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劉美拉,屠心微,吳智慧,劉新有
(南京林業(yè)大學家居與工業(yè)設計學院,江蘇南京 210037)
城堡源自歐洲,是童話、古老、神秘的代名詞,是歐洲傳統(tǒng)文化和歷史的載體[1-4]。羅馬尼亞派勒斯城堡(Castelul Peles)被認為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城堡之一,是羅馬尼亞第一任國王卡洛爾一世(Carol I.)建造的夏季行宮。城堡位于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Bucuresti)以北約130公里的南喀爾巴阡山小城錫納亞(Sinaia)。這座哥特式建筑城堡將19世紀古典主義風格與浪漫主義風格相結合,形成了以文藝復興為主的室內裝修風格;建造上采用了近代工程的先進技術,把德國傳統(tǒng)的城堡風格與山中景色完美的糅于一體[5-6]。城堡建造于1873年至1914年,共有168個房間,每個房間根據(jù)風格和用途,劃分為不同的世界文化主題,集中體現(xiàn)19-20世紀歐洲多個國家的室內裝飾風格,本文將從城堡建造初衷和空間布局出發(fā),通過對墻面、天花、家具、繪畫的裝飾工藝、色彩、材料及題材等分析,解析其室內裝飾風格。
1866年4月,原羅馬尼亞大公亞歷山德魯g 約安g 庫扎(Alexandru Ioan Cuza)被迫下野,為提升羅馬尼亞在歐洲的國際地位,羅馬尼亞聯(lián)合王國國務會議決定請德國27歲的親王卡洛爾出任羅馬尼亞的國王[7-8]。1866年8月5日,卡洛爾一世第一次視察錫納亞(Sinaia)小鎮(zhèn)就喜歡上了這里的風景。1871年8月卡洛爾一世與妻子伊麗莎白再次來到錫納亞(Sinaia)小鎮(zhèn)度假,新婚夫婦覺得在這個地方有家的感覺,于是卡洛爾一世寫信給自己的父親邀請德國的建筑師在群山環(huán)繞的喀爾巴阡山間建造一座城堡,作為夏季行宮。工程由1873年開始動工,1883年完成首期工程并且舉行開幕儀式,直至1914最終竣工??鍫栆皇酪恢卑雅衫账钩潜ぎ斪魍跏壹易逶诹_馬尼亞的搖籃,第二代國王斐迪南一世(Ferdinand I)的孩子大多出生在這個城堡,同時城堡也常作為家族舉辦婚禮的場所。根據(jù)工作職能的需要,斐迪南一世夫婦對城堡的部分房間進行了調整,同時在派勒斯城堡旁邊800米處又建縮小版的城堡Pelisor。斐迪南一世的長子卡洛爾二世(Carol II.)被世人稱為“愛美人不愛江山的公子哥”,他在位期間(1930-1940)在派勒斯城堡周圍續(xù)建了花園、各種景觀、酒莊及鹿和狐貍的狩獵場??鍫柖劳宋缓?,其子米哈伊一世(Mihai I)即位,派勒斯城堡成為米哈伊國王辦公的重要場所,直至1947年,城堡的所有權為國家所有。1989年羅馬尼亞的政治制度由社會主義變?yōu)橘Y本主義,政府開始逐步歸還王室的財產,派勒斯城堡及附屬建筑的所有權由2007年3月1日再次歸還米哈伊一世。今天派勒斯城堡作為國家級博物館對外開放,為現(xiàn)代學者研究19-20世紀的建筑、藝術提供重要的參考價值。
圖1 派勒斯城堡鳥瞰圖
圖2 建筑師Karel Liman城堡一層及花園設計手稿
圖3 德國文藝復興室內裝飾風格
圖4 德國文藝復興室內裝飾風格
派勒斯城堡由捷克建筑師卡萊爾g 里曼(Karel Liman)主要設計,占地約3200m2,有地上二層、地下室、兩個復式屋頂和高塔樓,內有168個房間,城堡周圍環(huán)繞花園(圖2)。城堡花園占地8公頃,擁有意大利文藝復興風格的梯田,梯田上裝飾來自佛羅倫薩雕刻家制作的雕像、樓梯欄桿、水池、浮雕等富有藝術感的雕塑作品。城堡內房間包括議事大廳、宴客廳、圖書館、畫室、起居室、劇樂室、音樂廳、機械大廳等。城堡內部為了方便交流1903年安裝電梯、1884年安裝電鈴系統(tǒng)、1881年安裝中央供暖系統(tǒng)等現(xiàn)代化電器,為了方便外部交流1885年安裝三條電話線接錫納亞火車站、錫納亞郵局和布加勒斯特。
