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春華 張詩雨 陳一詩
摘 要:建設國際友好圖書館,促進國家之間文明互鑒、文化交流,圖書館在提高國家軟實力上大有可為。文章通過長沙圖書館多元文化館建設的一系列實踐與探索,進一步豐富了友好圖書館內(nèi)涵,對友好圖書館建設作出了新的思考與展望。
關鍵詞:友好圖書館;內(nèi)涵;探索與實踐;思考與展望
在現(xiàn)代信息技術高速發(fā)展和全球經(jīng)濟一體化背景下,人類已經(jīng)走進了一個緊密相連、信息開放共享的新時代。我國圖書館事業(yè)的發(fā)展也愈來愈沖破地域界限,交流合作愈加頻繁,這不僅對促進圖書館事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起著重要的作用,也是中國圖書館界充滿自信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宣傳展示中國形象,“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向世界展現(xiàn)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1]?!钡闹匾e措之一,更是促進國與國之間文明互鑒,文化交流合作的絕好機會。
1國際友好圖書館內(nèi)涵、意義與作用
圖書館與國外城市、文化機構(gòu)和圖書館建立友好協(xié)作關系和交流合作,加強國外出版文獻資源采集與收藏,加強館員外語技能培訓,開展對外文化交流活動,積極學習國外圖書館先進技術等即為國際友好圖書館內(nèi)涵[2]。
1.1通過交流合作,資源共建共享,能豐富圖書館館藏,節(jié)約外文書刊采購經(jīng)費。
1.2學習國外圖書館的先進管理經(jīng)驗、技術與服務理念。
1.3建立中外文化交流平臺,吸收國外優(yōu)秀文化精華,實現(xiàn)中外文化碰撞融合。我國圖書館建設與發(fā)展對于增強民族凝聚力、促進中外文化交流、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開展全球化進程中的文化外交事業(yè)具有繼往開來的深遠意義[3]。
1.4 文化傳承和創(chuàng)新之擔當。圖書館在公共外交活動中的作用舉足輕重,始終擔當文化傳承和創(chuàng)新的角色與重任。近些年來,很多國家在接待外國首腦來訪時,會選定以圖書館作為交流與展示的平臺。如1998 年美國總統(tǒng)克林頓和夫人希拉里訪華期間,到上海的第一站便是對上海圖書館進行參觀訪問。
2 友好圖書館建設之探索與實踐
長沙圖書館作為城市公共圖書館,一直致力于積極參加國際交流與合作,建設國際友好圖書館,打造多元文化服務品牌。
2.1交流活動國際化
長沙市圖書館“東亞文化之都”文獻資源中心揭牌后,與日韓互動頻繁。2018年與韓國龜尾市締結(jié)友好圖書館,日本鹿兒島松山副市長一行來長沙圖書館參觀交流,并在“東亞文都” 資料匯編集上簽字留念。通過文獻互贈、設立文獻專區(qū)、文化展覽巡展以及館員業(yè)務交流等系列活動,實現(xiàn)資源共享,搭建國際文化交流平臺,拓展圖書館運作新視野,共同創(chuàng)造有競爭力的圖書館。以歷屆“東亞文化之都”文獻資源為支撐,以特色閱讀推廣活動為載體,以圖書館國際友好交流活動為平臺,通過近兩年的精心建設與推廣,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與強烈認可并被評為“長沙市2018年對外交流示范基地”。
2.2特色活動常態(tài)化
立足東亞,放眼全球,滿足市民多樣文化需求,開設“語言星球”、“長圖Chatty you英語角”“Language Show英語沙龍”“雅思培訓課”“外教英語口語課”以及德語班、法語班等多語種系列外語活動與學習課程,為市民提供免費外語培訓交流平臺。此外,為推廣東亞文化之都文獻資源中心資源,擴大“東亞文化之都”的影響力,長期開展走讀世界之“東亞文都”系列日韓文化藝術推廣活動和“一帶一路”亞歐文明之旅特色多元品牌活動。
