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軍
中學體育教學應充分發(fā)揮學科育人作用,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和人生觀,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健全人格,為學生將來的學習、成長和生活打下堅實基礎(chǔ)。
一、潤物無痕知德育——厘清體育課堂上的德育教育本質(zhì)
個別體育教師不清楚體育課上要向?qū)W生滲透的德育具體有那些?也不知道該如何滲透?實際上我們課堂上對學生所滲透的“德育”,就是要向他們傳輸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公德、組織紀律等,我們還要清楚地知道,體育課堂教學本身所具有的開放性、競爭性、社會性、實踐性及教材內(nèi)容、組織教法特殊性等特點。由此可見,體育與德育兩者的整合較其它學科而言是更容易一些。當然,如果沒有明確以上所述,體育課堂上的德育無疑于一只無頭蒼蠅,是沒有方向和實效性的。
二、教學設(shè)計顯德育——在體育課堂設(shè)計上應與德育無聲整合
體育教學的內(nèi)容很廣泛,不同的教材都有著不同的特點。教師應針對不同的教材特點,制定出不同的德育方式和方法并將之整合。就如平時我們經(jīng)常接觸的田徑、球類、隊形隊列等課程的教學,應與培養(yǎng)學生勇敢、頑強、刻苦、機智、靈活、果斷等品質(zhì)進行整合。但由于各種教材的內(nèi)容、形式不同,課前我們要考慮該運動項目會對學生思想品德的哪一方面進行培養(yǎng)。如:田徑的教學就要向著學生勇敢頑強、敢于拼搏精神等方面進行德育滲透;球類教材的教學,就可以很好地教育學生如何遵守比賽規(guī)則,尊重裁判尊重對手及隊友,學會公平競爭;對一些采取不正當?shù)姆椒ǘ@得利益者,如:打手犯規(guī)的學生給予違例判罰、5次犯規(guī)罰下場等,以此促使學生養(yǎng)成嚴格遵守規(guī)則、制度的習慣。又如:隊形隊列、廣播操的教學就要向著嚴格遵守組織紀律性、共同協(xié)作、步調(diào)一致等集體主義精神等方面進行教育。
三、巧抓機遇滲德育——體育課堂上的德育滲透應巧抓時機
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有部分體育教師不善于觀察,從而導致課堂中的德育時機轉(zhuǎn)眼即逝。體育課和其他學科課程的課堂教學有所不同,它是在師生不停地交流互動中進行的,它是在全體學生積極參與練習活動中進行的,隨時隨地都有可能出現(xiàn)教師事先無法預知的事情。如果我們能及時抓住好的或不良的現(xiàn)象,然后及時進行表揚或批評。這對學生德育具有重要意義。如:在教學比賽中,由于相互沖撞而致某生摔倒,而該生立即起來繼續(xù)參加比賽,并沒有對他人進行辱罵或報復。那么,教師在課堂小結(jié)時就應該抓住這個機會,及時地對該生的行為加以表揚,以達到弘揚正氣靜化課堂的效果;反之,如果該生起來對他人進行辱罵或報復,教師就應通過換人等方法讓其冷靜下來。再單獨對他的行為進行思想教育,促使他深刻認識錯誤行為。同時更要及時制止和批評那些嘲笑他人行為的學生,及時引導學生認清是非,培養(yǎng)學生辨清是非的能力。切不可因為趕時間完成教學任務(wù),而忽略了這種難得的德育良機。
四、教學評課重德育——評價體育課堂時不該把德育束之高閣
我們常把賞識教育掛在嘴邊,常說對學生評價不要吝嗇。但是,教師在評價同行的課時為何把德育環(huán)節(jié)束之高閣呢?現(xiàn)今體育課堂評課時,絕大部分評課教師往往只注重體育教師的基本功怎樣、教法是否創(chuàng)新、學生運動量、運動密度是否達標,學生對技術(shù)動作掌握了多少、師生互動效果怎樣等。但卻忽略了對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德育的滲透效果,哪怕有也只是一提而過。這樣的做法久而久之就會讓教師對德育滲透體育課堂的初心有所改變,這樣的漠視也造就了日后課堂上對德育的忽視。因此我們要明確體育課程的培養(yǎng)目標:不是單純的增強體質(zhì),也不僅僅是傳授體育運動的知識技能。而是要將傳授知識技能、增強體質(zhì)促進健康和培養(yǎng)健全人格三位一體的目標體系進行有機的整合,簡單來說就是朝著全面育人的目標方向發(fā)展。
責任編輯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