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維易
“一個都不能少”,是他堅守山區(qū)教育不變的人生信條。多年來,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中,他既當教師,又當“父母”,守護著山區(qū)的留守兒童。他常說:“只要村民支持孩子們好好讀書,我就要盡最大的努力,讓所有的孩子成人,更多孩子成才,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p>
他叫賀志,是朔州市平魯區(qū)高石莊鄉(xiāng)寄宿制學校的一名普通教師。多年來,他為了孩子們的明天,為了山區(qū)的美好未來,懷揣著質(zhì)樸的教育情懷,扎根深山教育,履行著“讓山里孩子享受公平教育”的職責,始終踐行著“情系山區(qū),大愛無疆,矢志不渝”的錚錚誓言,在平凡中成就偉大,得到了山區(qū)人民的一致稱贊。
有一種夢想叫“長大后我就成了你”。賀志出身教師世家,父親當了一輩子鄉(xiāng)村教師,最后在自己摯愛的崗位上因病去世。正是由于父親的言傳身教,賀志從小就立志做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1994年,20歲的他從朔州師范學院畢業(yè)后,像父親一樣,在三尺講臺上開啟了自己的職業(yè)生涯。一根粉筆、一本教案、一張講桌,一干就是26個年頭。26年來,他送走了一批批回城的教師、一茬茬畢業(yè)的學生,而他自己卻一直堅守在大山里,用行動踐行著一名黨員教師的初心和使命?!拔沂谴謇锶耍擂r(nóng)村的苦,但不能讓孩子們一直苦下去。我就是一顆螺絲釘,我要一直釘在這里。”
事實上,面對困窘的山村教育和精彩的外面世界,賀志也曾猶豫過,但是每當夜深人靜時,他想到孩子們一張張稚嫩的小臉、一雙雙求知的眼睛,心里就會有太多不舍?!拔易吡?,孩子們咋辦?”“只要有一個孩子在,老師就在?!本瓦@樣,賀志最終留在了這片土地上,堅守教書育人職責。沒有豪言壯語,有的只是執(zhí)著的心、質(zhì)樸的情、堅毅的選擇。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做老師就要執(zhí)著于教書育人,要有熱愛教育的定力、淡薄名利的堅守?!辟R志就是這樣的老師。
在教學實踐中,他刻苦鉆研教育理論,積極探索教育方法,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佳佳同學是二年級轉(zhuǎn)到班里來的,剛來的時候甚至連最基本的乘法口訣都不會背。賀志便利用課余時間給她補課。經(jīng)過多次接觸,他發(fā)現(xiàn)佳佳其實很聰明,只是沒有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他就從小處入手,不斷從細節(jié)處對她加以糾正,幫她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到一年,佳佳不但學習成績提高很快,而且養(yǎng)成了勤思索、愛動腦的好習慣。佳佳的爺爺逢人就說:“高石莊寄校的賀老師教得就是好?!倍嗄陙?,他所帶的班級都能形成良好的班風、學風,教學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得到家長的高度認可。
高石莊鄉(xiāng)位于平魯區(qū)最西北,是距離城里最遠的鄉(xiāng)鎮(zhèn),年輕人大多都選擇了外出打工,村子里只剩下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每年的開學季,賀志都會早早地準備好新學期的東西,迎接孩子們的到來。
有一年,班里有個叫露露的孩子,開學好幾天都沒來報到。賀志從同學們口中得知,露露在家每天燒火、做飯、干農(nóng)活兒。于是,他便以家訪的名義去了解露露不上學的真正原因。走了10多里山路,終于來到了露露家———安靜的小院雖有些破敗,但很整潔。一進門,賀志就看見露露一邊燒火,一邊翻看著課本。原來,露露的媽媽早些年就離家出走了,爸爸也是常年在外打工,她只能和年邁的爺爺奶奶相依為命。種地、操持家務消耗著兩位老人的最大精力,再沒有精力送孩子上學了??匆娰R志到來,露露委屈地哭成了一個小淚人?!盃敔?,我想上學,讓我和賀老師回學校吧!”看著缺少溫暖的家,看著滿墻的獎狀,賀志的雙眼模糊了。
面對困窘的家庭情況,山區(qū)的孩子沒有選擇?!耙欢ú荒茏屄堵遁z學,一定要讓她重返校園!”賀志在心里這樣對自己說。于是,賀志反復做兩位老人的思想工作,并承諾自己負責接送露露。老人同意讓孩子接著上學了,露露終于返回了久違的學校。回到學校的那天,露露看著賀志說:“謝謝您,老師!”短短五個字,卻沉積了深厚的情誼。師生二人相視而泣。多年來,在賀志的努力下,學校適齡兒童入學率和鞏固率都是100%。
平魯北部山區(qū)的冬天異常的冷。2011年10月的一天,天氣突變,氣溫極低,可小博同學的家長還沒有送來棉衣,孩子每天只穿著一條單薄的褲子,腳上還是單鞋,凍得直哆嗦。賀志二話沒說,連夜趕回家,把女兒的棉衣和棉鞋拿來給小博穿上。在女兒眼里,爸爸太偏心,總是想著班里的孩子,卻錯過了很多陪伴自己的時間。不過,賀志的愛人總是默默地支持著他的工作,每隔一段時間,她就會給學校的孩子買零食、買水果,還時不時地提醒丈夫,為孩子們準備一些常用藥品。她常說:“老賀,這都是咱自己的孩子?!钡拇_,給孩子們洗臉、理發(fā)、剪指甲等等,照顧孩子們的日常起居,那是賀志常做的事。他習慣了這樣的生活,習慣了和孩子們在一起,更習慣了看著他們那一張張稚嫩的笑臉,哪怕離開一天他都感到不放心。
有一次,賀志由于低血壓暈倒碰傷住院,心里卻總是放心不下日夜陪伴的這些山里娃。他怕孩子們睡不好,怕孩子們調(diào)皮跌倒摔傷,怕他們著涼生病,怕他們想家逃學。身體剛剛好轉(zhuǎn),賀志便辦理了出院手續(xù),急急忙忙地趕到了學校。當他站在校門口時,孩子們爭先恐后喊著老師,撲到他懷里,那一刻,他感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不僅如此,賀志還積極聯(lián)系、倡導好心人捐資捐物,為孩子們解決生活物資短缺的問題。為了讓孩子們增長見識,在課余時間,賀志經(jīng)常組織學生觀看有意義的電視節(jié)目,下載播放一些勵志視頻,隔三差五請放映員來為孩子們播放電影,盡可能地讓孩子們了解外面的世界。
26年來,賀志踏踏實實的工作作風、激情澎湃的干勁和任勞任怨的品質(zhì)給每個接觸過他的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也因此收獲了許多榮譽稱號:“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朔州市骨干教師”“優(yōu)秀班主任”等等。2019年,他又被教育部評為“全國優(yōu)秀教師”。在鮮花和榮譽面前,賀志沒有沾沾自喜,更沒有迷失方向,而是更加堅定了扎根山村教育的決心。因為他知道,大山里的孩子不能沒有他。
鄉(xiāng)村教育沒有轟轟烈烈的大事,但在賀志心中,無數(shù)的平凡小事就是大事。他經(jīng)常說:“山區(qū)的孩子要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需要一批堅守山區(qū)教育崗位、堅守‘大愛大德情懷的教師。”所以,他扎根偏僻山村,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無私奉獻精神,用堅守和奉獻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著精彩的人生,展現(xiàn)了新時代“四有”教師的模范形象,樹起了共產(chǎn)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