2.3空間布局多元化
多元文化館設在長沙圖書館五樓,位于湘江邊,通過館內(nèi)落地玻璃窗可俯瞰江景,館內(nèi)的裝修風格匯聚多國元素,一桌一椅,一燈一柜都洋溢著異國風情,充分體現(xiàn)了多元文化的內(nèi)涵,互相獨立又和諧交融為一體,其中有歐式古典風格的實木書桌和書架,以及東南亞風情木制吊燈和彩色條紋布藝沙發(fā),一面書墻展架上陳列著來自世界各國友好城市的經(jīng)過精心挑選的藝術品,有俄羅斯套娃、烏木雕刻、瑞士八音盒、Iittala玻璃器皿等。多元文化館的閱覽環(huán)境舒適典雅,空間設計與其他閱覽室相比別具一格,讓讀者更直觀地感受多國文化的碰撞和交融,打造更具儀式感的外文閱讀環(huán)境。2017年,長沙東亞文獻資源中心在此揭牌,大理石柱上懸掛著東亞文化之都資源中心牌匾,記載著多元文化館設立以來的重要歷史事件之一。館內(nèi)陳列中日韓三國國旗,象征著中日韓三國友誼,并設立東亞文獻資源中心圖書專區(qū)和友好城市贈書專區(qū),是了解日韓友好城市的寶貴資源窗口。
2.4文獻資源多樣化
多元文化館匯集多語種外文原版書刊,主要包括東亞文化之都文獻資源和英、俄、德、印、西班牙語等語種圖書以及海外期刊,其中以英語原版圖書為主,各小語種圖書為輔,館藏外文原版圖書共計100148冊,海外原版期刊報紙74種,并在不斷地擴充完善中。設在多元文化館內(nèi)的“東亞文化之都”(以下簡稱“文都”)文獻資源中心,已收集整理歷屆“文都”文獻資源,是展示“文都”創(chuàng)建成果,促進文化交融,打造具有國際品質(zhì),東亞風韻和湖湘標識的文化品牌?,F(xiàn)館藏相關“文都”文獻中有歷屆“文都”當選城市建設資料匯編,日韓文物圖片精選集,日韓活動相冊,覆蓋多個門類的日韓原版圖書及征訂了日韓雜志報紙。每年投入專項經(jīng)費持續(xù)豐富“東亞文都文獻資源中心”資源。近期開放了外文原版圖書外借專區(qū),為讀者提供有復本的館藏圖書外借服務,滿足了讀者對原版圖書的外借需求。
隨著國際互訪交流加深,將擴大資源共享的范圍,豐富共享的方式,加強實現(xiàn)并完善與國際圖書館網(wǎng)上電子資源的有效共享,加強信息資源的建設,通過相關技術構(gòu)建專門的數(shù)字信息庫,實現(xiàn)對外交流與合作信息資源的高效利用和保存[4]。
2.5服務制度規(guī)范化
多元文化館以優(yōu)質(zhì)原版外文文獻資源為載體,為讀者提供獨具特色的化服務,制定了具有多元文化特色服務規(guī)范。配備具有外語能力和專業(yè)知識的館員負責讀者咨詢工作,承擔閱讀指導、信息咨詢、維護閱覽秩序等職責,并定期進行讀者文獻信息需求搜集工作。針對外文資源的珍貴性和復雜性,多元文化館的文獻借閱方式分為開架閱覽和開架外借兩種形式,在保證貴重外文文獻不流失的前提下提高文獻流通率。服務臺還提供外文詞典,方便讀者進行生詞查閱,提高閱讀水平。此外,為推廣多元文化館館藏資源,定期在圖書館微信公眾號上發(fā)送外文好書推薦。由于外文文獻的復雜性和專業(yè)性,外文導讀工作顯得尤為重要,針對不同讀者需求,為讀者提供外語書目檢索,幫助讀者找到論文寫作和課題研究方面所需的外語資料,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服務方式。
2.6人才隊伍國際化
為保障多元文化館資源建設和閱讀推廣活動長期有序進行,長沙圖書館按需設崗,配備了一批外語專業(yè)背景的學科館員,不僅掌握圖書館專業(yè)知識,還精通英語、日語、德語多門外語,為外文圖書編目和采購、特色外語讀者服務、多元文化館閱讀推廣活動開展以及對外文化交流學習等提供了有力支持。
3 國際友好圖書館建設之思考與展望
在全球化、信息化的今天,公共外交作為國家整體外交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圖書館作為公共外交的理想平臺將大有作為[5]。
