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珊珊
摘 要 統(tǒng)編教材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是一個以小說為主題的特殊單元,對這一單元的教學,筆者認為應緊扣小說的文本特征,聚焦小說三要素開展教學。聚焦環(huán)境,烘托情感。教學中重點體會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以及作者是如何寫好環(huán)境描寫的。聚焦情節(jié),體會巧妙。教學中注重引導小說情節(jié)跌宕、對比、設懸的巧妙以及方法。聚焦人物,感受形象。教學中要探究作者是如何把人物形象寫豐滿的。小說的三要素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在教學中不可分割開來,應注重三者之間的關聯性,在小說文本教學中要整合三要素進行整體教學。任何閱讀的目標應指向表達,因此在層層的小說閱讀教學中都應指向表達,最終完成讓學生學會創(chuàng)編小說的這一教學目標。
關鍵詞 小說三要素 統(tǒng)編教材 聚焦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A
小說,以刻畫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和環(huán)境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學體裁。關于小說的教學,在之前的人教版教材中,小說的課文并沒有統(tǒng)一集中在一整個單元中,因此在之前的小說教學中,教師弱化小說文本特征,把小說歸入敘事性文本的教學,把小說當作一般的寫人或寫事文章進行教學。而在統(tǒng)編版的教材中,編者明顯突出了“文體意識”,在統(tǒng)編版教材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中,整個單元收錄了三篇小說,分別是《橋》《窮人》《在柏林》,整個單元為小說單元。這個單元的語文要素為:“讀小說,關注情節(jié)、環(huán)境,感受人物形象;發(fā)揮想象,創(chuàng)編生活故事?!币虼司o緊抓住這個單元的語文要素,這就啟發(fā)教師應從文體入手,關注文中的環(huán)境描寫與情節(jié)安排,體悟人物鮮明的形象特點,引導學生體會小說文本表達的秘妙,將小說文本閱讀最后引向語言運用,讓學生學會仿創(chuàng)小說,因此,聚焦小說三要素開展教學,才能直擊小說教學核心。
1聚焦環(huán)境,烘托情感
小說的環(huán)境可分為人文環(huán)境和自然環(huán)境,時代大環(huán)境(隱性的環(huán)境)和人物活動當下的環(huán)境(顯性的環(huán)境)。小說的環(huán)境描寫常常處于一個不顯眼的位置,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個部分,但環(huán)境描寫在小說中卻起到了一個舉足輕重的作用?!耙磺芯罢Z皆情語也?!杯h(huán)境描寫為情節(jié)而設,為人物而設,為表達主旨而設,是重要的教學內容。聚焦環(huán)境,除了要引導學生體會環(huán)境描寫所寄托的情感和它在整個小說中所起到的作用之外,教師還應該引導學生探究作者是如何進行小說中的環(huán)境描寫的,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學會遷移并運用語言文字。
1.1短句——句短重分量
環(huán)境描寫有多種表達方法,而在《橋》一課中最突出的就是短句的運用?!袄杳鞯臅r候,雨突然大了。像潑。像倒?!薄跋駶??!薄跋竦??!眱蓚€字成為一句。句式極短,但讀起來卻節(jié)奏感強,簡短有力,給人以一種緊迫危急之感。在《橋》這篇課文中短句的環(huán)境描寫比比皆是?!对诎亓帧芬徽n中最后一句環(huán)境描寫“車廂里一片寂靜,靜得可怕?!焙唵我痪涓苤睋糇x者的內心,對于小說的情節(jié)和主題都能起到震撼的效果。因此,在小說中運用短句進行環(huán)境描寫,往往能起到四兩撥千斤之效果。
1.2修辭——表達顯生動
作者在進行環(huán)境描寫時還善用修辭。如《橋》一課中“山洪咆哮著,像一群受驚的野馬,從山谷狂奔而來,勢不可當?!边@句話作者運用比喻,寫出了山洪的來勢洶洶。作者在文中還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如句子中的“獰笑”“跳舞”“舔著”“發(fā)抖”“呻吟”這些詞語在美妙的背后是對洪水瘋狂肆虐的恐怖。不僅讓語言更加優(yōu)美生動,更能形象寫出事物的特點。作者在環(huán)境描寫中把這一情感盡顯其中,也更能為下文的情節(jié)和人物所服務,彰顯人物品質。
2聚焦情節(jié),體會巧妙
“小說大多是虛構的,卻又有生活的影子?!币虼私處熢诮虒W中要注重小說的文體特征——虛構的真實。大家在閱讀小說時,往往最開始是被故事所吸引,正是引入入勝的情節(jié)吸引了讀者走進小說虛構的真實中。因此聚焦情節(jié),重點要體會作者是如何巧妙地進行情節(jié)安排的。
2.1一波三折,跌宕起伏