派勒斯城堡超群絕倫于羅馬尼亞所有的皇家住宅之中,不僅因其引人注目且美麗的哥特式建筑外形其華麗的室內裝飾同樣備受人們關注。室內裝飾手法以雕刻和鑲嵌為主,輔以彩繪窗戶、拼花天花板、織物軟包等等。通過不同材種的木材、象牙、金銀、珍珠和水晶等貴重材料來裝飾室內家具、天花、墻面、燈具等,形成豐富多彩的室內裝飾風格。同時,城堡收藏了眾多的藝術佳品,包括有298幅特級珍貴繪畫、487幅珍貴繪畫和待修刻畫、1062幅一般繪畫、15個標識、1988件展品、4879件武器和獎章、343塊地毯、2300件家具、210件彩色玻璃、331件雕塑、9370本書等。這些文物是城堡各種室內裝飾風格的重要體現(xiàn)[8]。城堡室內裝飾風格以德國文藝復興風格為主,多種設計風格并存,房間作為每種風格分割的重要媒介。
城堡的前廳過廊、主接待大廳、是由卡羅爾一世的御用雕刻木匠馬丁·施托爾(Martin Stohr)設計的,采用了德國文藝復興時期的裝飾風格。進門為雙扇對開胡桃木彩繪玻璃鑲嵌門,頂棚采用薄木拼花,前廳過廊中擺放四個雕刻木質底座,上面擺放著寓意一年四季的意大利大理石雕塑(圖3)。過廊的四個雕塑中間設置通向接待大廳的樓梯,樓梯左右兩側是通向城堡二層的樓梯。接待大廳是國王會見外賓或舉行盛大活動典禮的場所(圖3)。大廳采用天井式結構,高16米,直通三層,頂部采用可活動彩色玻璃天花板裝飾(圖3)。據(jù)相關文獻記載,該場所經常作為卡洛爾一世晚宴后陪賓客聊天之所,通過電鈕天花板會移動露出夜空。側墻上掛著德國文藝復興風格的油畫,畫的是卡洛爾一世的六位祖先,以顯示其正宗的王室血統(tǒng)。大廳和二樓的走廊通過圓弧形陽臺進行銜接,陽臺用卷草紋裝飾,陽臺上掛以德國寓言故事為主題的彩繪織物。大廳和三樓的走廊大廳銜接部位設計了羅馬尼亞柱式扶手。四個拐角處設計了連接二樓和三樓的胡桃木螺旋樓梯。大廳頂層墻面為胡桃木全木覆蓋,鑲有黑檀木、玫瑰木和白蠟木嵌花的鑲板,輔以精致的富有宗教色彩的人物雕塑。
餐廳始建于1883年,1906年進行了改建,以德國文藝復興時期的風格裝飾,以其非凡的結構統(tǒng)一性而引人注目(圖3-d)。這些家具是胡桃木和水曲柳為主的自助餐桌椅,其中餐桌是可擴展的,最多可容納36人。彩色玻璃窗是慕尼黑藝術家的作品,展現(xiàn)了中世紀德國貴族的生活場景,銀色和水晶裝飾的吊燈更加烘托這一時期的特殊氛圍。
圖5 意大利室內裝飾風格
派勒斯城堡是卡洛爾一世夏季辦公的重要場所,城堡內設置了國王辦公室、議員辦公室、國王書房和文學沙龍室。這些辦公室裝修及家具都是由德國Hamburg的Heymann公司設計和制作的,以德國文藝復興時期風格為主。墻面和頂棚都是整木裝飾,木材以胡桃木和水曲柳為主。國王辦公室的辦公桌的白橡木桌面深入墻面裝飾板,形成統(tǒng)一整體(圖4)。桌柜、桌腿和抽屜采用了滿雕密飾的手法,獸頭、卷草紋、纏枝紋及羅馬柱的雕刻題材與墻面裝飾和頂棚裝飾相呼應形成典型的德國巴洛克風格[9]。國王的辦公椅是整個城堡最為奢華的坐具,象征著至高無上的權威。高靠背、座面、扶手和腳踏為卷草紋裝飾的織物軟包而成,提高了辦公椅的舒適性。椅子前腿部獅鷲和扶手上前后四個天使的雕刻提升辦公椅的裝飾性,與辦公桌對面賓客使用的普通裝飾的意大利但丁椅形成強烈的反差。此外,衣柜和書柜上的神獸、天使、植物雕刻紋樣與整個室內的裝飾風格相互協(xié)調,窗戶上的彩繪玻璃增加房間的亮度,起到點睛的作用。議員辦公室是國王隨身官員辦公的場所,相比國王的辦公室要簡潔,但是裝飾風格與國王辦公室基本一致(圖4)??鍫栆皇婪驄D酷愛閱讀,書房內藏書超過3萬余冊(圖4)。書房分上下兩層,由旋轉木樓梯相連,一層藏書,二層閱讀。房間的墻面、頂棚與書柜整木裝修,二層平臺上纏枝紋金屬裝飾的扶手,增加巴洛克風格。文學沙龍室是卡洛爾一世與夫人、隨員、客人進行文學討論的地方(圖4)。房間墻面和頂棚采用水曲柳整木裝修,內置鋼琴和豎琴,伊麗莎白常在茶歇時為賓客和國王演奏音樂。
