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是小學階段的必修科目,也是其他學科的基礎,新課標改革對小學數學教育中的目標做出了明確的要求。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學生不僅要學會基本的知識點、掌握解題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對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只有具備完善的數學思維能力,在數學學習時才能講求方法,學習才能更加有效率。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當側重于數學思維的培育,幫助學生不斷提高學習效率,在數學學習中逐漸樹立自信心。在數學思維的培育中,學生需要同教師一起努力,教師則需不斷探索和改革教學的方式,為學生數學思維的培育貢獻力量。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數學思維;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0)36-003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36.016
數學與生活密切關聯(lián),生活中許許多多的問題中都能看到數學的身影,小學階段開設數學是為了學生養(yǎng)成邏輯思考的能力。數學思維能力,是學生必須掌握的數學學習能力,學生掌握了基本的學習能力,才能在數學學習中游刃有余。課堂中的數學學習時間是有限的,只有養(yǎng)成良好的數學思維,才能在數學學習的廣度和深度上獲得成長的空間。
一、數學思維方式及關鍵能力
思維是人產生的對于事物的認識過程,數學思維是指學習者對于數學內容的清晰的認知,在教育領域,數學思維指的是學生在進行數學學習時的辯證思維,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思維能力一般引導著數學的學習與發(fā)展。小學數學思維能力對于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數學的學習過程需要思維能力的引領。對于數學思維的認識,必須要明確思維方式的類型,思維方式限制了思維能力的發(fā)展,當然數學思維也受到數學特征及數學方法的影響。數學思維引領下的數學學習能力主要包括數學抽象能力、數學建模能力、數學運算能力、數學推理能力以及數學分析能力。數學是一門抽象的學科,通過對于日常生活問題進行數學模型的構建,通過圖形或者數學進行問題的解決,可以說數學抽象是數學的基礎,小學生在培養(yǎng)數學思維首先要具備抽象問題的能力,才能進一步形成數學理性思維,這能從根本上反映數學的問題。學生通過數學抽象思維,能夠理清數學的脈絡,了解整個數學系統(tǒng)。數學的推理思維是根據已知的事實對于未知的事情進行推理演變,主要采取歸納和類比兩種方式,從已知到未知的探索有利于更加全面地分析問題。數學運算是小學數學接觸最多的一類數學方法,小學生在進行數學運算時要進行計算方法的探索。對于新穎的數學問題,數學分析也是學生需要具備的非常重要的一種能力,學生需要對于收集到的數據進行整理,得出關鍵的信息。
二、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意義
(一)增強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隨著社會的飛速進步和信息技術的高速發(fā)展,數學知識對于當代的受教育者顯得越發(fā)重要,因為它越來越被廣泛地運用到文化教育、科學技術,以及生產建設等各個社會領域,同時也意味著社會對于數學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在小學數學這樣一個基礎的教學過程中,要更加注重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也就是注重對學生抽象概括能力、邏輯推理能力、選擇判斷能力和數學探索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迸發(fā)出更多的數學靈感,將其中的數學本質挖掘出來,并找到解決數學問題的關鍵,逐步建立起學生在數學學習上的良好心態(tài)以及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培養(yǎng)出對數學的濃厚興趣,找到學好數學的有效途徑。通過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可以幫助學生拓寬思路,提高數學學習中的思維能力,進而有效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對學生的數學邏輯推理和抽象思維能力大有幫助。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并不是交給學生死板的數學公式和解題模式,而是教會學生一種思考數學問題和解決數學問題的方式,從基礎教育階段開發(fā)學生的智力并增強學生的思考能力,對于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有很大幫助。
(二)提升學生消化理解知識的能力
數學教學活動的實質就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認識數學問題,學會分析數學問題的方法并最終解決數學問題。這一教學過程對于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形式包括邏輯推理能力的培養(yǎng)、直覺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和發(fā)散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即在掌握基本技能的情況下正確地運用思維規(guī)律與形式對未知的數學問題進行分析和推理證明,可以幫助學生把復雜問題進一步簡單化,把未知條件化為已知條件。在培養(yǎng)學生直覺思維能力的過程中,利用數學中的大量圖形、曲線等,可以幫助學生利用數形結合的思維方式去看待和思考數學問題,從而更加直觀地得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也就是培養(yǎng)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創(chuàng)新能力,讓學生在掌握基本解題方法的基礎上學會舉一反三,從不同方向去思考問題。這三個形式的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不同層次的,通過一層層鍛煉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思維能力,可以幫助學生以更優(yōu)的學習心態(tài)看待數學知識,一步步累積自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扎實地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技能,這對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以及其他學科知識的消化理解是十分有益的。