小說的情節(jié)之所以能夠引人入勝,在于小說的情節(jié)有開端、發(fā)展、高潮、結局構成。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首先讓學生學會梳理小說的主要情節(jié)。比如《橋》一課中,學生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教師指導學生進行歸納概括小說的情節(jié):山洪爆發(fā)——村民逃生——支書指揮——二人被吞——老太祭奠。歸納后,引導學生體會,每一個情節(jié)的緊張程度是不一樣的,“山洪爆發(fā)”和“村民逃生”情節(jié)緊張,“支書指揮”情節(jié)緩和,“二人被吞”情節(jié)緊張,結局“老太祭奠”情節(jié)緩和。整個過程讓讀者的心隨著起伏,這就是小說最大的魅力所在。
2.2強烈對比,突出重點
小說往往通過設置對比與沖突的情節(jié)來突出作者所要表達的重點,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為表達小說的主旨服務。《在柏林》一課中,最后一句“車廂里一片寂靜,靜得可怕。”這里最后的寂靜與課文前面老婦人“一、二、三”重復的數數聲,與兩個小姑娘兩次的嗤笑,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作者巧妙地設計了這一吵一靜的情節(jié)對比,留給讀者的是沉思,是體會戰(zhàn)爭帶給人們無法彌合的創(chuàng)傷。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不斷進行整篇小說的情節(jié)回顧與對比,在對比中引發(fā)追問與思考??梢哉f,對比既是一種寫法,也是一種閱讀方法。
2.3設置懸念,文末揭疑
小說的情節(jié)設置巧妙之處還常常體現在設懸結尾。如《橋》一文中,小說到最后通過老太祭奠這個情節(jié),才點明老支書和小伙子的關系,讓讀者讀起來更加揪心,而在揪心之中對于人物和主題的理解也就更深刻了?!对诎亓帧芬徽n中,老婦為何總是“一、二、三”地重復數數,撞擊讀者心靈的一個解釋,一直到文末才點明,起到的作用就是“車廂里一片寂靜,靜得可怕?!贝丝?,所有讀者都跟著一起寂靜了,這種強烈的沖擊感,帶給大家的是更深層的思考與叩問。
在教學中,教師聚焦情節(jié),可以引導學生緊扣情節(jié)的“跌宕”“對比”“懸念”來展開探究與感悟。在體會小說情節(jié)設置之巧妙的過程中,教師還應該進一步引導學生在今后自己的習作中學習運用巧妙設置情節(jié)的寫法。
3聚焦人物,感受形象
人物形象是小說的核心。教師在小說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關注作者是如何把人物形象寫豐滿的。關注人物描寫基本方法,外貌、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等。學會捕捉細節(jié)、品味細節(jié),感受人物形象特征,這既是小說文體教學的秘妙,又是潛移默化地滲透表達的有效途徑。
在《橋》一文中,作者對老漢有一處神態(tài)描寫,四處語言描寫,兩處動作描寫。其中四處語言描寫,短促有力,擲地有聲。“橋窄!排成一隊,不要擠!黨員排在后邊!”連用三個感嘆號,體現老漢的堅定果斷。“可以退黨,到我這兒報名?!崩淅涞囊痪湓?,體現老漢的堅定立場不容置疑?!澳氵€算是個黨員嗎?排到后面去!”對兒子吼的這句話,同樣簡短有力,一個不徇私情的人物形象展現無遺?!吧購U話,快走。”同樣又是對兒子的一句吼,短短五字,卻道出了一個父親對兒子深深的愛?!稑颉愤@篇小說中寫老漢的語言全部采用簡短的句式,這樣的語言描寫符合人物的設定,符合整篇文章的基調和風格,能夠更好地展現人物的形象特征。《窮人》一文中對于主人公桑娜描寫得最多的是心理活動。文章中第2、第4、第9、第11段都是對她心理活動的描寫。這些心理活動描寫十分細膩,之所以作者在語言和心理描寫中采用這樣的語言表達,與《橋》中老漢簡短的語言完全不同,因為這樣的語言表達符合桑娜和漁夫的人物設定,符合他們的生活狀態(tài),符合整篇小說的基調。
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明確每一篇小說采用的人物主要描寫方法和語言表達形式都是不同的,應根據人物的性格特征、生活環(huán)境以及整篇小說的感情基調進行選擇。所以,教師應引導學生學會選擇恰當的人物描寫方法和語言表達形式。這樣塑造出來的人物才能夠更加豐富,特征明顯,突出小說主題。
4結語
小說的三要素教學并非單獨的個體,而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教師在教學中不能把三大要素完全分開,孤立地進行教學。教師應做到以人物形象為核心,帶動其他要素的學習。三要素的學習是一個整體的學習。環(huán)境的描寫是為了推動情節(jié),烘托人物;情節(jié)的設定又是為了突出人物的特點;人物的塑造、情節(jié)的設定、環(huán)境的描寫都是為了表現小說的主題。因此小說三要素的教學應放在一個整體中進行。
在閱讀與表達并重的教學價值指引下,對于統(tǒng)編版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小說單元的學習,筆者認為應該基于文本特點,聚焦小說三要素,整合要素,讓學生學會仿創(chuàng),這樣才能更好地實現小說這一教材的核心教學價值,促進學生閱讀與表達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周性勇.聚焦文本特征在閱讀中習得表達[J].福建教育,2019(26):44-46.
[2] 林其雨.閱讀與表達并重:挖掘敘事性作品核心教學價值[J].福建教育,2019(26):47-49.
[3] 吳忠豪.從閱讀走向表達[J].新教師,2019(89):75-77.
[4] 丁宥允.教育大辭典[M].吉林教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