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潔
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所以,在平時授課中,我們要重視英語口語的教學,要積極創(chuàng)造情景,有計劃地設計大量的、高密度的口語訓練,讓學生在語言實踐中提高運用英語的能力。
一、激起學習興趣的方法
(一)直觀教具走進課堂,創(chuàng)設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
初中生的思維方式和認知過程以直觀為主,直觀具體有型的東西可以容易地讓學生識記和儲存。因此實物和直觀教具非常容易抓住學生的眼球,給予學生無限的想象,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好奇心。通過實物和直觀教具來創(chuàng)設語言環(huán)境,把抽象的語言變成直觀、符合學生年齡特征的語言學習,更容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起其交際的興趣與動力。
(二)肢體語言的交流
初中生的英語詞匯量與句型表達的積累還不是很豐富,在某些語言表達上還不能做到自由地自我表達, 所以這個時候就可以借助肢體語言來進行交流。利用肢體語言進行交流,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幫助學生更容易理解對方想表達的思想,而且更能順暢地進行自我表達。
(三)游戲教學
“學中玩,玩中學!”打破傳統(tǒng)的課堂模式,改變以簡單、機械地傳授知識為目的的教學形式和方法,把游戲和活動引入到課堂中,為學生創(chuàng)設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在玩中學到知識,既有趣又有效。同時,還能激起學生學習新知識的火花,形成相互競爭的機制。
(四)角色扮演
初中生的好奇心比較強,模仿能力較好,喜歡表現自我以及團隊精神較強,這對于節(jié)目編排有很好的幫助。根據觀察,我發(fā)現角色扮演鼓勵了學生開口說英語,還可以建立同學們的友誼。此外,角色扮演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創(chuàng)新能力,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五)電影配音
在眾多英語學習者中,利用英文音樂、英文電影等媒介來學習英語口語比較常見,而且效果也比較明顯。 在平時的授課里,我推薦學生們使用“口語100”和“嘰里呱啦”兩款App。這兩款App都有大量優(yōu)質的原版英文電影,學生們對這些電影都比較熟悉,例如Peppa Pig 、Caillou、Toy Story等等。另外,這兩款App的配音效果非常好,特別是“嘰里呱啦”,資源非常豐富,而且功能齊全,操作便利,還有教師與學生專區(qū),這對于教師監(jiān)督、查看作業(yè)非常方便。平時,我都是每個周末布置一個電影配音節(jié)目給學生,這就要求學生花一定的時間、精力去準備,去模仿,去請教等等。這不僅有利于學生提高語音模仿能力,擴大了他們的詞匯量,增強了他們語感,使得他們有更多機會接觸更多的原版英文,而且也培養(yǎng)了學生們的專注力,一舉多得。
二、訓練學生口語的方法
(一)創(chuàng)建說英語的環(huán)境
語言環(huán)境是學好語言的最主要的條件。根據學生不同的英文能力水平,我們可以這樣操作:
(1)課前5分鐘口語訓練;
(2)英語課堂80%用語為英語;
(3)校內開設“英語周”“英語月”;
(4) 校園廣播多播放英文歌曲、英文小故事等原汁原味的音頻。
(二)利用英文繪本教學,推進學生口語訓練
英文繪本豐富的色彩和多樣化的構圖很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因為英文繪本語言簡單,故事有趣、溫馨,緊貼生活,初中生閱讀起來基本沒什么障礙,容易促使學生進行積極和有意義的學習。利用英文繪本,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故事或畫面情景,增強學生的成就感,從而激發(fā)學生說英語的欲望。下面我以Oxford Reading Tree系列的 Go on, Mum!為例,談一下口語訓練的方法。
(1)閱讀繪本。先閱讀內容,再聽錄音(基礎比較弱的同學可以使用點讀包)。
(2)觀察圖片,描述圖片。細看圖片中的人物、天氣和事物等,使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圖片。
(3)編寫故事。根據圖片和剛才自己描述的語言, 再編寫一個完整的故事,口述或記錄在本子上。
(4)續(xù)講故事。這一環(huán)節(jié)與上面的閱讀課一樣,我一般會布置一個開放性的作業(yè):要求學生就這個故事,接著寫后續(xù),為日后舉辦故事會做好準備。
英語口語訓練的方法數不勝數,教師要根據教學對象的不同,靈活運用口語訓練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能力也非一日了事。 對于語言的學習,特別是外語的學習,更需要學生們鍥而不舍的精神、日復一日的堅持方才能積累到一定的量,然后最終達到質的飛躍。當然,對于我們教師要不斷改進課堂教學方法,盡量為學生創(chuàng)造學習口語的機會與條件,提供機會讓他們多開口,多實踐。
責任編輯 李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