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秀清
部編版語文教材對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十分重視。二年級開始就有關于想象的片段訓練,三年級更是安排了多次習作訓練,分別有“奇妙的想象”“這樣想象真有趣”等,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再次安排了“我的奇思妙想”的習作,寫自己想發(fā)明的一種神奇的東西。如何指導兒童寫好“想象文”呢?本文以“我的奇思妙想”一課為例,探究兒童寫好想象作文的指導策略。
一、放飛想象,結合生活實際進行訓練
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善于捕捉生活細節(jié)的能力,抓住頭腦中一閃而過的想象,并把它寫下來。教師要引導學生熱愛生活,樂觀地面對生活中的困難,留心觀察生活,從平時的點滴做起,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指導想象類的寫作應該從兒童期開始。在閱讀教學中,注重引導學生進行大膽的想象。例如講《納米技術就在我們身邊》一文時,讓學生發(fā)揮想象說一說,可以把納米技術應用到生活中的哪些地方。引導學生依據查找到的資料進行想象,也可以依據生活中的需求展開想象。
教師還可以利用身邊可見的事物引導學生進行想象,看見有同學不愛護公物,可以對他說:“聽,桌子在哭泣,你把它弄痛了,它在說什么?”看見有同學撿起別人掉在地上的書,可以說:“書在對你微笑著說‘謝謝呢!”這樣時刻引導學生去想象,慢慢地孩子們自然而然就學會了這種表達方式。
導入“我的奇思妙想”,先用一句話引導學生回顧生活中的奇思妙想,緊接著列舉“會飛的汽車”“水上行走鞋”“手術機器人”三個具體事例進一步啟發(fā)學生的想象,幫助學生打開習作思路,激發(fā)學生的習作興趣,三個例子分別給了學生不同的啟發(fā),如“會飛的汽車”提示學生可以將事物的功能進行組合或擴展;“水上行走鞋”提示學生可以改變事物的功能等。啟發(fā)學生通過不同的角度、思路、方法等展開想象,除此以外,進行發(fā)明和創(chuàng)造還有其他的思路或方法。
二、代入情境,充當角色構建想象思維
語文教學要把著力點放在激活兒童思維,發(fā)展思維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上。想象是大膽的,但也是符合邏輯的。
學生習作的難點,一是不敢動筆,覺得寫起來難度大,有壓力,教師講解中應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代入情境;二是無法動筆,提筆后沒有內容可談,教師應在講解中通過班級各同學之間的信息分享、整合,給學生提供一些創(chuàng)作原材料。提示學生在描寫情節(jié)時,要有科學元素的滲透,讓深奧的科學知識自然融合到情節(jié)中,既要給人以新意,又要能引起讀者的深思,方能稱為奇思妙想。
例如看新聞就知道有銀河系、外太空的存在,就想象自己飛上太空與外星人見面。這樣的想象就是合理的,因為外太空是真實存在的,外星人也是有可能存在的。這樣的想象表達了自己對外太空探索的欲望。
三、整合資料,增加科學元素虛構情節(jié)
兒童寫想象作文,教師通常會鼓勵學生打開思路,大膽想象, “我的奇思妙想” 習作寫的是想要發(fā)明的事物,是激發(fā)學生想象力,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一次寫作練習,部分同學寫起來可能會天馬行空,不受現(xiàn)實生活的限制,不依據生活實際想象,虛構情節(jié),把發(fā)明寫得很“奇”很“妙”,讓讀者無法接受。
寫作啟蒙階段的兒童普遍缺乏科學知識,再加上寫作前沒有大量查閱科學類書籍,或沒有在網絡上搜集,提筆“裸寫”。《語文課程標準》評價建議中指出:“寫作材料準備過程的評價,不僅要具體考察學生占有材料的豐富性、真實性,也要考察他們獲取材料的方法。要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調查、訪談、閱讀等途徑,運用多種方法搜集材料?!?/p>
在信息如此發(fā)達、科學發(fā)展迅猛的今天,教師須要求學生寫作前,搜集相關科學知識,就相關知識 “科普”一番,不能把自己想發(fā)明的東西寫成神話故事。
教師在指導想象類作文時,還須向學生推薦優(yōu)秀的想象類讀物,如《哈利·波特》《海底兩萬里》《地心游記》《流浪地球》等??苹梦膽⒆悻F(xiàn)實生活,合乎情理,在大量搜集整合科學資訊的基礎上,其虛構的情節(jié)是具有科學元素的。只有不斷地積累與嘗試創(chuàng)作,寫作水平才能有所提升。 【本文是深圳市鹽田區(qū)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20年度重點資助課題“兒童寫作教學方法應用與研究”(課題批準號ytkt202010)的研究成果】
責任編輯 錢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