,表揚他課堂上的點滴進步。雖然小許仍不穩(wěn)定,但至少他能切實地感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那份心意,師生間相互激勵,形成良性的循環(huán),班集體的凝聚力也逐漸增強,正如溫暖而和煦的陽光圍繞在學生身邊。
三、以活動為引導,傳播積極的能量
班集體由每個獨立的個體組成,而每個個體各不相同,他們有的太頑皮,有的學習成績不好,有的個性太強。對于這些“特殊”的學生,作為班主任則要利用各種活動的開展以體現(xiàn)他們的優(yōu)勢,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在班集體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引導學生形成正面積極向上的思想,傳播班集體的正能量。
學生小陳是一個不善言語的小男孩,經(jīng)常作業(yè)沒寫,書沒帶,做事慢吞吞。同學們都不愿意接近他,對小陳來說,他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為了讓小陳在班集體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感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關愛,老師開展“話聊吧”活動,課間午休的時候,全班分組在班級里交流各自喜歡的話題,兩天輪換成員,每個同學都要參與到“聊天”中,雖然有時得不到小陳積極的回應,但偶爾聊到他感興趣的游戲話題時,他也能和同學們聊上幾句,漸漸地課間十分鐘的聊天氣氛越來越濃,小陳也能夠參與其中。之后和小陳的父母溝通,也希望他們能配合在家里多和小陳聊天,讓小陳能夠感受到來自父母、老師和同學們的關心。漸漸地,小陳有了變化,他開始寫作業(yè)了,上課能夠看著老師講課。趁著小陳的這些變化,我也在班級中適時表揚他,同學們對小陳的進步也予以肯定,看到這些我不禁感動,孩子們的情感是細膩而豐富的,只要老師細心去引導,將自己的情感遷移到每一個需要幫助的孩子上,帶動班集體中其他的學生,讓他們也能將情感轉(zhuǎn)移到這些“特殊”的孩子身上,這樣班集體的溫度則日益升溫,讓班集體充滿和諧與溫暖。
四、以活動生情感,播撒溫暖的陽光
情感共鳴,是指兩個人或者一個群體對事物的看法和理解基本一致,達到配合默契的交往。在班級中通過開展活動讓學生相互產(chǎn)生情感共鳴,師生間相互關心,構(gòu)建一個有溫度的集體。
結(jié)合3月8日國際婦女節(jié)班級開展“我的女神媽媽”活動,讓媽媽們來到班級一展風采,讓孩子了解不一樣的媽媽,為媽媽送上鮮花和擁抱,一句“我愛你,媽媽”足以讓親子的感情升華。
結(jié)合教師節(jié)開展“我眼中的你”攝影比賽,讓同學們拿起手機去跟拍自己的老師,從學生的視角來發(fā)現(xiàn)老師的美,體會老師工作的不易,看到學生拍攝的視頻和照片,老師們很是感動,拉進了彼此間師生的情誼。
在班集體的構(gòu)建中,情感是推動班集體建設強而有力的因素,是建設一個有溫度的班集體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活動則是情感升華的載體,在充滿愛的班集體中,讓學生的心靈更自由,通過班集體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讓每一位學生在班集體中找到自己的舞臺,凝心聚力,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素養(yǎng),從而建設一個有溫度的班集體。
參考文獻:
劉沛華.情感關懷:班集體建設的隱形力量[J].新班主任,2017(8).
編輯 王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