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專家論壇(按頁碼順序排列)
2019版WHO胰腺腫瘤分類解讀
1
蔣慧 鄭建明
胰腺腫瘤的基礎轉化研究模型
85
郭世偉
高三酰甘油血癥性急性胰腺炎的基因學
研究進展
165
楊鑫敏 黃偉
2019年國際急性胰腺炎研究進展
245
李佳蓉 何文華
重癥急性胰腺炎救治的難點與困惑
325
安宏達 孫備
從2019版中國急性胰腺炎診治指南看急性胰腺炎
診療現(xiàn)狀
405
曾彥博 杜奕奇
胰腺癌的治療進展
409
朱惠云 李敏
二、菁英論壇(按頁碼順序排列)
內鏡超聲在小胰腺癌中的診斷價值
8
李楠 呂瑛
三、黎介壽青年優(yōu)秀論文
基于多平臺數(shù)據(jù)識別胰腺導管腺癌預后相關
腫瘤微環(huán)境基因
93
蒲垠全 馬雨凡 彭莉 湯小偉 彭燕
基于網(wǎng)絡藥理學探討六合丹治療急性胰腺炎的
物質基礎和分子機制
173
王銳 韓晨霞 彭楊 王怡欽 夏慶 杜丹
微小RNA-216a在急性胰腺炎并發(fā)肺損傷患者中的
表達水平及其對內皮細胞通透性的影響
250
朱惠云 宋英曉 孔祥毓 杜奕奇
四、胰腺疾病多學科診治專題
重癥急性胰腺炎MDT診治與全程管理
328
祝蔭 呂農(nóng)華
慢性胰腺炎臨床病程與MDT策略探討
332
朱佳慧 鄒文斌 胡良皞 廖專
胰腺癌MDT診治與新輔助治療
338
沈碩 郭世偉 高綏之 時霄寒 李勃
張國虓 邊云 蔣慧 王凱旋 金鋼
急性胰腺炎早期液體復蘇策略的現(xiàn)狀與困惑
——中西醫(yī)結合認識匯通的啟示
342
金濤 黃偉 夏慶
慢性胰腺炎疼痛治療的“內外之爭”
350
陸子鵬 蔣奎榮 苗毅
基于胰腺癌防治現(xiàn)狀的思考
353
王成鋒
復雜胰頭腫塊型胰腺炎的多學科協(xié)作病例討論
356
余梟 王曉艷 周平 容鵬飛 黃程輝
聶晚頻 劉楊 羅東
五、新觀點與新視野
ERCP聯(lián)合EUS對人類胰腺導管發(fā)育的新認識
469
龐勇 徐輝 湯善宏 王玲 杜超 汪濤 田伏洲
六、論著、短篇論著及病例報告(按頁碼順序排列)
1.急性胰腺炎
血漿presepsin水平早期評估急性胰腺炎疾病嚴重程度的
臨床價值
12
陳建時 虞瑜 黃和 莊榮
重癥高三酰甘油血癥性胰腺炎危險因素分析
17
劉子衿 劉子雨 張玫
p38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在重癥急性
胰腺炎中的作用
57
李海濤 張曉蘭 陳曉燕 李達周 王蓉
江傳燊 王雯
血液凈化治療中度重癥急性胰腺炎和重癥急性胰腺炎
102例臨床分析
102
姜春暉 曾彥博 汪麗 杜奕奇
急性胰腺炎伴發(fā)中心靜脈導管相關血流感染的
危險因素與病原學分析
109
陶緣發(fā) 榮愈平 陶京
降鈣素原預測急性膽源性胰腺炎患者死亡的
臨床價值
114
車在前 趙冰 王義輝 朱會會 王聿名 祁星
李夢嬌 徐莉莉 周與華 陳影 馬麗 夏怡
許志偉 陳爾真 毛恩強
同種異體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對急性壞死性胰腺炎
大鼠腹腔巨噬細胞極化的影響
120
王琳 徐萍 王靜 田軍 謝曉嵐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并發(fā)重癥急性胰腺炎一例
152
郭功兵 梁惠 劉玉全 張小喬 付全鑄
樊恭春 蘭俊 孟龍 王川
穿心蓮內酯延緩急性胰腺炎相關腎損傷的代謝組學
研究
211
邵國建 王雷 鄭約楠 張一帆 邵玲就 司亞晨
近20年國內外急性胰腺炎酒精病因構成比變化
