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莉
朱小蔓教授在《情感教育論綱》中提出:少年心理發(fā)展中起基本作用的是正在形成的與周圍人群的社會關系體系。人際關系的好壞決定其在集體中的感情是否順遂,而人際關系的核心就是溝通。注重禮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是實現(xiàn)良好溝通的重要保證。但在調查中我發(fā)現(xiàn),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對父母的態(tài)度越來越無禮,也因此導致親子關系的惡化。為此,我設計了此次主題班會,旨在讓學生認識到禮儀在溝通中的重要性,促進其與身邊人建立和諧的親子關系。
認知目標:認識到溝通的重要性,明白禮儀在人際溝通中的作用。
情感目標:激發(fā)學生的尊重意識。
行為目標:可以禮貌地與人溝通,恰當、合理地處理生活中遇到的各種溝通問題。
教師準備:制作調查問卷;準備游戲卡片、游戲音樂;制作PPT;錄制視頻。
學生準備:尋找身邊的有關“文明溝通”的故事;完成問卷調查;排練情景劇。
1.游戲體驗。
(1)撕紙游戲:一個小組(即兩個家庭)聽完教師的講解后再進行組內溝通,結果撕出來的是一樣的圖案;其他小組聽了教師的講解后沒有經過溝通,雖然最后也完成了任務,但呈現(xiàn)的圖案卻是五花八門。
(2)討論:為什么大家聽了老師的提示,撕出來的紙卻完全不同?
(3)總結:這就是溝通的魅力。溝通可以更好地完成任務。
2.案例分析。
(1)呈現(xiàn)案例:《說岳全傳》上有這么一段:牛皋向一位老者問路,他在馬背上吼道:“嘿,老頭兒!爺問你,小校場往哪去?”老人不但沒有給他指路,反而生氣地罵他是個“冒失鬼”。
(2)總結:不講禮儀帶來了溝通障礙,不但得不到他人的幫助,還會招致批評。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通過游戲和案例,讓學生認識到禮儀在溝通中的重要作用,初步了解無禮行為帶來的嚴重后果。
1.匯報課前問卷調查結果。
(1)小組匯報結果,總結溝通障礙案例。
(2)討論:為什么出現(xiàn)以上溝通障礙?同學之間打架、父母孩子關系不和、家校之間出現(xiàn)矛盾,這些生活中的問題給我們自己或身邊人造成了什么困擾?
2.觀看視頻。
(1)視頻內容:小郎排隊盛湯時,不小心把湯灑在了小青身上,小郎不但拒絕道歉,還反復強調自己不是故意的,小青氣得打了小郎一拳,然后小郎又把剩下的湯都潑到了小青身上……
(2)討論:為什么會發(fā)生這樣的事情?他們倆為這樣的小事打架值得嗎?
(3)總結:不學禮,無以立。我們要認識到禮儀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只有以禮待人,才能實現(xiàn)良性溝通。
【設計意圖】通過問卷調查和視頻內容分析,引導學生意識到禮儀在同伴溝通中的作用,懂得禮儀要從最小處落實。
1.觀AB劇,悟溝通技巧。
(1)A ?。簳杂钕雲⒓影嗉壍纳靸x式表演,但又不敢報名,等他下決心報名時,人員已經滿了。他回家告訴媽媽是老師不讓他參加,導致同學嘲笑他。他媽媽十分生氣,跑到學校找老師和同學理論。
討論:你對這個案例有什么看法?責任在誰?什么原因造成的?
(2)B ?。簳杂钕雲⒓影嗉壍纳靸x式表演,但錯過了報名時間,就私下去找老師,老師告訴他這次不能參加了,但答應他下次綜合實踐活動請他當主持人,并告訴他以后遇到這樣的機會,要早點決定,積極準備。
討論:你從AB劇中悟出了什么溝通技巧?
2.看視頻,探溝通之策。
(1)觀視頻,出主意:你能幫幫他們嗎?
視頻一:小麗因為看病缺課了,導致老師布置的作業(yè)不會做,她去問同桌:“彤彤,我不會做,你來教教我!”結果彤彤白了她一眼,說:“你不會做又不是我造成的,我為什么要教你?”
視頻二:晚飯時間到了,媽媽喊小珺吃飯,小珺因為數學沒有考好,心里不痛快,磨蹭了半天才過來。吃飯時媽媽說:“小珺,這是你喜歡吃的糖醋排骨。”說完,她就夾了一塊放進小珺的碗里,小珺心情不好,把排骨夾起來放回了盤子里。奶奶看到小珺的表現(xiàn),以為小珺不想吃排骨,就趕緊給她夾了紅燒帶魚,誰知道小珺立即大叫:“煩死了!誰讓你們給我夾菜的?你們真討厭!”奶奶很傷心,認為小珺嫌棄自己……
視頻三:奶奶和小紅坐公交車去學校,車上人很多,小紅身體靈活,很快擠上去,并搶到一個座位。小紅把座位讓給奶奶,奶奶心疼孫女,讓她坐,在推讓中,一個中年婦女一屁股坐了上去……如果你是小紅,你該怎么辦?
(2)小組討論,推薦發(fā)言。
(3)小結:其實,實現(xiàn)良好溝通無須做出驚天壯舉,通過得體的禮儀,在言語和行為上尊重對方,就能贏得信任。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通過再現(xiàn)生活情景,讓學生認識到禮儀是人際溝通中的潤滑劑,是實現(xiàn)良好溝通最重要的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