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陜西省委黨校(陜西行政學院) 李婷
大學生屬于社會中的一種特殊性消費群體,其消費心理和消費特征和其他消費群體不同,主要是依靠父母的錢來學習和生活,尚未擁有足夠的經濟實力進行自主生活和自主學習,尚未實現(xiàn)經濟獨立,進而制約其消費行為。但在新時期背景下,隨著互聯(lián)網全面推廣,網絡購物逐漸成為大學生群體廣泛歡迎的消費方式,而在消費心理驅動下,部分大學生開始進行網貸,從而滿足消費需求。
在信息時代成長起來的大學生,擁有更多接觸新理念、新信息的機會,同時也遇到了年輕化奢侈品牌、網絡游戲和電子產品更新等方面的誘惑。而在強烈消費意愿與有限消費能力互相對峙條件下,提前消費該種方式通過提高消費和資金提取方便等優(yōu)勢開始進入大學生視野內,并成為學生的主要選擇。該種行為能夠有效幫助學生減輕經濟負擔,同時還可以實施提前消費,滿足消費心理需求,實現(xiàn)提前享受。
在社會經濟持續(xù)發(fā)展條件下,逐漸誕生出信用消費,同時大范圍推廣開來,所有社會人都在進行信用消費,包括車貸、房貸、分期購物、信用卡等,對于大學生來說,國家助學貸款其實也屬于信用貸款。而在全面實施助學貸款制度后,容易出大學生現(xiàn)畢業(yè)后的由于個人因素影響,無法及時還貸而形成的違約現(xiàn)象。某些學生之所以違約主要是因為不夠了解相關貸款政策,關注程度較低,不夠了解其中的風險問題,并不是刻意違約不還或拖欠貸款。而該種現(xiàn)象也能夠體現(xiàn)出學生自身信用意識不足的問題,學生容易在消費后期陷入一種還款困境。
從眾行為目的主要是期待能夠獲得他人贊賞或認可,參照他人行為作出正確行為,避免受到周圍環(huán)境的排擠或影響。大學生所實施的從眾行為主要可以體現(xiàn)出容易參考身邊同學的行為活動進行決定,在身邊的人選擇考證、升學、戀愛和兼職的條件下,部分大學生沒有結合自身專業(yè)生涯規(guī)劃進行考慮,而是選擇跟風。面對消費誘惑條件下,大學生通常不會從自身經濟能力和實際需求等方面進行考慮,而是在從眾心理影響下進行盲目決策。相關心理學研究內容證明,消費者產生消費行為條件下,不會對物品信息進行深入了解,容易按照他人意見、購買行為或自身經驗直接購買,該種參照行為會降低購買者失敗率和內心焦慮感,得到一種滿足感。
部分大學生在實施消費行為過程中,容易進行盲目跟風,不顧自身經濟狀況和家庭狀況,選擇網貸購買遠超自身經濟實力的奢侈品。而在無法負擔的條件下,延遲滿足通過校園貸填補資金空缺。如果學生延遲滿足感能力較強,能夠對盲目消費問題進行理性控制,而如果延遲滿足能力較差的,便會陷入校園貸款陷阱。
積極心理學主要是傳統(tǒng)心理學為基礎,立足于積極心態(tài),對人類內心發(fā)展和變化過程進行研究,塞利格曼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同時也是積極心理學的創(chuàng)始人,其提倡以人為本,通過欣賞、開放的眼光對人類潛在能力、動機和正面因素進行深入挖掘,同時尋找人類的優(yōu)勢和積極主觀力量,從而激發(fā)出人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心理朝著積極方向發(fā)展,幫助人們尋找幸福和快樂。換而言之,積極心理學目標為對人們進行正面引導和開發(fā),從而激發(fā)人們對于成功和生活的熱情,促進人類朝著健康、文明方向發(fā)展。為此積極心理學相關理念能夠對大學生心理產生直接影響,激發(fā)學生內心正能量,使學生形成正確消費觀和價值觀。
在信息資訊快速發(fā)展的時代中,大學生采集信息速度逐漸變快,信息采集渠道也越加廣泛,但隨著信息大量涌入,某些負面思想和消極能量也使大學生受到某種消極影響,降低學生的心理品質。該種條件下,我國各級政府部門需要充分發(fā)揮出自身的核心價值觀引導功能。立足于積極心理學視角,推出各種有效的政策法律,同時支持大學生能夠對自身價值和發(fā)展?jié)摿M行深入挖掘,從而能夠客觀、正面、積極處理消費價值觀和經濟社會之間的矛盾關系。
社會核心價值體系下,應該不斷完善和優(yōu)化社會道德制度,大力弘揚和傳播工匠精神,幫助學生形成科學價值觀念。比如在五四運動一百周年大會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曾經提到過,新時期中國青年需要更加珍惜、重視這個時代,積極承擔起時代的使命,從而在擔當中能夠不斷歷練,在責任下不斷成長,在改革開放的世界中綻放出青春的色彩。因為大學生勇于嘗試,對于各種新鮮事物具有旺盛的好奇心理,而通過利用大學生該種心理特征,可以通過學生感興趣的方式,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全面滲透核心價值觀,形成正能量學生標兵,進一步激發(fā)榜樣力量,科學引導學生價值觀念,塑造良好價值觀氛圍,使學生在校園活動中,能夠受到整個校園氛圍的感染,降低享樂意識誘惑,淡化學生內心物質追求。同時政府相關職能部門也需要在社會中積極引導正能量,塑造良好社會文化氛圍,使大學生能夠健康成長,并承擔起時代重任。