特征的Meta分析
221
劉敏 劉立新
輕癥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經(jīng)口進食的臨床觀察
278
李燕軍 劉世洲 田彥璋
重癥急性胰腺炎并發(fā)感染的危險因素及對機體
免疫水平的影響
283
謝蕾 劉航 申洋 李金枝 趙天霞
影響急性胰腺炎患者預后轉歸的生物化學指標
298
李德強 朱碩 車金輝 周武元
施他寧緩解急性胰腺炎胰腺腺泡細胞線粒體
損傷的研究
373
徐蒙 崔青 李順樂 馬建倉 陳熹 任一凡
重癥急性胰腺炎發(fā)生胃腸功能障礙的
危險因素分析
380
王菁 趙晶晶 姚莉
高三酰甘油血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嚴重程度與
血脂和炎癥反應指標的關系
383
朱杰倫 程建國 郭凱 文峰 傅冬梅
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腸內營養(yǎng)管理的最佳
證據(jù)總結
443
陶紅 印坤 高晴 楊夢月 徐曼 陳曉
李建萍 陳翠
內鏡治療兒童胰腺分裂伴急性復發(fā)性胰腺炎的
長期療效研究
462
崔光星 張筱鳳 呂文 楊建鋒 袁慶豐
黃海濤 樓奇峰
2.慢性胰腺炎
2009年至2018年我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
臨床特征分析
368
吳丹 邱秋 唐亮 劉凱軍 陳東風
3.胰腺癌
血清CA19-9和CEA在基層醫(yī)院胰腺癌篩查中的
診斷價值
63
張家敏 莊波 劉棟 俞世安 厲學民 張騁
胰腺癌組織c-MET表達與循環(huán)miR-34a、miR-449
水平的相關性
132
何春華 董來榮 沈亦鈺 王曉光
三結構域蛋白14在胰腺癌組織中的表達及其與臨床病理
特征和預后的關系
137
倪晨明 鄭楷煉 潘亞奇 倪燦榮 金鋼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合并胰腺惡性腫瘤一例
155
吳濤 戴沛軍 張?zhí)m 高富國 康生朝
陳志峰 蔡曉慶 李俊 任小龍 陳綱
李中華 李文博 韓鳳霞 向大偉
基于GEO和TCGA數(shù)據(jù)庫分析著絲粒蛋白A在
胰腺癌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
184
向曉輝 毛駿 李海
長鏈非編碼RNA HOXA 末端轉錄本反義RNA對
胰腺癌診斷的臨床價值
190
陳艷紅 孫麗 劉艷 張雙雙 祖蓓蓓 牛國平
長鏈非編碼RNA CASC9靶向miR-195-5p對胰腺癌
BxPC-3細胞增殖和凋亡的影響
194
陳志文 胡曉偉 樊勝杰
長鏈非編碼RNA XIST 靶向miR-101/EZH2對
胰腺癌細胞增殖和遷移的影響
200
閔捷 曹麗莉 沈彬彬 周瑜 黎亮 周俊
改良FOLFIRINOX方案治療進展期胰腺癌的
療效分析
218
王珂 房炯澤 吳勝東 陸才德 胡楊科 王鑫
黃靜
外科手術在伴有門靜脈系統(tǒng)侵犯的胰腺癌
治療中的臨床價值
254
呂少誠 賀強 郎韌 李立新 趙昕 任章勇 曹迪
微小RNA-21對胰腺癌PANC1細胞侵襲、遷移和
凋亡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
265
金賽燕 章惠萍 任寧寧
基于TCGA胰腺癌數(shù)據(jù)集識別胰腺癌相關糖尿病
特征基因
271
王新靜 趙昕 張欣雪 曹迪 任章勇 賈利猛
郎韌 賀強
兒童胰母細胞瘤一例
281
