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琴珍
【摘要】教師對學生自信心的培養(yǎng)不僅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科成績,甚至會影響學生的一生。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呢?筆者結合小學語文教學實踐經驗,提出幾點針對性建議。
【關鍵詞】自信心;語文教學;培養(yǎng)
自信心是學生健康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質,在人生目標的實現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愛因斯坦說過:自信是向成功邁出的第一步。自信給人以力量,給人以快樂。充滿自信,不畏艱難,則容易實現目標;反之,則會一事無成。教師對學生自信心的培養(yǎng)不僅對學生的學科成績有直接影響,甚至會影響學生的一生。因此,作為一名教師,特別是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上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尤為必要。那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呢?筆者結合小學語文教學實踐經驗,歸納出幾點針對性建議。
一、培養(yǎng)學生當眾發(fā)言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盡量做到面向全體學生,讓每個學生都有回答問題的機會。剛開始,班上總是少數幾個學生積極發(fā)言,其他多數學生不愿意主動發(fā)言。為什么會有這種兩極分化的現象呢?這是因為,學習積極的學生,多數時候回答問題比較準確,得到老師的及時表揚后,回答問題的積極性會提高,自信心也隨之增強,一次次良性循環(huán)讓學生越來越自信;相反,學習不積極的學生平時被老師點名回答問題時,回答的正確率不高,得到表揚的機會很少,多次失敗挫傷了學習的積極性,繼而喪失信心,所以,平時不喜歡主動回答問題。當老師提問時,他們心里可能會想:“我的答案肯定不對,如果舉手發(fā)言,萬一回答錯了,別的同學肯定會笑話我,說我笨,我還是不舉手為好?!币淮未螑盒匝h(huán),讓學生越來越消極,越缺乏自信。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繼續(xù)發(fā)展,平時可以有意識地多鼓勵這些回答問題不積極的學生,比較容易的問題可以讓他們回答,讓他們“跳一跳”就能獲得知識,使他們答題的正確率提高,并給予及時表揚,這樣學生的自信心也隨之增強。萬一回答錯了,說些鼓勵的話,比如:答錯了也沒關系,愛動腦筋、勤于思考的學習精神是值得表揚的。多次良性循環(huán),使每個學生都能養(yǎng)成積極思考問題、主動回答問題的好習慣,學生也會變得越來越自信。為了讓學生習慣在眾人面前發(fā)言,筆者在平時每節(jié)語文課前三分鐘讓學生到講臺前講故事,讓每個同學都敢于在眾人面前發(fā)言,慢慢地就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信心。
二、重視和保護學生的自尊心
一位心理學家曾說過,在人的所有情緒中,最強烈的莫過于渴望被人重視。由此可見,學生有強烈的自尊心,他們希望得到教師的重視和尊重。因此,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用真情實意尊重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和諧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情境中獲得知識,提高能力,陶冶情操。多表揚,少批評,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尊心。自尊心強的孩子,對各種活動都能充滿自信;而自尊心不強的孩子,不愿參加集體活動,缺乏自信。所以,作為老師,切忌用尖刻的語言諷刺挖苦學生,對學生的態(tài)度不能冷淡,不用別的學生的優(yōu)點比這個學生的不足,不濫施權威,以免損傷學生的自尊心,使之產生自卑感,喪失自信心。要特別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幫助學生發(fā)展自尊感,樹立堅定的自信心。
三、學生體驗信任
大家熟知的心理學上的羅森塔爾效應是信任和期望心理的共鳴現象。教師在教學中適當應用類似手法,對學生樹立自信心有較好效果。即把學習上信心不足、學習有一定困難的學生,想成是羅森塔爾效應講的將來會有優(yōu)異發(fā)展的學生,教師通過語調、表情、體態(tài)語、目光等向他們傳遞信任和暗含的期待,學生從教師身上得到積極的情緒體驗,會感覺到教師認為他是聰明的、能干的。久而久之,其學習行為也變得積極,自信心會大大增強。
四、學生從成功的喜悅中獲得自信
培養(yǎng)學生自信心的條件是讓學生不斷地獲得成功的體驗,而過多的失敗體驗,往往使學生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因此,老師、家長應根據孩子發(fā)展特點和個體差異,提出適合其水平的任務和要求,確立一個適當的目標,使其經過努力能完成。切忌要求目標定得太高,實際能力不及而連連失敗,會致使自信心屢屢受挫。同樣,他們也需要通過順利地學會一件事來獲得自信。一個在游戲中總是做不好的孩子,很難把自己看成是成功的人,由此不愿再去努力,越是不努力,就越是做不好,就越會不自信,形成惡性循環(huán)。家長、老師應通過幫助其完成想要做的事來避免這種惡性循環(huán)。另外,對于缺乏自信心的學生,要格外關心。要有意識地讓他們在家里或班里擔任一定的工作,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從中增強自信心。
自信心是人成長過程中重要的一個因素,自信心強,則交流能力、理解能力、判斷能力都能有長足的發(fā)展,反之,自信不足進而自卑并造成自閉,對成人后的世界觀、人生觀都會產生消極影響。
生命的價值取決于我們自身。告訴學生,人作為獨立的個體,是獨特的,并永遠不要忘記這一點,讓學生知道他存在的價值,增強他的自信心,能更加努力地創(chuàng)造自己美好的未來
【參考文獻】
[1]王穎.對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策略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39):36.
[2]皮連生.教育心理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