結合積極心理學,幫助學生提高專業(yè)自信和認可度,比如某一高職院校中的電氣專業(yè),相關考試不達標的學生連續(xù)三年呈現(xiàn)為上漲趨勢,而那些學習不及格的學生也存在不同程度學習問題。在遇到學習障礙條件下,還不愿主動解決,而約會交友、網絡游戲等也逐漸成為一種逃避學習的主要方式。隨著學生消費金額不斷擴大,容易使其形成一種扭曲的消費觀念,擴大校園貸產生幾率。這一點也能夠體現(xiàn)出學生對于技能和專業(yè)的不自信。針對該種問題,相關思政教師和輔導老師需要對學生心理問題進行合理疏導,相關專業(yè)課程教師也應該立足于積極心理學角度,結合專業(yè)技能,掌握學生在學習方面的難題,幫助學生及時疏導心理障礙,解決各種學習方面的難題,提高學生的專業(yè)自信和認可度。
培養(yǎng)學生積極心理,提高其心理品質。對于職業(yè)技術院校和理工院校來說,針對大學生實施專業(yè)技能培養(yǎng)其實也是培養(yǎng)我國未來工匠人才。匠人之心除了追求極致的技藝之外,同時還是心理品質的比較。心理品質能夠決定大學生心理認知,以及其在專業(yè)技能方面的研究耐力、研究廣度和研究深度。為此,專業(yè)教師應該重視幫助大學生培養(yǎng)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以身作則、德高為師,避免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鉆研性,禁止傳播散布各種不實言論,幫助學生進一步提高自身心理品質,形成積極向上、頑強拼搏的工匠精神。
將積極心理學相關理念當成思政課堂主線。雅思貝爾斯是一位著名德國哲學家,其通過《什么事教育》一書中,將教育比做成一個云朵推動其他云朵,一棵樹晃動其他的樹,一個靈魂喚醒其他靈魂。對于輔導員和思政教師來說,應該通過欣賞、接納和包容目光分析學生的潛力和動機,幫助學生對自身美德品質和積極力量進行深入挖掘,能夠認可自身的力量,活出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享受到充實而快樂的大學生活。
思政課程教師以及學生需要重點引領學生立足于積極角度出發(fā)進行深入思考,幫助學生轉變自身的悲觀情緒,提高個人幸福感,能夠了解真實自我,接納自己身上不夠完美的地方,活出一種樂觀的態(tài)度。教師可以把相關積極理念和積極情緒和談話談心、課堂教學等日常工作進行緊密結合,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產生積極影響,幫助學生擺脫通過消費感受幸福感的問題,利用積極情緒享受幸福,享受健康、快樂和幸福生活。
當下,高校中的文化活動十分豐富,形式多樣,從專業(yè)競技到文娛表演十分充實,而從形式豐富社會實踐到興趣社團,包括大學生心理健康日等針對學生心理健康明確提出的主體活動數(shù)量卻相對較少。其實,把積極心理學和大學生消費觀培養(yǎng)有效融入不同校園主題文化活動當中,能夠進一步彰顯學生風采,創(chuàng)造出一種較為樂觀、愉快、輕松的校園氛圍,還能夠被學生所接受,提高教育效果,達到事半功倍的目標。
在現(xiàn)代化社會中,基于不成熟的價值觀和消費觀影響下,大學生中的校園貸款問題越加突出,為此需要個人、學校和原生家庭彼此的共同作用,才能夠有效解決這一問題,通過不同途徑,輔助大學生轉變不合理信念,優(yōu)化消費觀念,使其能夠通過一種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去分析和研究問題,準確分辨正確目標和不良誘惑之間的差異,形成良好的道德準則,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落實,幫助提高個人素養(yǎng),形成扎實基礎,從生理和生理兩種層面順利走向成熟。
綜上所述,通過研究分析發(fā)現(xiàn),當下存在多數(shù)大學生都在通過網貸平臺進行貸款消費。而通過對大學生自身消費行為進行研究,能夠幫助引導大學生形成積極、健康的價值觀、人生觀,對于大學生未來人生發(fā)展具有重要影響,能夠促進大學生實現(xiàn)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