管清春 王樹鵬 王守乾 楊陽 牛春元 劉亞輝
胰腺侵襲性纖維瘤一例
294
王樹鵬 蔣培強 譚璐東 蘇靖涵 劉亞輝
超聲內鏡對小胰癌的分型研究
304
周帆 張松 徐桂芳 呂瑛 彭春艷
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和全胰腺切除術對胰頭癌患者
預后的傾向性評分匹配分析
362
高嘉偉 張飛 謝佳明 朱兆璧 徐相蓉 陳偉
血清miR-224-5p在胰腺導管腺癌中的表達及其對
臨床診斷的意義
412
賈孝娟 張巍巍 李文利 姜大磊 謝方瑜 張一
付來琳 王堯 陳斌 宋敏 李靜 解祥軍
高糖狀態(tài)通過升高缺氧誘導因子-1α促進胰腺癌的
侵襲能力
418
秦濤 肖瑩 劉晗 黎韡 仵正 王錚 馬清涌
馬吉光
CD3/KIF20A雙特異性抗體介導T淋巴細胞對KIF20A
陽性胰腺癌PANC1細胞的抗腫瘤效應
424
賈原 張俊萍 薛昭君 楊曉玲 馮慧晶 劉鵬敏
血清纖維蛋白原β鏈水平對胰腺癌的臨床
診斷價值
453
吳紅培 徐偉松 劉肇修 陳曉君 徐曉耘
紀易斐 江楓 鮑柏軍 肖明兵
血清CEA、CA19-9水平聯(lián)合淋巴細胞絕對值對
胰體尾癌患者的預后判斷
465
鄭立平 沈未艾 胡春東 吳斌 費發(fā)明 陳徐艱
沈亦鈺 王兢
4.胰腺其他腫瘤
不同年齡段兒童胰腺炎的超聲特征及臨床分析
22
馬亞 劉琴 張薇薇 任紅雁 張勇 王崢嶸
胰腺神經(jīng)鞘瘤三例的影像學特征并文獻復習
33
鐘婧嬌 詹茜 張雪鳳 曹姝慧 弓靜
胰腺血管周上皮細胞腫瘤二例影像學特征并
文獻復習
41
王進 邵成偉 黃挺 詹茜
腹腔鏡與剖腹手術治療胰島素瘤療效的
Meta分析
52
范昕 韓賀 趙志泓 張利文 楊韓清 孫康
張建新 陳吉祥
胰腺巨大間質瘤一例
125
任雪康 潘瑋聰 王子帥 付裕
浸潤性胰腺導管內乳頭狀黏液性腫瘤的
臨床特征
145
劉遠赫 孫備
胰腺原發(fā)性孤立性神經(jīng)纖維瘤一例
182
王守乾 王樹鵬 賈寶興 唐朝輝 王英超
胰腺腺泡細胞癌伴異位ACTH綜合征一例
243
王樹鵬 谷玥 王守乾 楊陽 劉亞輝
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后發(fā)生胰瘺的危險因素分析
259
薛鴻 陳江明 謝勝學 耿小平
胰腺內副脾與G1級神經(jīng)內分泌腫瘤的MRI鑒別
診斷
289
盧明智 王鐵功 邵成偉 詹茜
成人胰母細胞瘤伴肝轉移一例并文獻復習
300
蔡宇夢 韓序 朱娜 樓文暉 紀元
超聲內鏡下細針穿刺術對胰腺囊性神經(jīng)內分泌
腫瘤的診斷價值
386
王慧 李楠 張藝璇 呂瑛
男性胰腺實性假乳頭狀腫瘤的CT特征分析
389
趙永剛 王明亮 黃素明 紀元 曾蒙蘇
胰腺錯構瘤一例
403
國建林 張傳玉 武杰 張在先
98例胰腺囊性腫瘤影像學特征及診斷分析
438
朱中飛 景國東 宋彬
胰腺原發(fā)性神經(jīng)鞘瘤六例病理學特征
449
趙汝楠 錢煜平 蔣慧
非典型胰腺神經(jīng)內分泌腫瘤的影像學特征
458
敖煒群 楊光釗 王健 賈玉柱 茅國群
5.其他
氧化苦參堿對過氧化氫刺激的胰腺腺泡細胞高遷移率族
蛋白B1表達和釋放的影響
27
李仁禮 向曉輝 周子棟 張文成 夏時海
中國兒童谷氨酸脫氫酶型先天性高胰島素血癥臨床及
遺傳學特征分析
47
呂葛 徐子迪 惠培培 曾俏 劉敏 閆潔
吳玉筠 桑艷梅
腹膜后入路腹腔鏡輔助手術清除感染性胰周壞死的
臨床觀察
60
劉世洲 姚佳柔 莫紹劍 田彥璋
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后并發(fā)胃排空延遲的危險因素
分析