3.1拓展合作渠道,搭建交流平臺。充分利用外事資源優(yōu)勢,主動與各國大使館、領事館、對外友協(xié)、外宣辦等機構(gòu)加強合作,積極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和交流,獲得與國外更多圖書館合作的機會。
3.2發(fā)揮行業(yè)作用,提升交流效益。充分發(fā)揮圖書館行業(yè)組織作用,進行整體策劃和協(xié)調(diào),充分整合利用對外交流與合作的資源,避免重復和浪費,從而實現(xiàn)對外交流與合作資源的共建共享,實現(xiàn)對外交流與合作的效益最大化[6],從而提高我國公共圖書館對外交流的效益。
3.3深化交流合作,促進業(yè)務發(fā)展。圖書館的公共外交,需要以促進和發(fā)展圖書館業(yè)務為基點。要因地制宜,利用各自優(yōu)勢,在廣泛交往中促進專業(yè)活動水平的提升。通過與世界圖書館的交流與合作,提高自身在國際學術界的影響力。只有這樣,才能有機會更好地開展公共外交,向世界傳播中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 增強中華文化的輻射力與影響力[7]。
3.4完善資源共享與共建機制,擴大網(wǎng)上資源共享力度。目前公共圖書館與國際圖書館在館藏資源的合作方面還主要局限于書刊互換的形式,這使得館藏資源共享的范圍、共享的方式和途徑均受到很大限制,沒能通過各種途徑充分利用各方的館藏資源,同時降低讀者對國際館藏資源的利用率。進入21世紀以來,計算機網(wǎng)絡化信息化趨勢日益明顯,電子資源具有方便快捷的查詢優(yōu)勢,能夠極大地滿足讀者的文獻需求,深受讀者歡迎[8]。因此公共圖書館應實現(xiàn)并完善與國際圖書館網(wǎng)上電子資源的有效共享,使讀者可以方便快捷地查詢和下載國外文獻。
3.5加強讀者針對性需求調(diào)查和研究。公共圖書館在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時對合作方當?shù)刈x者的情況,包括當?shù)刈x者的閱讀需求、對各種圖書館活動的偏好、使用圖書館資源的習慣等作充分的了解和研究,滿足讀者對多元文化的需求,增強對外交流與合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3.6確立國際視野,培養(yǎng)專業(yè)人才。加強國際交流離不開國際化的專業(yè)人才。需要一批外語水平過硬,能正確解讀國際形勢和外交政策,并且善于對外溝通、交流及策劃的人才,才能有效地向世界宣傳和介紹中國。圖書館要培養(yǎng)青年員工的國際視野,為他們創(chuàng)造與國際圖書館界接觸的機會,給予他們展示才能的空間,將個人職業(yè)發(fā)展與圖書館的國際化發(fā)展結(jié)合起來,建設一支開展公共外交的專業(yè)隊伍[9]。
參考文獻
[1] 張福海.堅持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求是,2018(21)
[2] 董媛媛.開放、合作、共贏——圖書館對外文化交流工作新策略.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jīng)濟, 2014(24)
[3] 郭 妮.圖書館在我國文化外交中的作用研究[J]. 圖書館建設,2017(4) .
[4] 吳宇琳.公共圖書館國際交流與合作的實踐探析.圖書館研究與工作,2017(3).
[5] 蔡 莉,沈 虹,沈麗云,吳建中.上海圖書館的公共外交實踐與探索.圖書館雜志,2013(9)
[6] 林佳純.公共圖書館對外交流與合作實踐研究———以廣州圖書館新館為例.圖書館界,2018(2).
[7] 蔡 莉,沈 虹,沈麗云,吳建中.上海圖書館的公共外交實踐與探索.圖書館雜志,2013(9)
[8] 周愛麗.中小型圖書館國際交流合作的實踐策略 [J].圖書館學刊,2012( 7) : 22.
[9] 蔡 莉,沈 虹,沈麗云,吳建中.上海圖書館的公共外交實踐與探索.圖書館雜志,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