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小蘭
摘 要:“溫故而知新”由這句話可以看出復習是整個教學過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整個復習過程中,一方面可以加強學生對所有知識點的理解與系統(tǒng)掌握,另一方面更是教師針對學生弱項進行查漏補缺的重要過程。通過科學的總復習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明顯提高教學質(zhì)量。本文立足小學語文畢業(yè)班復習教學實踐,主要從粗放式復習方法向精細化復習方法過渡提出一些建議和意見,旨在分享教學經(jīng)驗,促進小學語文復習質(zhì)量的提高。
關鍵詞:小學語文;復習;精細化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0)06-0149-01
1.轉變觀念,正確對待復習
在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里,廣大教師只是簡單的認為復習就是采用“題海戰(zhàn)術”,以及知識點的背誦,甚至有些教師只是將整本書的知識點重復梳理、帶著學生過一遍。這樣根本無法起到復習的作用。因此廣大教師首先要轉變的就是對待復習的態(tài)度?!皽毓识隆笔抢仙U劦脑掝},但是簡單的一句話也道出復習的重要性。作為整個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總復習是溫故知新的教學過程。通過全面、系統(tǒng)的復習可以夯實多數(shù)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與掌握。同時教師和學生都可以根據(jù)復習做到查缺補漏,全面提升學生的智力和能力,提高整體的教學質(zhì)量。因此,復習不是輕松上課,而是需要教師更加嚴格對待。
2.結合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的班級復習規(guī)劃
每個班級都有自己的情況和特點,因此廣大語文教師在總復習之前不能盲目制定復習計劃,先要根據(jù)本班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生學習特點,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fā),合理制定班級復習計劃。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對本班整體的語文素質(zhì)狀況進行全面分析,哪些知識點是學生已經(jīng)掌握扎實的,這一部分在復習時,教師只需要點到即可,不必浪費過多的時間;哪些問題是大多數(shù)學生未能掌握的,或者是缺乏解題能力的,針對這一部分,教師一定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和精細練習,才能有效鞏固與提高。例如,閱讀理解題,隨著“大語文時代”的到來,閱讀理解的題型與難度也在加大,這樣也是造成學生語文丟分的關鍵。因此在復習過程中教師更多的要針對每年小升初試題,總結必考題型,以此加強對學生的訓練,使其真正掌握解題技巧。其次教師要取長補短,加強橫向交流,根據(jù)每個階段班級情況,及時優(yōu)化復習計劃。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多和有經(jīng)驗的老教師進行交流和溝通,補充自己和優(yōu)化自己設計的復習計劃。需要注意的是每個階段學生的掌握情況都不一樣,在操作過程中,教師一定要結合當前階段學生的情況對現(xiàn)有的復習計劃進行有效調(diào)整,從而保障其科學性和實操性。
3.優(yōu)化復習方法
(1)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
學生是整個課堂教學的主體,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實際情況作為思考和解決問題的出發(fā)點,以此保障復習質(zhì)量。復習過程就是一個信息交流的過程,學生是主體,教材是客體,教師是引導者。因此在復習中,教師更多的是將主動權交給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學習能動性和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思考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針對古詩等背誦類文章的復習,教師可以讓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小組之間探討“如何快速復習與掌握背誦類文章”。教師更多的是傾聽以及最后的指導。通過這樣的研討可以有效改善課堂單一、枯燥的氛圍,激發(fā)學生復習的積極性。教師也可以利用小組競賽的方式對背誦類文章進行考核。
(2)以課本為主
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強、涉及范圍廣的基礎學科,這對學生知識面以及題型掌握提出更高的要求。語文考試試題具有新、全、活等特點,加之其涉及的知識面較廣,問題較為新穎,基于這一實際情況,使得學生在復習以及應試過程中必須具有較高的解題能力。鑒于此,廣大語文教師在復習時除了加強對基礎知識的重視外,同時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舉一反三,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將課本知識點與資料相結合,相輔相成,提高復習質(zhì)量。
(3)以練習為主
整個復習過程中,教師必須堅持“有講有練,精講多練,邊講邊練,以練為主”的原則。需要注意的是,整個課堂必須通過提問的方式給予學生機會;復習內(nèi)容要全,練習題要精,練的方法要活,練得時間要充足,從而真正做到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同時每個章節(jié)基礎知識要全部掌握,單元練習主抓重點,進行全面綜合練習。教師一定要明確知識和能力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對某種能力的培養(yǎng)和考核必須以相應的知識為載體。因此在知識點復習的基礎上,更要著重培養(yǎng)和訓練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使其可以正確的面對考試,臨危不亂,沉著應戰(zhàn)。
小學語文課程復習具有明顯的系統(tǒng)性和全面性特征,基于復習教學這一實際情況,就需要廣大小學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優(yōu)化知識結構,從基礎知識到整個閱讀理解、作文,有全面的、科學的規(guī)劃。概括來說就是要保證復習方式由粗放式向精細化過渡,這樣才能真正根據(jù)學生實際存在的弱項,進行精細化訓練,保障復習效果,全面提高復習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蔡紅.從粗放走向精細化—小學畢業(yè)班語文復習淺見[J].時代教育,2012(16):123-123
[2]帥文娟. 小學語文復習課教學淺見[J].科教導刊:電子版,2016(14):6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