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虹
摘 要: 在環(huán)境監(jiān)測系統(tǒng)當中,有效應用原子熒光技術,能夠實現對水環(huán)境的重金屬元素進行檢測,并且自身所具備的化學特性,可以實現對水中微量的硒、砷、汞等元素進行有效檢測。對此,本文結合了原子熒光技術的理論基礎內容,并對其應用方式進行分析,通過解析其檢測的具體方式來實現對其熒光技術的應用方式進行全面討論,希望能夠通過此方式,真正實現對水環(huán)境檢測質量的有效提升。
關鍵詞: 原子熒光技術;水環(huán)境檢測;重金屬
【中圖分類號】X85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39.031
前言:在當前階段中,為了確保物質發(fā)展可以實現滿足人們的基本需求,則必須要實現對食用的食品和水源進行全面檢測,這樣才能保證食物與水源的干凈衛(wèi)生,同時也確保食物與水源的重金屬含量也并不會對人體產生較大的威脅。對此,在當前階段中,針對水源地檢測而言,原子熒光技術的應用能夠實現對水中的砷、汞含量進行有效識別,并且也能確保在進行檢測的過程中,通過精度的提高來真正滿足人們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所以這則需要在進行檢測時,對其技術進行有效應用,這樣才能保證檢測結果的精準性。
1 原子熒光技術的概述
原子熒光技術在應用的過程中,其基本的應用原理就是通過光譜分析技術來實現對重金屬含量進行顯現,而且它也是當前水環(huán)境微量元素檢查的主要方式。一般而言,原子熒光技術是原子發(fā)射光譜以及原子吸收光譜分析技術的進一步拓展,而且在此技術的支持下,能夠實現將氣態(tài)自由原子所吸收的光譜特征進行輻射,并使原子外層發(fā)生改變,這樣就能通過數據顯現來分析水中微量元素的變化。通常,躍動之后再返回原有基礎形態(tài),是原子外層電子躍遷變化的一種特征顯現,而且當前階段中,我國通過技術的不斷升級,實現了對原子技術的進一步升級,這使得在原有技術的基礎上,能夠實現通過氫化物反應來對原子熒光光譜技術進行有效優(yōu)化,這也使得原子熒光技術的應用適用性更加廣闊[1]。當前原子熒光技術在多種環(huán)境檢測中,都有著良好的應用效果,所以為了確保原子熒光光譜法在水環(huán)境當中的應用效果能夠得以提升,并真正實現對重金屬元素進行有效檢測,則可以通過還原劑來進行應用,這樣通過對水溶液的有效酸化,就能實現在光譜反應時,對其重金屬是否含量超標進行有效顯現。同時,一旦溶液當中發(fā)生了微量元素的還原反應,并通過共性價值氣化物的生成進行導出,即可通過焰火試驗來實現轉變離子形態(tài),這樣就會使光源吸收后發(fā)生躍遷變化反應,以此就能檢測出其自身的微量元素強度。
2 原子熒光技術在水環(huán)境檢測中的應用
2.1 應用方法
對于水環(huán)境的質量檢測而言,原子熒光技術主要依靠光譜法和熒光技術的共同結合來實現對其微量元素的有效檢驗,而就其實際檢驗過程而言,通過綜合發(fā)射光譜法和吸收法,就能實現在光譜照射的過程中,對被檢測物進行有效質量分析,這樣在通過檢測試液在進行化學性質改變時,就能實現對原子熒光的有效吸收,這樣就能通過實際檢驗來實現對水中微量元素的有效顯現[2]。一般情況下,在試驗的過程中,如果水中含有易發(fā)揮的微量元素,則勢必會與還原劑發(fā)生相應作用,同時生成共價氫化物,這樣通過焰火反應,就能實現對氧化物進行原子化處理,這樣通過原子熒光技術的相關操作應用,就能實現將水樣當中的微量元素進行顯現,以此就能檢測出水環(huán)境自身的實際質量。
2.2 操作步驟
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步驟的規(guī)范性會直接影響到最終的檢測精度,所以在實際進行檢驗時,必須要保證相關操作人員能夠按照嚴格步驟進行處理。首先,在進行試劑和標準溶液的選擇過程中,必須要保證針對實際水樣進行有效提取,而且要制備相應的氫鈉溶液、鹽酸、水以及硼氫化鉀溶液,這樣才能滿足原子熒光技術試劑溶液的需求。其次,在準備原子熒光光度計和玻璃器皿等實驗器材時,必須要保證能夠對其進行校正,同時還要保證在實際操作時,可以對設備進行有效應用,這樣才能通過規(guī)范性的提升來確保每一步的嚴謹性得以體現。最后,試液配置對于熒光技術的應用而言,有著關鍵性的影響,因此在實際進行配置溶液的過程中,必須要通過多次實驗并以不同容量的混合試液進行應用,這樣才能保證在實際檢測過后,能夠有效提高原子光譜測定的精準性。
2.3 故障排查
在原子熒光光度計故障排查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必須要先實現對原子熒光光度計進行水中砷元素的檢測,這樣才能有效顯現其自身熒光強度的高低對比值。而且,如果其內部出現砷元素濃度變化,且并不會影響到光度計自身的熒光強度,這就會導致熒光強度在空白時以及在標準下,其自身所顯現的濃度情況相一致。與此同時,根據其自身的使用標準來看,如果在進行應用的過程中,其障礙主要體現在原子化系統(tǒng)記錄問題上,則代表著熒光檢測儀器內部出現了電子線路問題的干擾,所以在進行排查工作開展時,必須要實現對原子熒光技術所檢測的元素進行重點處理,這樣才能根據氫化物的反應情況來進行檢驗[3]。此外,在檢測時也必須要提供相應的數據記錄表,這樣才能針對原子化溫度的來源進行分析,并確保通過后續(xù)檢驗來提高焰火試驗的精準性,進而才能有效降低由于精度不足而帶來的實驗結果產生偏差的問題。除此以外,在進行光度計使用的過程中,必須保證原子化溫度達到標準范圍之內才能進行檢測,否則也會導致最終檢測效果失效。
總結:綜上所述,原子熒光檢測技術在光學系統(tǒng)當中具有操作簡單的特性,而且在實際進行水環(huán)境檢驗時,其檢測范圍較寬,且檢測精準度較高,因此在實際進行檢測時,必須要保證其自身檢測操作的規(guī)范性能夠加強,這樣才能真正實現保證自身的檢測結果可以滿足實際應用的具體需求。
參考文獻
[1] 孫穎.淺談原子熒光技術在水環(huán)境檢測中的應用[J].中國資源綜合利用,2019,37(09):181-183.
[2] 范麗燕.原子熒光光譜法技術對化探樣品As、Sb、Hg的分析測定[J].世界有色金屬,2019(12):195-196.
[3] 李娜.試論原子熒光技術及其在水環(huán)境檢測中的應用[J].資源節(jié)約與環(huán)保,2018(0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