三、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策略
(一)緊緊把握新課標內容
“數學是鍛煉思維的體操”說明了數學學科的特點,及數學本身具有發(fā)展學生智力的功能。小學生雖然年齡小,但思維活躍,好奇心強,聯(lián)想豐富。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思維特點,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數學思維的培養(yǎng),讓學生在思維活動中掌握知識并積極運用,使知識得以內化,使思維得到發(fā)展。根據新課標的要求,牢固掌握數學基礎知識是數學思維最基本的要素,小學數學教學大綱中要求掌握的基本概念、定義、性質、公式、定理等知識是進行推理、判斷、演算、解題的依據。只有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牢固掌握數學基礎知識,學生才有可能做到思維條理分明、思路開闊,才能深刻理解數學知識和數學規(guī)律,為提高自身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打下扎實的基礎。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必須緊緊把握住新課標的教學內容及要求,高度重視初級知識的牢固掌握和基本數學技能的學習,并教會學生分析問題的基本方法,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思維方式。
(二)數形結合,增強思維的深度
數形結合是小學數學教學中一種常用的方法,教師通過數字與圖形結合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難度較大的問題。小學階段學生的邏輯思維欠缺,對于問題沒有清楚的分析思路,數形結合能夠在短時間內形成感性的認識,這種概念的建立有利于引領學生走入數學世界。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是由淺入深的,教師通過數形結合的方式能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教師只是對數字進行簡單的講解,學生不會留下深刻的印象,對于數學思維的培育有很大的限制。學生對于問題的理解不深入,針對數學的抽象性,圖形能夠直觀地展示內在的數學含義,在圖形的幫助下,學生的理解更加深入,在數字與圖形相結合的條件下能夠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這對于數學思維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
(三)情境化教學
數學具有抽象性,這是由自身的學科性質決定的。部分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感到枯燥,更無從談起對數學學習思維的培育。面對這種教學困境,教師必須及時創(chuàng)建生活化的情境。小學階段是學生的數學啟蒙階段,學生既要掌握一定的方法,也要保持高漲的學習熱情。學生對生活中的案例會有很強的熟悉感,教師舉例后創(chuàng)設問題引領學生討論回答,大家結合課堂中學習的知識討論問題。數學問題的解可能是唯一的,但解題的方法卻是多樣的,這樣的活動能幫助學生進行發(fā)散性思維的訓練,對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有重要的幫助。
(四)進行合作學習
新課標大綱中明確指出,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其課堂地位必須得到尊重。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路人,要給予學生自主討論的時間,教師在班級范圍內將學生劃分成不同的小組,然后給出小組討論的題目。題目難度對于個人來說較大,但在小組內群策群力可得到最終的答案。小組內進行討論的過程能夠充分鍛煉學生的思維,學生在交換意見中不斷進行思維碰撞。小組內進行合作學習能夠鍛煉學生的團隊協(xié)同能力,這種合作精神對于學生日后的數學學習會起到很大的幫助作用。類似的小組討論能夠調動課堂氣氛,所有學生都能參與課堂建設,不僅能提高教學的效率,也會提升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增強其學習的動力。
(五)鼓勵學生進行逆向思維
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只依靠順序思維解決問題比較棘手,但如果進行逆向思維,復雜的問題就會變得簡單,這就給教師提出了一種教學的方式。在教學中鼓勵學生進行逆向思維的訓練,逆向思維能夠幫助學生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學生在解決問題時思維會更加開闊。如果一個題目采用正向思維不能解決,可以嘗試進行逆向思維來解決。解題時遇到困難不能鉆牛角尖,要學會變通,運用不同的解法解決問題。
(六)注重知識的銜接與拓展
數學學習是在原有基礎上不斷加深的,教師教學時要對數學新舊知識進行良好的銜接,合理地引導學生做到掌握新知識,也不忘復習舊知識點。學生只有踏實地掌握知識,才能為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打下堅實的基礎。對于不同類型的數學知識,要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教師不應因循守舊,而要不斷推陳出新,在教學中形成知識點的串講。另外,在新知識學習時可以進行適當的拓展,為學生介紹更新的內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郭倩.小學數學教學應重視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課程教育研究,2019(43).
[2]董萬柱.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培養(yǎng)[J].課程教育研究,2019(43).
[3]陳學花.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0).
[4]劉艾莉.淺議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J].中國校外教育,2019(25).
[責任編輯 張宏麗]
作者簡介:秦玉忠(1970.3— ),男,漢族,甘肅平涼人,高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