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市萊蕪鳳城高級中學 張艷惠
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是指在特定條件下,作為一線政治教師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體在實踐過程中充分運用各種方法作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客體的學生。尤其是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階段,教師通過一系列做法對思想政治教育客體和社會發(fā)展產(chǎn)生積極作用。由此,當前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十分必要。
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化包含注意、理解和接受三個重要組成部分。內化是指受教育者特別是高中學生能充分注意、理解、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產(chǎn)生的影響,把教育者傳達的社會要求充分的領悟、吸收,并進一步落實到實踐中。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充分內化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一個重要方面。
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理外化則是指受教育者將個體意識轉化為良好的行為和實踐,并使良好的行為成為習慣,最終產(chǎn)生良好行為結果的過程。但是,外化并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它不僅受到受教育者本身的影響,還受到受教育者所處的客觀環(huán)境的影響,外部的資源、機遇、人際交往都會對受教育者做出何種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產(chǎn)生影響,從而影響到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能否外化。
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主要包括說理引導法、實踐鍛煉法、熏陶感染法、比較鑒別法、自我教育法、心理咨詢法。在面對不同的受教育群體時,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只有對各種教育方法進行綜合統(tǒng)籌并結合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實際情況做出準確的取舍,盡全力提高受教育者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觀念和理論的效率,從而進一步在實質上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進一步讓更多高中生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內涵。
在我國,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提高受到了一些挑戰(zhàn),高中學生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內核也出現(xiàn)了一些阻礙。如果影響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現(xiàn)實問題得不到解決,這些方面都會受到影響。當前,影響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現(xiàn)實問題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高速增長,國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人們更加重視物質財富的積累。在這種背景下,人們都不約而同地把提高自己的經(jīng)濟水平作為幸福的重要指標,而忽視了精神追求,這就造成了人們思想的混亂,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資本主義腐朽思想迅速傳播。長此以往,我們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就會深受其害。這些問題的出現(xiàn)實際上是在新形勢下人們思想多元化給主流思想帶來的挑戰(zhàn)。與此同時,思想政治教育作為社會主義主流思想的重要傳播途徑,其有效性也受到各種思潮的沖擊。
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一門獨立的理論學科,有自己完整且標準的理論體系。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的發(fā)展在整體上呈現(xiàn)明顯的上升趨勢,在我國家思想政治教育這門學科已經(jīng)形成了比較完備的理論體系,但也存在一些問題。當今,思想政治教育出現(xiàn)了一系列理論與實踐脫節(jié)的問題,影響了受教育者對思想放政治教育理論的理解和準確把握。
在充分了解影響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發(fā)揮的現(xiàn)實問題后,更重要的是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當前,許多專家學者對增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各抒己見,這對我們解決問題提供了積極的幫助。
進入21世紀,我國社會目前正處于新時代,各項事業(yè)迎來轉型發(fā)展新階段,各種思潮交錯也不可避免。如何避免西方腐朽思想及封建落后思想對人們精神世界造成的影響,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務。為了使思想政治教育貼近百姓生活,促進社會發(fā)展,我們每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須通過努力鞏固思想政治教育在學生學習生活中的地位,讓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在社會各行業(yè)、各領域發(fā)揮應有的作用,提升百姓的精神文化境界。完成這一任務,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任重道遠,需要我們堅持不懈。
凡事都要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這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之一。脫離了實踐,理論就會枯萎,就失去了本來的生命力。思想政治教育理論也是如此,需要不斷與我國的實際國情相結合,與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相結合,與當今世界局勢的變化相結合,與最廣大人民的精神需要相結合。
當今社會,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降低,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沒有跟上時代發(fā)展的腳步,缺乏適應時代發(fā)展的理論創(chuàng)新。所以,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必須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使理論緊密聯(lián)系社會發(fā)展的實際,與時俱進,傳播主流價值觀,真正提高人們的精神境界和思想層次,也逐步提升高中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和認同,發(fā)揮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設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