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桂
摘? 要:新時期,高職院校擔負著重要的社會技能型人才培養(yǎng)任務,其所培養(yǎng)的人才將分布在國家各行各業(yè)中,并成為重要的新生力量。該文首先指出“工匠精神”融入高職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指出“工匠精神”對學生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引領作用,然后分析了開展“工匠精神”教學相應的困境和解決策略,得出高職院校有必要深度解析并融合“工匠精神”開展思政教學的結論。
關鍵詞:工匠精神? 高職? 思想政治? 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 ?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7(a)-0229-03
On the Integration of "Craftsman Spirit" Into Higher Vocat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ZHENG? Gui
(Hunan Technical College of Railway High-speed,Hengyang,Hunan Province,421002? China)
Abstract: In the new era,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ake on the important task of training social skilled talents. The talents they cultivate will be distributed in all walks of life of the country and become an important new force. This paper first points out the value of "craftsman spirit"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points out the irreplaceable leading role of "craftsman spirit" for students, and then analyzes the corresponding difficulties and solutions to carry out "craftsman spirit" teaching, and concludes that it is necessary f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deeply analyze and integrate "craftsman spirit" to carry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Key Words: Craftsman spirit;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工匠精神”是在尊崇“大國工匠”的基礎上提出的,我國有著諸多類型的精湛工匠,他們大多工作在平凡的崗位上,但是他們精湛的技術和一絲不茍的態(tài)度為各行各業(yè)的發(fā)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肮そ尘瘛贝碇そ车目炭嚆@研、磨練技術、傳承技藝、兢兢業(yè)業(yè)的態(tài)度和行為,是新時期技術人員應該學習的。高職院校各專業(yè)多以培育專業(yè)技能型人才為“優(yōu)勢”,與普通本科院校在人才培養(yǎng)及輸出目標上形成鮮明對比,其更應重視“工匠精神”在學生思想精神方面所具有的積極作用,在思想政治課上融合“工匠精神”教學是最佳選擇。
1? 高職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工匠精神”的價值
1.1 應對新時代社會發(fā)展的要求
新時期,我國社會對于專業(yè)型、高水平技能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普通的技術人員已經不能滿足我國在高精尖科技發(fā)展以及產業(yè)改革的要求。現(xiàn)如今,社會對于優(yōu)秀匠人是尊重和保護的態(tài)度,他們對技藝傳承和創(chuàng)新的精神影響著后輩們不斷前行。當前,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問題,對于“工匠精神”所具有的教育意義認識不深刻,所以,要充分發(fā)揮“工匠精神”在推動新時代社會發(fā)展方面的價值。
1.2 給學生的思想行為指定方向
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并不能直接解決學生就業(yè)及人生發(fā)展方向的問題,而“工匠精神”卻能夠為學生明確地指出未來發(fā)展之路。在高職學生畢業(yè)前的一個階段,很多學生都比較迷茫,不知道今后何去何從,學生也容易自暴自棄,但是對于高職學校的學生來說,并非未來沒有好的發(fā)展,關鍵在于其是否能夠找準個人發(fā)展方向,并為之努力。教師在進行“工匠精神”的教育時,有必要為學生提供清晰明確的學習思路,重點是,學生在不同專業(yè)的學習下,會對“工匠精神”有不同的體會,其也能夠總結出適合自身的鉆研方向。
1.3 提高高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效果
高職學生缺乏社會經驗,對思政理論課程理解起來有一定的困難,但是“工匠精神”十分樸素,理解起來比較容易,他們可以理解“工匠精神”是基于“工匠實踐”來形成的,只有歷經多年的實踐,形成值得稱贊的技藝,才能稱得上是“工匠”,而想要成為“大國工匠”,則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2? 高職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工匠精神”的困境
2.1 思想政治教師對“工匠精神”把握不深
在高職院校中,“工匠精神”的宣傳應由多個部門負責,但是思想政治教師是負責面向學生開展“工匠精神”深度解讀的核心環(huán)節(jié),高職思想政治教學一直是由思政專業(yè)畢業(yè)的優(yōu)秀教師來負責,在教師的理論體系中,重點研究的內容以政治思想理論、哲學理論、社會發(fā)展理論等為主,對于“工匠精神”的內涵及應用把握不深。但是對于高職院校來說,其是培養(yǎng)新一代“工匠”的搖籃,所謂“大國工匠”與之前所倡導的“藍領”技術人才有不謀而合之處,因此,思想政治教師應加強對“工匠精神”的深入學習。
2.2 沒有找到合適的融合教育方法
