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始縣植物保護植物檢疫站 任元中 汪麗
固始縣位于河南省東南隅,南依大別山,北臨淮河,總面積近3000 km2,是河南省糧食生產(chǎn)大縣和水稻生產(chǎn)大縣,種植制度為水稻—小麥(油菜)兩年三熟制。全縣水稻生產(chǎn)期間,呈現(xiàn)光、熱、水、氣資源利用,一季中稻種植富余,雙季稻種植不足的特點。再生稻是利用頭茬稻樁再生發(fā)苗、抽稻結實的特點,使富余光、熱、水、氣資源得到有效利用。再生稻近年來在固始縣的種植呈現(xiàn)出良好發(fā)展勢頭,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單位產(chǎn)量逐年提高。實踐證明,再生稻“一種兩收”每667 m2產(chǎn)量在800~1000 kg,較一季中稻每667 m2增產(chǎn)200~400 kg,增長20%~40%。因此,再生稻種植對資源利用、糧食安全、增產(chǎn)增收、節(jié)本增效意義重大。
再生稻高產(chǎn),靠“兩茬”取得高產(chǎn)量,因此應選擇生育期適中、米質優(yōu)、抗性強、再生能力強的水稻品種。經(jīng)篩選,豐兩香優(yōu)1 號、桃優(yōu)香占、兩優(yōu)6326、Y 兩優(yōu)551、鵬優(yōu)1269、深9 優(yōu)絲苗等品種比較適合在固始縣作再生稻品種。
頭茬稻播種期安排在3 月1—15 日,移栽期安排在4 月1—15 日,確保頭茬稻在8 月15 日前成熟收割,第二茬稻獲得較高產(chǎn)量。機插秧行株距保持在13.33 cm×30 cm 或5 株×9 株,保證每667 m2移栽密度1.3萬~1.6 萬穴,每穴3~4 棵苗,每667 m2在5 萬棵苗以上。
大田每667 m2用1.5 kg 雜交稻種子,曬種2~3 d,同時用25%咪鮮胺浸種,預防惡苗病等病害。種子吸水達自身質量的40%時,用45 ℃溫水浸淋稻種,瀝盡水分后外加覆蓋物保溫,促高溫破胸。
每667 m2大田用育秧盤15~18 張,盤土中均勻混入足量的壯秧劑。
采用溫室或塑育料大棚育苗(小拱棚育秧亦可),出苗前棚溫不超過40 ℃,防止高溫燒種、燒芽。出苗后最高溫度控制在35 ℃左右。移栽前3~5 d,降溫煉苗。
出苗后及秧苗3 葉期前,控制澆水,原則上盤土不干不澆水,促使秧苗扎好根、立好苗。3 葉期以后根據(jù)情況,適當澆水,保持盤土溫潤不干裂。
3 葉前,適時噴施丙·惡·甲或甲霜·惡霉靈預防水稻爛秧。如發(fā)生稻瘟病,用25%咪鮮胺噴霧防治。
人工或化學藥物防除育秧盤苗中的稗草。藥物防治應嚴格控制用藥量和施藥濃度,防止造成藥害。
1.基肥。氮磷鉀45%(15-15-15)三元素復合肥100 kg/667 m2,氯化鉀5~8 kg/667 m2,隨旋耕平田均勻施入大田。
2.分蘗肥。插秧后5~7 d,隨除草劑施入尿素5~7 kg/667 m2;
3.攻穗肥。于5 月下旬拔節(jié)長穗期,施尿素5~10 kg/667 m2,氯化鉀15 kg/667 m2,氯化鉀必須拌細潮土在稻葉無水時施入,否則會形成“燒葉”現(xiàn)象。
4.?;ǚ?。6 月10 日前后追施尿素10 g/667 m2。
5.促芽肥。水稻齊穗后15~20 d,田間保持淺水,追施尿素20 kg/667 m2,氯化鉀(操作同前)7~8 kg/667 m2,促使水稻腋芽發(fā)育。此次施肥是再生稻二茬高產(chǎn)的關鍵性肥料,不可或缺,否則二茬稻不能高產(chǎn)。
1.分蘗期。淺水灌溉,后水不見前水,間斷期2~3 d。
2.曬田。當全田群體數(shù)達16 萬~18 萬,平均每穴11~12 苗時,及時排水曬田。做到田不陷腳,田面微裂。
3.拔節(jié)長穗期,保持淺水灌溉,但不能干旱。
4.抽穗后,干濕交替,養(yǎng)根保葉,灌漿結實后期根據(jù)田間持水能力以及天氣降雨情況,適時排水晾田,保證機收時不陷輪,以利下茬高產(chǎn)。
頭茬稻成熟后及時收割。固始縣再生稻一般可在8 月15 日前收割完畢,機收要求平茬收割稻樁留茬高度50~55 cm。
二茬再生稻要利用頭茬稻收獲后的稻樁再生發(fā)苗、長稻,因此在頭茬稻收割后,3 天內及時灌深水“洗樁”,水淺后追施催芽肥尿素5~10 kg/667 m2,促使稻樁上的腋芽早發(fā)苗、快抽穗。出苗后采取淺水落干,露田2~3 d 再上水,干濕交替的灌水模式,保持田土濕潤。
注意防治稻瘟病、胡麻斑病以及稻飛虱。稻飛虱可用30%茚蟲威8 g/667 m2,對水60 kg 均勻噴霧防治。稻瘟病、胡麻斑病可用40%戊唑醇40 g/667 m2,對水60 kg 均勻噴霧防治。
二茬再生稻抽穗、成熟不一致,故收獲不宜過早,應堅持完熟收割,以免影響產(chǎn)量和品質。
總之,再生稻生產(chǎn)由于有效地利用了固始縣一季中稻生產(chǎn)中富余的光、熱、水、氣資源,成功地實現(xiàn)了“一種兩收”,可以取得理想的產(chǎn)量和較高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