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雪芹,榮 靜
(威海市文登區(qū)人民醫(yī)院,山東 威海 264200)
肺心病作為一種呼吸-循環(huán)系統(tǒng)疾病,多發(fā)于中老年群體,對患者的肺功能損傷較大,易引發(fā)多種其他并發(fā)癥,且病情容易反復,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質(zhì)量均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有研究表明[1],在患者治療的過程中輔助以科學有效的護理措施至關重要。此次研究的目的主要在于探討分析綜合護理措施對老年肺心病患者的影響效果。
納入時間:2018年2月~2019年2月。納入對象:來我院進行治療的70例老年肺心病患者。分組: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35例,對照組35例。所有患者均知情并簽署同意書,且經(jīng)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觀察組中,男女比例為19:16;年齡最大者80歲,最小者55歲,平均為(63.8±4.3)歲;病程最長15年,最短5年,平均(9.7±3.6)年。對照組中,男女比例為20:15;年齡最大者79歲,最小者56歲,平均為(62.4±4.6)歲;病程最長16年,最短6年,平均(10.3±3.4)年。兩組之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與觀察組分別實施常規(guī)護理干預(對患者日常用藥、生活進行干預)與綜合性護理干預,具體如下:①入院、病房護理: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幫助患者辦理住院手續(xù),并詳細講解住院注意事項及住院環(huán)境及周邊設施,讓患者盡快熟悉。需要定期對病房進行清潔消毒,保持病房環(huán)境的干凈整潔,囑患者多開窗通風,將病房濕度與溫度控制在合適的范圍內(nèi)。禁止過多閑雜人等進入病房,保持病房的安靜。②心理護理:護理人員需要實時關注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疏導患者的不良情緒。向患者講解以往成功案例,提升患者治療信心。加強與患者家屬溝通,囑家屬對關心患者,讓其體會到家庭的溫暖。③飲食護理:根據(jù)患者病情制訂飲食計劃,多給予患者清淡、易消化、高營養(yǎng)、高維生素的食物,為患者提供充足的營養(yǎng),嚴禁抽煙、喝酒。④呼吸功能康復訓練:根據(jù)患者的身體狀況,制訂科學合理的呼吸功能康復訓練計劃,指導患者采用腹式呼吸或者縮唇呼吸,鍛煉患者肺功能。另外,在患者體能允許的情況下,可指導患者進行一些有氧運動,如太極、散步等,提升患者的肺功能。
(1)根據(jù)調(diào)查結果分析,患者對護理評價大致分為非常滿意(>85 分)、滿意(50 ~85分)、不滿意(<50分)三種。(2)評估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物質(zhì)生活、社會功能),綜合統(tǒng)計各項評分。
引入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分析研究結果,(±s)與%分別表示計量、計數(shù)資料,t與x2檢驗。組間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用P<0.05表示。
觀察組與對照組中,非常滿意分別為16例、13例,滿意分別為17例、14例,不滿意分別為2例、8例。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4.3%,對照組護理滿意度為77.1%,在護理滿意度上具有較大差異,觀察組明顯較優(yōu),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觀 察 組 與 對 照 組 身 體 健 康 評 分 分別為(71.4±12.9)分、(55.4±10.3)分;心理健康評分分別為(61.4±11.7)分、(47.3±12.5)分;物質(zhì)生活評分分別為(48.9±8.6)分、(33.6±6.9)分;社會功能評分分別為(67.4±15.3)分、(52.7±13.7)分。兩組患者在生活質(zhì)量評分上比較,差異顯著,觀察組明顯較優(yōu),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合性護理干預作為一種新型的由常規(guī)護理措施發(fā)展而來的全方位護理措施,其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從住院環(huán)境、患者心理、飲食、呼吸功能訓練等方面入手,為患者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護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對于改善患者生活質(zhì)量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相對常規(guī)護理來說,療效更佳[2]。在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及生活質(zhì)量評分均較優(yōu),由此也可得出,對老年肺心病患者實施綜合性護理,臨床應用價值顯著,可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