127
王歡 金鋼 鄭楷煉 邵卓 郭世偉 周莉莉
劉海艷 黃建業(yè)
胰十二指腸切除術中胰管內引流與外引流的
療效分析
142
馮永恒 潘超 周琎 張磊 楊坤興
腹腔鏡與剖腹手術方式在胰十二指腸切除術中
應用的效果分析
147
胡俊超
吲哚美辛預防ERCP術后高淀粉酶血癥及減輕
疼痛程度的最佳給藥時間
207
黃帥 梁珊珊
胰十二指腸切除術中兩種腹部切口方式的對比
分析
296
鄭立平 王兢 胡春東 陳徐艱 沈亦鈺
經(jīng)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術取斷裂鼻胰管一例
287
胡祖霞 楊麗 姜則榮 馬蘇 劉翠
ERCP治療外傷性胰腺斷裂所致假性囊腫一例
360
蘇瑞章 施珊珍 吳碧芳 劉婕 謝韻 萬曼
田釗旭 胡益群
基于二代基因測序診斷罕見突變位點的遺傳性
胰腺炎一例
378
李艷梅 陳川 羊東曄
左后下動脈優(yōu)先入路在腹腔鏡胰十二指腸切除術中的
臨床應用
429
柴偉 張執(zhí)全 雷豹 孟宇 袁俊建 趙秀雷
張雷 劉汝海
三維可視化技術結合3D腹腔鏡在胰腺中段
切除術中的臨床應用
434
李倉 吳曉康 厲學民 俞世安
Kimura法腹腔鏡保留脾臟胰體尾切除術
456
厲學民 程俊峰 於敏 李倉 胡偉建 周海華
俞世安
以多囊胰腺為并發(fā)表現(xiàn)的VHL綜合征一例
471
彭娜 趙娜 趙東強
七、綜述與講座
羧基酯脂肪酶在胰腺疾病發(fā)病中的作用機制
研究進展
66
鄧順江 鄒文斌 廖專
單細胞轉錄組測序在胰腺領域中的研究進展
69
毛霄彤 鄒文斌 孫暢 廖專
液體活檢在胰腺癌中的研究進展
72
田宏 金鍔 郭曉鐘 李宏宇
熱休克蛋白70在急性胰腺炎中的作用及其研究
進展
75
陳燕 杜奕奇
程序性死亡配體-1在胰腺癌中的研究進展
78
康宇 葛春林
1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發(fā)病機制研究進展
157
徐佳佳 周春華 孟雨亭 趙九龍 鄒多武
胰腺癌治療靶點研究進展
161
王詩旻 紀易斐 王凱旋
不可逆電穿孔技術應用于胰腺癌消融的研究
進展
229
李青山 任馮剛 陳雪 張喆 王博 吳榮謙
呂毅 仵正
液體活檢早期診斷胰腺癌的相關研究
232
吳雪君 應栩華 陳曉婷
代謝組學在胰腺外分泌疾病中的研究進展
236
唐曦平
非編碼RNAs在急性胰腺炎發(fā)病機制中的作用
239
熊洋洋 吳東 錢家鳴
急性胰腺炎繼發(fā)胰腺內分泌功能不全的研究
進展
308
劉雨 畢雅維 胡良皞 李兆申
核苷酸結合寡聚結構域1在急性胰腺炎中的作用
機制研究進展
311
李仁禮 毛駿 向曉輝 夏時海
慢性胰腺炎發(fā)病機制的研究進展
314
劉廣林 張文成 陳凱 許威
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后出血的風險評估與防范
護理策略
318
彭琳 韓文軍 陸小英
胰腺癌惡病質的營養(yǎng)支持治療進展
321
陳娟 戴樹龍
二代測序在胰腺癌中的應用
393
楊野梵 翟博雅 龔予希 張響 張智弘
重癥急性胰腺炎的出血并發(fā)癥防治研究進展
396
吳優(yōu) 曾彥博 杜奕奇
超聲內鏡彈性成像診斷胰腺疾病的應用進展
400
朱奕舟 陳婷婷 蔡成效 韓豐
胰腺脂肪浸潤與胰腺癌關系的研究進展
473
劉星辰 蔣慧 鄭建明
CT紋理分析在胰腺腫瘤診斷中的應用進展
477
孟英豪 李宇 邵成偉
腹腔鏡胰體尾切除術的研究進展
481
李維坤 馬福海 田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