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雁
一、小班幼兒玩色活動的主要形式
玩色活動對小班幼兒的操作要求不高,借助顏料豐富的色彩,通過對輔助材料的操作大膽地進行創(chuàng)作,藝術性地再現(xiàn)生活情趣。小班幼兒玩色的顏料主要以水粉顏料為主,活動種類非常豐富,如手印畫、手指點畫、蔬菜印畫、玩具印畫、吹畫、染紙、刮畫、刷畫、敲酒、流淌法、滾畫法等等,這些都是玩色活動的種類。
二、挖掘幼兒生活中的材料作為繪畫的工具
根據(jù)小班幼兒的年齡特征和身心發(fā)展特點,我們認為貼近小班幼兒的生活同時又富有新意,操作簡單且孩子感興趣的、樂于參與的玩色活動種類就是適合小班幼兒,小班幼兒對新鮮事物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多樣化的工具和材料能刺激幼兒的創(chuàng)造欲望,更有利于幼兒大膽的想象、大膽的創(chuàng)造。因此,我們要充分挖掘孩子生活中較熟悉并喜歡的材料作為繪畫工具。借助色彩豐富的顏料和其他材料、工具,如毛線、積塑玩具、棉簽、珠子、吸管、花草、樹葉、牙刷、牙簽、筷子、噴壺、宣紙、紙團、鵝卵石、瓶蓋等,讓幼兒感受從中帶來的諸多形式美,豐富幼兒的感性知識。
三、制定玩色活動的內(nèi)容
在玩色活動中,顏料是非常吸引幼兒的眼球,激發(fā)幼兒參與的興趣:同時孩子們對這些材料和工具非常喜歡,激發(fā)了他們操作的欲望:另外,我們在內(nèi)容上増加了趣味性,讓幼兒在畫有情境性的輔助內(nèi)容的畫紙上創(chuàng)作,小班幼兒能夠較快地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増強自信心;最后,我們在材料上做到一物多用,操作形式上也不斷地增加趣味化。幼兒對這些充滿情趣的活動倍感趣味。
活動1《溫暖的太陽》,我會采用棉簽畫這一形式,事先有了半圓形太陽的畫面輔助,幼兒操作起來既簡單又有趣,粗粗的水粉線條、暖暖的顏色,既感受了太陽的溫暖,又體驗了成功的樂趣,帶來良好的活動效果。
開展小班幼兒玩色活動,所選擇的內(nèi)容應幼兒的生活,這樣幼兒易懂、易創(chuàng)作,活動時會把自己的所見、所想、所感都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現(xiàn)出來。
活動2手印畫《小腳丫去旅行》,幼兒每天看媽媽給自己洗腳,小的時候還經(jīng)常抓自己的小腳玩,甚至還放進嘴里“嘗”過呢,小腳丫是他們再熟悉不過的了。我們利用孩子們的拳眼的形狀,印出個胖乎乎的小腳丫,再在上面用手指點上腳指頭,這就是可愛的小腳了。如此有創(chuàng)意的活動內(nèi)容,幼兒欣喜若狂,創(chuàng)作熱情高漲,效果自然很好。
活動3手指點畫《下雨了》,幼兒對雨點的經(jīng)驗是非常豐富的,雖然幼兒在雨里玩要的機會很少,但是“莎莎莎”、“滴嗒滴嗒”、“吽啦啦”如此聲響豐富的雨點怎能不吸引孩子觀察的欲望呢!我們給孩子準備了一張小花、小草渴望下雨的情景圖,讓幼兒用手指點畫雨點?;▋骸⒉輧嚎释谟昀飼筹?,那就是孩子們的心聲,幼兒將自己的心情盡情、大膽地表達出來,非常暢快!
四、玩色活動的教學方法
針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特殊學習方式,玩色活動應采用游戲化的教學方法。小班幼兒在游戲的氣氛中主動地參與活動,被游戲的情境所吸引,引發(fā)他們的所思所想,有助于幼兒積極主動并大膽地參與活動,發(fā)揮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游戲化的玩色教學注重活動的情境性、趣味性和主動性。
活動4小班毛線拖畫《毛毛蟲造房子》,小班幼兒喜歡小動物,也很容易對小動物產(chǎn)生憐憫的情緒,我們可以創(chuàng)設“下雨了,毛毛蟲要造房子”的游戲情境開展教學,激發(fā)幼兒主動要幫助毛毛蟲造房子的欲望,然后再提供材料,引導幼兒用毛線蘸色拖畫造“房子”的玩色活動。為了突破教學重、難點一一繞圈線條密,教師利用游戲的情境性,讓幼兒知道要圍著毛毛蟲繞得圈數(shù)越多,線條越密,風就不容易吹進來。小班幼兒在游戲情景中,為了不讓毛毛蟲被凍著,他們就會努力地一圈又一圈地繞,可以感知圈數(shù)多線條就密,積累有關的美術經(jīng)驗,使原有的毛線隨意拖畫教學有了新的提升。
五、幼兒玩色活動的引導策略
利用有趣的材料,培養(yǎng)幼兒對玩色活動的興趣。小班幼兒玩色活動的目標定位應放在重視孩子的情感教育和激發(fā)興趣上,只要孩子能愉快地參與活動,能在活動的過程中體驗到自由創(chuàng)造的快樂,從而在不知不覺中激發(fā)了幼兒對玩色活動的興趣便可。玩色活動是一種手、眼、腦并用的實際操作活動,多樣的工具和材料可以直接刺激幼兒的操作欲望,促使他們從事創(chuàng)造性活動。于是我們可以收集毛線、菜根、瓶蓋、紙團、車輪、玩具、彈珠等材料,利用紅、黃、藍、綠這些漂亮的水粉顏料,讓幼兒在寬松的氛圍中自由宣泄,拖一拖、滾一滾、変一變、摸一摸、刷一刷,用瓶蓋在白紙上印五彩泡泡,用菜根在草地上印花朵,用手掌在樹干上印樹葉,用圓柱形的積木在綠葉下印一顆顆葡萄?無論何種工具材料,都必須能讓幼兒運用感官進行探索和操作,并具有一種潛在的美感。對于幼小的孩子,應提供操作方法簡單的材料,更重要的是,還要讓孩子在作畫時有足夠的材料可以滿足其需求。
小班幼兒的記憶特點是直觀形象性,物體或圖形在形象記憶中起主要作用。因此,在玩色活動時,除了提供操作材料、工具外,還經(jīng)常會根據(jù)游戲情境的需要,在畫紙上事先添畫一些輔助性的畫面、圖形供幼兒創(chuàng)造。有了這些輔助性畫面的提示,可以喚醒幼兒對其相關經(jīng)驗的回憶,豐富創(chuàng)作主體的感性經(jīng)驗。同時還能給畫面做個輪廓支架的作用,讓畫面比較飽滿。小班幼兒操作有了這個大框架的扶持,參與的積極性更高,會更有信心,效果會更好,更能體驗到成功的樂趣。
總而言之,美術教育中的玩色活動是小班幼兒非常愿意接受的快樂教育,在玩中學,在學中玩,教師教的津津有味,孩子學得樂此不彼。我相信,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地努力,我園小班幼兒的玩色活動肯定會開展地有聲有色,玩色活動在幼兒園美術領域中更顯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