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 王若愚
摘 要:紅色經典音樂舞蹈文化應用于高校大學生黨員教育,旨在推進大學生黨員思政教育工作的創(chuàng)新,堅定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激發(fā)大學生的愛國之情。文章簡述紅色經典音樂舞蹈文化在大學生黨員教育中的價值,并從注重與黨課活動的結合、注重融入課堂教學等方面,探討紅色經典音樂舞蹈文化融入大學生黨員教育的途徑。
關鍵詞:紅色經典;音樂舞蹈文化;大學生;黨員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34-0020-02
高校大學生黨員教育是培養(yǎng)大學生黨員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但以往的大學生黨員教育的內容與形式存在一些不足,出現(xiàn)重程序、輕質量等問題,不利于大學生黨員對理論知識的學習與實踐能力的鍛煉。紅色經典音樂舞蹈文化應用于高校大學生黨員教育,旨在推進大學生黨員思政教育工作的創(chuàng)新,堅定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激發(fā)大學生的愛國之情。這樣可以開辟新的大學生黨員教育路徑,讓大學生在優(yōu)美且充滿教育意義的紅色經典音樂舞蹈中深刻感受黨的發(fā)展歷程,堅定對共產主義崇高理想的信念。下面簡述紅色經典音樂舞蹈文化在大學生黨員教育中的價值,并探討紅色經典音樂舞蹈文化融入大學生黨員教育的途徑。
一、紅色經典音樂舞蹈文化在大學生黨員教育中的價值
首先,增強學生的理想信念。紅色經典音樂舞蹈文化對大學生黨員教育工作有較強的助推作用,可以創(chuàng)設優(yōu)良的紅色教育環(huán)境,堅定大學生對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紅色經典歌曲都是用最為簡樸的語言來弘揚革命精神或是論述革命歷程,旋律都比較豪邁、激昂,具有強烈的愛國熱情。大學生黨員在傳唱紅色經典歌曲的時候,能夠充分了解革命精神與民族精神,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例如,學唱《松花江上》《紅梅贊》《把一切獻給黨》等歌曲,有利于大學生黨員了解歌曲背后的革命故事,豐富情感體驗,提高黨性修養(yǎng),從而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學習和生活。其次,加強愛國主義精神教育。愛國,是大學生黨員最為基本的品質。高校大學生黨員教育就是要進一步增強大學生的責任感,促使大學生承擔起振興中華的責任義務,從身邊小事做起,維護國家利益與民族尊嚴,展現(xiàn)良好的精神風貌,樹立良好的大學生黨員形象。紅色經典音樂舞蹈文化能夠引導大學生回顧革命歷史,激發(fā)大學生的斗志,提升其精神境界。例如,在主題班會、學年小結等活動中,思政教師可以引導大學生合唱《祖國頌》《我的祖國》等紅色經典歌曲,激發(fā)大學生的愛國情懷。最后,促進思政教育方式革新。教師在開展大學生黨員教育工作時,既要針對大學生黨員的特點與教育要求,篩選合適的歌曲、舞蹈,又要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革新教育方式,以提升大學生黨員教育的實效性。紅色經典音樂舞蹈文化包含紅色歌曲、紅色舞蹈等內容,這些雖然不是理論知識,但其所包含的內容具有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意義。紅色經典音樂舞蹈文化在大學生黨員教育中的應用,能夠進一步促進大學生黨員教育方式的革新,改變以往一成不變的黨員教育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紅色經典音樂舞蹈文化融入大學生黨員教育的途徑
要將紅色經典音樂舞蹈文化融入大學生黨員教育工作中,可以從黨課活動、日常課堂教學等方面入手,選擇具有代表性的紅色經典音樂、舞蹈作為黨員教育的基調或背景,為后續(xù)大學生黨員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1.注重與黨課活動的結合
思政教師可以在大學生黨建活動中播放紅色歌曲、舞蹈視頻,開展相關的文化活動,從而將紅色經典音樂舞蹈文化融入黨課之中,創(chuàng)設優(yōu)良的思政教育情境,提高黨建工作的實效性。而紅色經典音樂舞蹈文化的融入,也是有一定條件的。要針對黨的發(fā)展階段,選取具有代表性的歌曲、舞蹈,使得學生能夠了解黨在不同階段的發(fā)展情況,了解黨的精神內涵,畢竟精神文化的傳承是黨建活動的重點及核心內容。為了促使大學生黨員能夠成為共產主義堅定不移的支持者,高校需要深化大學生黨員對黨史文化的認識,而以紅色歌曲為媒介,是因為音樂本身帶有一定的歷史色彩,紅色經典歌曲在這方面更為顯著。紅色歌曲內容反映的是黨在不同階段的發(fā)展情況,思政教師在黨史文化教育中引入紅色歌曲,能讓學生更好地了解不同時期黨的發(fā)展情況以及精神內涵。例如,《十送紅軍》是紅軍長征時期的經典代表音樂,抗戰(zhàn)期間紅色歌曲比較豐富,比較適合大學生黨員學習的有《松花江上》《義勇軍進行曲》等。要針對中國共產黨黨史的不同階段,選擇合適的歌曲,用不同時期的紅色歌曲貫穿黨史,引導大學生黨員傳唱,深化大學生黨員對紅色歌曲的理解與感悟。
2.注重融入課堂教學
要想將紅色經典音樂舞蹈文化融入大學生黨員教育,發(fā)揮紅色經典音樂舞蹈文化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助推作用,思政教師可以以紅色音樂、舞蹈為媒介,開展相應的課堂教學活動,以提升大學生黨員的政治素養(yǎng)。例如,在講授關于改革開放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播放《春天的故事》或是與改革開放相關的舞蹈作品,使得學生了解改革開放對中國發(fā)展的意義,從而改變以往枯燥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如,在講授關于祖國統(tǒng)一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播放香港回歸盛典,或是播放《七子之歌》,并導入課本上的內容,促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內容,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另外,還可以采用其他學生樂于接受的紅歌傳唱形式,使紅色經典音樂在大學生黨員群體之間形成強大的精神感召力,借助貼近學生生活的宣傳形式建設校園文化,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這樣,可以借助紅色經典音樂舞蹈文化強化思政課堂教學,在升華教育主題的同時,有效地提高大學生黨員的政治素養(yǎng)。
綜上所述,教師要從注重與黨課活動的結合、注重融入課堂教學等方面入手,有效地將紅色經典音樂舞蹈文化融入大學生黨員教育,促進大學生黨員教育的創(chuàng)新,改變傳統(tǒng)的大學生黨員教育形式,提高大學生黨性修養(yǎng),堅定大學生的理想信念,培養(yǎng)大學生黨員的愛國情懷。
參考文獻:
[1]劉群霞,楊斯達.淺談紅色經典音樂與大學生黨課教育相結合的實踐[J].藝術評鑒,2017(10).
[2]葉濟璇.紅色經典音樂助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9(10).
[3]蔡萍,肖銀芬.紅色資源轉化為教育資源的藝術路徑探索[J].井岡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6).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9年度廣西高校中青年教師基礎能力提升項目“大型音樂舞蹈史詩的舞蹈比較研究——以《東方紅》《中國革命之歌》《復興之路》為例”(課題編號:2019KY0998)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孟德(1991-),男,山東棗莊人,碩士,助理研究員,從事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王若愚(1991-),男,山東濟寧人,碩士,講師,從事舞蹈編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