“工匠精神”是一種工作態(tài)度,是一種鉆研精神,但是這種精神必須落腳于實際的工作崗位中,并不是憑空就能展現(xiàn)出來的。高職大多教師只是為學生解讀“工匠精神”的內涵,很多教師都不太重視對學生形成全面的“精神引領”,加上課堂上的學生比較多,教師較少有機會開展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也無法讓學生多表達自己的看法,沒有將“工匠精神”的教育落到實處。
2.3 理論課結合不系統(tǒng)、不深入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教育中融合“工匠精神”還存在不系統(tǒng)、不深入的問題,教師在備課時就沒有提前對“工匠精神”與思政內容的融合做好設計。因此,在理論課堂上會出現(xiàn)理論知識與實際的“剝離”情境,原因在于教師沒有對“工匠精神”做好細致的梳理,于是很難讓學生真正內化“工匠精神”,也無法深刻理解“工匠精神”。
3? 傳承“工匠精神”開展高職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高職教師應重視在“工匠精神”方面滲透性教學,高職思想政治教育作為“工匠精神”教育的最佳課堂,教師應積極采用全新的教學手段。
3.1 開展教師自學,組織集體備課
為了提高高職學生對“工匠精神”的理解,教師首先應對“工匠精神”的理念、內涵、實踐要求等有全面的掌握,所以,學校可以為教師提供學習資源上的便利,鼓勵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的教師開展集體學習和備課。集體備課的過程中,教師要找到思想政治教學內容與“工匠精神”的融合點,使得“工匠精神”能夠自然融入思想政治的教學工程中,而且教師開展集體備課,還可以構建出“工匠精神”的校本課程,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寬度。
3.2 基于多媒體教學,推進“工匠精神”落地
在高職思想政治大課教學時,只有利用大屏幕才能讓學生看得清楚一些。但是在開展“工匠精神”教學時,教師有必要進一步加強對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充分發(fā)揮互聯(lián)網教育資源的作用?,F(xiàn)如今,像《了不起的工匠》以及《我在故宮修文物》等講述“大國工匠”的紀錄片都受到廣泛關注,這些紀錄片生動地描述了各行各業(yè)、各個崗位的技術人才在他們工作崗位上傳承技術、刻苦鉆研的事跡,對于學生來說,紀錄片中的內容比理論教學內容更具有說服力。教師可以在組織學生學習“榜樣案例”的基礎上開展相應的“工匠精神”實踐學習活動,比如,讓學生自己制作“工匠精神”學習PPT,融合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組織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宣講,并由班主任帶隊進行評比。
3.3 設計“工匠精神”專題,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
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新設計“工匠精神”教學模式來使得“工匠精神”教學版塊的融入更加自然。在“工匠精神”的專題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工匠精神”教學分為“工匠技藝、工匠傳承、工匠創(chuàng)新”3個大的方面,從而督促學生學好技能、傳承技能、創(chuàng)新技能。從思想政治教學方面來看,“工匠精神”與新時代的社會主義價值觀、中國夢、民族復興等理念都有契合之處,在圍繞“工匠精神”開展思想政治專題教學應深入結合不同專業(yè)來開展,如果只是向學生介紹“工匠精神”,學生的感悟不深,只有真正結合專業(yè),在學生開展專業(yè)技術實踐的過程中融合“工匠精神”的教育,學生才能夠真正了解如何內化“工匠精神”為自己的學習動力。首先,在工匠技藝方面,讓學生了解對每一項專業(yè)技術做到扎實掌握的重要意義,舉辦專業(yè)技能大賽,讓學生之間形成良性競爭;其次,在工匠傳承方面,要重視對傳統(tǒng)技藝及文化的傳承,比如精益求精的工匠文化對于學生的成長有積極的影響;最后,要重點要加強“工匠創(chuàng)新”方面的教育,讓新一代的高職學生認識到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的時代意義,積極發(fā)揮個人能動性,將自己學到的技能不斷加以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出社會效率更高的專業(yè)技術能力。結合筆者所在院校來看,鐵路相關專業(yè)的學生是時代緊缺人才,其在未來工作中應成為能夠為中國鐵路建設及運營解決問題、創(chuàng)新技術的人才,實現(xiàn)“工匠精神”的內化對人才培養(yǎng)十分重要。
4? 結語
綜上所述,高職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中可以融合“工匠精神”教學版塊,為學生設計全新的教學內容及模式,讓學生由內而外發(fā)揮對“工匠精神”的學習動能,并最終以“大國工匠”為目標實現(xiàn)自我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喬沐.淺談高職思政教育中學生工匠精神培養(yǎng)[J].才智,2019(27):213.
[2] 曹麗萍,王繼輝.論工匠精神培養(yǎng)與高職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9(6):285-286.
[3] 胡小峰.工匠精神培養(yǎng)在高職思政教育中的作用[J].現(xiàn)代經濟信息,2019(11):473.
[4] 朱雪芹.工匠精神培養(yǎng)與高職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探究[J].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理論研究與實踐,2018,1(7):98-99.
[5] 鄭景云,王振斌.新常態(tài)下高職院校思政課融入法治觀教育思考研究[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7,36(10):71-73.
[6] 霍瑞紅,鄭愛翔.基于“工匠精神”的職業(yè)教育創(chuàng)新路徑探析[J].邯鄲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7,30(1):47-51.
[7] 趙怡悠. 基于工業(yè)4.0背景下高校大學生的工匠精神培育研究[D].西南科技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