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
很多年以來我發(fā)現(xiàn),即使在目前這種情況也不少,學生學英語,不開口,即使開口了,開口沒有聲音,聲音也很小,聽不見,老師,沒法去了解學生的讀音情況;讀英語的時候只讀,不動手,手不寫,或者寫的速度很慢,慢條斯理;讀寫英語的時候,眼睛不看讀的單詞短語句子,更不用說短文了,不專注讀的對象,東張西望;耳朵不聽,對讀的對象充耳不聞,不去判斷發(fā)音是否準確等等;不動腦去思考,所以作為學生的主體就沒有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平時單詞記不住,忘記快,記不牢,讀不準,即使聽力考試就容易出錯,根據(jù)音標寫單詞寫不出來,寫錯,翻譯句子,單詞寫不對,更不用說句子寫對,書面表達更是天方夜譚,更不用說用英語去和他人交流了,沒有養(yǎng)成一個“讀寫”結合學習英語的好習慣,英語基礎一點都不牢固,怎么有自主學習語言的能力,怎么去擴展課外閱讀,又怎么去提升英語核心素養(yǎng)呢?那么在此我談一下如何從學生的口和手著手,培養(yǎng)學生的讀寫能力,從而為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打下堅實的基礎。
首先從興趣入手,培養(yǎng)興趣,激發(fā)求知欲,提高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我的學生參差不齊,有的來自鄉(xiāng)下,國家要求從小學三年級就開設英語課,有的學校由于缺乏師資諸多因素,學生在小學根本沒有學,來自城區(qū)的學生比較多,但是有的學校從小學一年級開始開設英語課,有的從三年級開始,即使在城區(qū)邊緣,有的學校不重視英語,英語課被語文數(shù)學老師占用,有的學生從很小開始接觸英語,學習英語,學生情況不同,有的有興趣,有的沒有,有的學生學習積極性很高,而有的一點沒有興趣,所以一切必須從零開始,從興趣入手。選擇學生喜歡聽的音頻,如英文歌,英語獨白等,讓學生去聽,去模仿,去唱,去說,去表演,不管發(fā)音對錯,也不去糾正語音,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視頻,如學生最喜歡的動漫,小視頻等,讓學生在語言情景中去看,去聽,去體會,去理解,去模仿合作表演,平時也利用課余時間讓學生聽音頻,看視頻,長期堅持,如此,學生有了興趣,久而久之,興趣越來越濃,就會主動去學英語,積極性就會越來越高,有時候經(jīng)常走進學生當中,和他們聊聊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和一些故事,保持持久的興趣,讓他們感受學英語的自豪感,培養(yǎng)他們的文化意識,培養(yǎng)語言能力,增強愛國熱情,從而提升核心素養(yǎng)。
學生有了興趣就會為后面的活動有了好的鋪墊,讓學生動口讀起來,培養(yǎng)學生自覺讀的習慣。讀音標單詞詞組句子對話篇章,當然開始只有從教讀入手,學生跟讀,讓學生多讀,反復讀,大聲讀,在思考中讀,在讀的過程中體會,讓他們分同桌、小組、男生和女生讀,互相檢查,共同提高,老師不要或者少糾正,這樣更好的保護學生的自尊心,不打擊學生的積極性。組織形式多樣的朗讀表演比賽,獎勵方式多種多樣,精神物質都可以,有時候一句“你太棒了”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可能就會影響孩子的一生,不能只評優(yōu)勝者,而忽略需要進步的學生,其實他們才是我們更應該多關注的群體,他們更需要去關愛,應該在平時多和他們溝通,多鼓勵激勵他們,讓他們不膽怯,勇往直前,課余活動讓學生合作自主模仿探討,然后表演,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提高競爭力,培養(yǎng)競爭意識,體會成功的喜悅,增強自豪感和自信心,學生有了成就感,就會自覺去讀,養(yǎng)成自覺讀的習慣。
有了讀還遠遠不夠,還要培養(yǎng)學生自覺寫的習慣。寫音標、單詞、短語、對話或作文和記筆記等,有的學生不寫,亂寫,寫的速度慢,只愿意寫單詞短語,一聽到寫對話或作文就膽怯,不敢下筆,那就是平時寫的活動少了,平時要多寫,多練要因人而異,循序漸進,從寫單詞到寫短語組成句子。最后寫作文有一個漫長的過程,每一步走好了,結果水到渠成,寫有很多形式,單詞詞組可以同桌小組寫,檢查,一定要打好基礎,句子由詞匯組成,有了詞匯做基礎,再加上語法,寫句子就不是難事,寫句子或者看圖寫句子,不要盲目下筆,要一開始都要學會英語思維,不然寫出來的句子就是中文式英語,不要告訴學生怎么寫,要引導學生認真觀察自主思考怎么寫,怎么寫好?這樣學生才會不盲從,不膽怯,也才有自我創(chuàng)新。有了前面的基礎,寫作文就好辦了,列出提綱,打草稿,修改,最后正文,一步步一個個難題解決了,學生就有積極性。
最后還要把讀寫有機結合,培養(yǎng)學生讀寫相結合的習慣。有的學生經(jīng)常告訴我“我讀了,也記住了”,但是他們寫不出來,或者只會寫英語,或者寫出來的正確率不高,這就是沒有寫,沒有把讀寫很好的結合起來。平時的讀寫活動無論是讀什么或寫什么,一定要結合起來,不要分割,口動,手就要隨之而動,可以用筆寫,可以不用筆,可以用筆寫在紙上,可以不寫在紙上,手動,口也要動起來,可以不讀出來??梢孕÷曌x等等,平時我會讓學生在家把讀寫的視頻發(fā)給我,以隨時檢查學生課外的讀寫習慣,同時我也會把學生在校的學習圖片視頻等,私發(fā)給家長或者發(fā)給到家長群,通過QQ群、微信群及其他一些方式和家長學生溝通交流,互相了解學習情況,增強互信,以更好的協(xié)調配合督促,促進學生習慣的養(yǎng)成和堅持,總之一定要口手結合,養(yǎng)成讀寫結合的好習慣。
當然只有讀寫活動還不夠,要全面提高學生各個方面的能力還需要加強聽說活動的訓練,在各個活動中,要讓學生口、手、眼睛和耳朵都要一起動起來,并且還要協(xié)調,以達到更好的效果,更重要的是要大腦動起來,這樣才能融會貫通,培養(yǎng)學生勤于思考的習慣,提高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
誠然,培養(yǎng)學生長期堅持自覺養(yǎng)成讀寫結合的好習慣需要一個漫長堅持的過程,但是只說不做是空談,只說不去落實,效果肯定不好,說了就要去做,并且要持之以恒,要做好,我相信付出總有回報,并且在我教學工作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實踐證明:讀寫結合的學生明顯比只讀不寫或只寫不讀的學生在各個方面的能力提高都要快,都要明顯,只有這樣才能培養(yǎng)出學生較好的語言意識,靈活運用語言的能力,團結合作精神,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和課外閱讀能力,從而提升核心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