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入萍
摘要:為適應時代的發(fā)展,新課標要求轉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要不斷更新教學模式,積極應用情景教學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度,實現初中歷史的高校教學。
關鍵詞:初中;歷史;情景教學
引言
新課標注重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和學習主動性挖掘。中學歷史教學具有跨時代的認知難度,而通過情景式教學的應用,能夠對歷史舞臺進行再現,讓學生更加直觀的去了解發(fā)生的歷史,能夠帶著興趣和疑問,通過歷史再現來強化對歷史事件的記憶,從而提升他們對歷史知識的理解。特別是現代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能夠幫助教師進行豐富的情境創(chuàng)設,這是符合歷史教育的意義的
1、情景教學法的概述
情景教學法就是把“情”和“景”融入到歷史教學課堂中,改變傳統(tǒng)的直接語言傳授的教學方式,把課堂中要講授的內容更加生動、具體的展現在學生面前。這種方法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吸引學生的目光,讓學生能夠自主的參與到課堂之中,有效的提高了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興趣。同時教師將歷史知識更加真實的展現出來,給學生身臨其境的感覺,置身課堂之中,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能對其記憶深刻。學生在參與課堂的過程中,也能夠運用到之前所學過的歷史知識,增強了學生對歷史知識的運用能力。傳統(tǒng)歷史課堂是比較枯燥無趣的,歷史知識比較瑣碎且繁雜,需要教師對重點詳細講解,課下需要學生自主復習并背誦歷史知識。如果學生對歷史不感興趣,那么學習歷史比較困難,對于歷史的時間點、概念、背景等知識點記憶起來比較困難。通過歷史情景的引入,能提高學生對歷史的熱愛,增加學習歷史的動力,提高課堂效率和質量。
2、情景教學法的設計原則
首先,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應用情景教學法,應該遵循真實性的原則。因為初中歷史課程中各歷史事件本身具有真實性的特點,因此,初中歷史教師在設計情景教學的時候務必要確保真實性原則。在進行情景教學時,教師可以適當地加入一些自己的主觀想法,但是絕對不能影響歷史事件的真實性,要恰當的對學生加以引導。其次,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應用情景教學模式時還應遵循多樣性的原則。初中歷史教師在應用情景教學方法時,在以歷史事件的真實性為前提下,采取多種形式的情景再現方式像學生展現教學內容,盡量避免單一的情景教學模式,以免學生產生厭煩心理。此外,在應用情景教學法時還要遵循實用性的原則。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應用情景教學法不僅僅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是為了學生能夠加深對歷史知識的了解和記憶。因此,教師在應用情景教學方式時要注意必須要具有實用性。
3、初中歷史情景教學的課堂結構重建
3.1利用多媒體開展情境教學
歷史知識之所以難以記憶,是因為很多內容都是比較抽象的,現代學生因為沒辦法直觀的去面對歷史事件,因此在了解事件時沒有辦法做到感同身受,這也是初中歷史教學的一大難點。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軟件,提供一些跟歷史教學內容相關的歷史器具、錢幣、服飾、書籍、歷史地圖等方面的圖片,或者播放一些歷史事件的圖片、視頻還有動畫等,構建歷史情景,讓學生有更加直觀、真實的歷史感受,從而讓學生更深刻的掌握歷史知識。
3.2組織參觀歷史遺址來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
初中歷史教學中涉及到很多的歷史遺址文化。教師可以通過帶領學生走出過課堂,把歷史教學從課內延伸到課外,參觀實際的歷史遺址,讓課堂上空洞的理論傳授變成看得見摸得著的歷史,也是初中歷史教學中情景創(chuàng)設的一個非常有效方式。比如各個城市的博物館、考古現場、紀念館等場所,都承載著人類歷史的豐富物質和精神文明,具有歷史直觀性和可信性的特點,能夠讓學生具有豐富的感知和思考,幫助他們在想象中呈現當時的歷史場景和人物形象,從而使它們更加深刻地認識歷史。
3.3創(chuàng)設發(fā)生問題的情境
課堂上的互動是必不可少的,學生對于問題的思考有助于鍛煉學生的主動思維能力。在學習的過程中,發(fā)現問題和分析問題的是關鍵,同時通過對問題的分析,往往也會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教師對于知識點的掌握,以及重點難點都有很好的把控,那么在課堂中設置合理的、科學有效的問題,可以從本質上解決學生無法參與到課堂中的教學難題,學生通過對于老師提出問題的思考,可以充分的調動出學生的有效思維能力。對此,在初中的歷史教學中,歷史老師合理的設置各種情境問題,使學生積極的參與其中,達到歷史知識易于消化的目的。
3.4利用角色扮演開展情境教學
在歷史課堂中,最能夠體現學生主體作用的就是通過角色扮演讓學生完全參與到課堂中來。這種方法的實施是具有一定的難度的,因為扮演需要的劇情是由教師來確定的,這其中有很大的主觀性,要求教師有很大知識儲備能力,同時也需要學生很強的表演性,不能把歷史情景完美的表現出來。但是如果大致呈現出當時的歷史情景,學生就會很容易的理解歷史,通過自身的參與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還能夠更加深刻的記住歷史知識,對歷史教學的益處是不容置疑的。
3.5通過對比假設的形式進行問題情景的創(chuàng)設
初中歷史的教育涉及到很多事實,但無法從很長的時間跨越來對現代的學生進行。事實的講述。這種情況下就要用到假設和對比,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的形式形成辯論情景,激發(fā)學生的思考和辯論。比如在二戰(zhàn)結束時,美國為了提早結束戰(zhàn)爭向日本投放了原子彈,如果站在一名高級軍事領導的角色上可以去分辨是否原子彈投放能提前結束戰(zhàn)爭,能否有其他更合理的途徑來盡快的結束戰(zhàn)斗。這些問題都可以通過假設的形式,讓學生各抒己見,以矛盾的激化來形成歷史事實的認可。
結語
采用情境教學的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學習時充分的理解歷史,真正的融入到歷史長河中,大大的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獨立思考能力、主動分析問題的能力。情境教學方法可以使教學更加靈活,學生更容易掌握知識難點,尤其是對于歷史的學習,更加有效的體現出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參考文獻
[1]趙連生.論初中歷史教學中情境教學與情感教育的結合[J].西部素質教育,2019(13):48.
[2]王蘇娜.情境教學在初中歷史科堂中的運用[J].中學政史地(教學指導版),2018(12):13-14.
[3]趙映清.情境教學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創(chuàng)設與應用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11):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