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令娥
小標題作文是一種較常見的寫法,即圍繞題目或話題把一篇文章劃分為幾個相對獨立的部分,再給它們加上一個簡潔、恰當的小標題。使用這種方法行文,不僅可使習作層次分明、結構清晰,而且有勾連文意、提示內容等作用。
常見的結構形式如下:
一、縱向式
1.時間串聯(lián)法:即按時間的先后順序安排材料。
(1)將幾則材料濃縮于一日之中。如寫校園生活的作文,一同學用了“早自習”“午睡”“晚自習”三個小標題,通過清晨、中午、晚上三個特定的時間段來描述校園內發(fā)生的趣事。
(2)將生活片段與自然相結合。如一同學寫自己的童年,就以“四季的雨”為線索,寫了自己童年賞雨的幸福時光。
(3)按事件發(fā)生發(fā)展的順序來安排材料。同樣是寫友情,一同學以“相識”“相知”“分離”為小標題結構成文,寫出了他跟朋友相知相遇的故事。
2.層層遞進法:按事件發(fā)生發(fā)展的順序,由輕到重、由淺入深,層層遞進地安排材料。
二、橫向式
1.空間排列法:即按不同的空間安排材料。
2.并列組接法:就是把不同材料用分鏡頭式并列組接起來的一種寫作方法。如一同學寫《我的歡樂》,小標題是“靜思之樂”“鏖戰(zhàn)之樂”,一靜一動,相映成趣,展示出“歡樂”的豐富內涵。
3.要素串聯(lián)法:即把同一話題可能延伸出的要素進行一個簡單的組合,以此安排材料。
(1)情感串聯(lián)法:如一考生的《現代科技帶來的喜怒哀樂》一文,就以“喜”“怒”“哀”“樂”為小標題組接智能時代下的典型事例,令人耳目一新。
(2)顏色串聯(lián)法:如以“成長中的色彩”為話題的作文,一同學分別以“春之暖橙”“夏之翠綠”“秋之斑斕”“冬之雪白”為小標題,為我們講述了自己13年來的成長故事,讀后令人感慨。
(3)形狀串聯(lián)法:如一考生的《我與京信同成長》,就以“多邊形”“正方形”“圓形”為小標題,寫了自己從初一到初三,由懵懵懂懂的頑童成為品學兼優(yōu)的初中生的故事,而校園也在這三年中,由沒有圍墻的“多邊形”到有模有樣的“正方形”再到師生共建綠色操場的“圓形”,表達了其熱愛母校、感恩母校的思想感情。
擬小標題時,同學們還可運用詩句串聯(lián)法、對聯(lián)串聯(lián)法、詞性串聯(lián)法、歌曲串聯(lián)法、名著串聯(lián)法、視角立場轉換法等等;更可以借用照片、電視劇等形式,來個跨界命制小標題。
擬制時,同學們應做到以下幾點:
1.在形式上要做到整齊劃一。字數要相同或大體相同,句法結構要一致,或同為偏正,或同為主謂、動賓、聯(lián)合、動補等。
2.取其精華,言簡意賅。小標題應如睛,點之即活,是根據各段內容提煉、概括出來的,應做到言簡意賅。
3.內容上,各小標題間應有一定的邏輯關系。它們共同圍繞文章中心,從不同方面表現主題。如一學生作文《追尋“和”之美》中,就用了“和之美在寬容中”“和之美在誠信中”“和之美在友善中”“和之美在淡泊中”這四個小標題,從不同角度展現了“和之美”,體現了“和諧就在我們的生活中”的主題思想。
文題設計
你想過把“青春”與“色彩”聯(lián)系起來嗎?你想為你的青春添上一筆與眾不同的色彩嗎?
請以“我青春的色彩”為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1)立意自定,角度自選,文體不限,詩歌除外;(2)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思路點撥:要想正確立意,就得明確“關鍵詞”,理解“我青春的色彩”的含義?!扒啻骸敝傅氖乔嗄陼r期,“色彩”指各種各樣的顏色,“青春的色彩”是比喻的說法,代指青年時期積極進取、奮發(fā)有為、生活豐富多彩。由此可判斷出題人的意圖,即要求大家借色彩頌揚青春的精神,用精練的語言表達自己對青春的熱愛和贊美。
另外,從題目看,“我青春的色彩”限定了要使用第一人稱;從文體看,題干要求寫多種表達方式相結合、抒情特色鮮明的抒情性文體。
寫作時,可截取初中的幾個生活片段,以小標題的形式,寫明初中生活的緊張且富有情趣,結尾抒發(fā)人生感悟。認識也應該是正面的,結尾需要升華,顯示一定的思想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