派勒斯城堡的女主人伊麗莎白出身貴族,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通曉多門語言,在哲學、藝術和文學方面有很深的造詣。伊麗莎白女王個人比較喜歡意大利裝飾風格,政府官員的等候廳、其私人辦公室和畫室都采用意大利的裝飾風格。
每年夏季國家的重要官員都要在派勒斯城堡覲見國王并匯報工作,城堡專門設置了官員等候廳,采用佛羅倫薩文藝復興晚期風格設計的,因此被命名為“Florentine Room”(圖5)。天花板雕刻鍍金菩提樹格子,天花板中央是復刻品“繆斯卡利歐佩”,地板是橡木鑲嵌裝飾,與城堡主調文藝復興時主題和造型保持一致[10-11]。
伊麗莎白女王的私人辦公室包括一個位于城堡小塔內的小半圓形房間和一個兩層的圖書館,可通過螺旋樓梯進入。墻壁和天花板用胡桃木鑲嵌面板裝飾得十分華麗。墻紙由紡織品和金屬線制成,整個房間以紅色為主調,充滿了一股女人氣息,增添了一種優(yōu)雅感。房間內家具采用意大利文藝復興風格,包括一張桌子、幾把椅子、一張沙發(fā)和一些精心雕刻的胡桃木長凳,其中椅子是意大利經典椅子但丁椅[12-13],其椅背和坐面皆鋪有絨布,左右共四根“s”型腿,曲線型扶手,背板頂端出頭雕刻獅子形象。房間周邊布有彩色玻璃窗描繪了德國童話《白雪公主》和《美麗的梅魯西》中的場景。
伊麗莎白女王畫室內部寬敞,采用維京船形式運用新藝術風格設計,整體充滿木質感。墻壁上覆蓋著從喜馬拉雅山地區(qū)進口的松木和其他軟木木板,空間中掛這的由許多鍍金菩提樹枝構成的威尼斯水晶凳。室內裝飾主要有用花卉圖案裝飾的扶手椅、小胡桃木桌、琺瑯小盤子、搪瓷瑞士陶瓷碗、粉色穆拉諾玻璃杯子、“塞納河的無名女子”蠟像和馬里奧拉公主的半身像。
派勒斯城堡室內裝飾風格以德國文藝復興風格為主,多種風格并存,體現(xiàn)卡洛爾一世對多國文化的欣賞與包容,其中西班牙、土耳其、荷蘭、法國、英國和北歐風格也是該城堡的亮點。
派勒斯城堡南面有原頂陽臺的房間是女王及其隨從喝茶的地方,其設計裝飾靈感來自西班牙格拉納達阿爾罕布拉宮的摩爾風格,被成為“Moorish Room”(圖6)。房間以金色為主顏色調,天花板裝飾華麗,墻紙圖案繁瑣。來自維也納的鑲嵌珍珠的橡木椅是這個房間最經典的家具,筆者判斷這椅子屬于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薩伏那洛拉椅,兩側共12根細S型腿,靠背呈“Y”字型,連接處鏤空雕花,靠背上貼云母片的折疊式手扶椅。
摩爾房間的隔壁是接待室和吸煙室,以奧斯曼風格設計。1873年卡洛爾一世在維也納世界博覽會上購買的土耳其風格的六件套家具和鑲金絲與絲綢的窗簾用作該房間的裝飾。整個房間以暗紅色為主,配以青藍色的刺繡地毯,顏色豐富的墻紙和天花,雖然運用的顏色豐富,但整體與暗紅融合,給人以溫暖舒適的感覺。房間內布置包含古蘭經經文的彩色玻璃窗、“阿拉伯男人和駱駝”青銅雕像組以及波斯風格的黃銅器皿為該空間增添了東方氣息。
音樂廳具有英國文藝復興時期的風格,被用來舉辦伊麗莎白女王組織的音樂之夜。房間內使用胡桃木鑲板帶有鍍金的灰泥格子天花板和佛蘭德壓花皮革壁紙。室內主要家具是齊賓代爾式椅子,椅子帶有明顯的雕花鏤空背板,頂板與后腿直接相連并帶有一定的弧度,球爪型腳,沒有橫撐卻擁有安妮女王式拱形頂板。
圖6 其他國家室內裝飾風格
國王臥房經歷多次改裝最后采用荷蘭弗蘭德文藝復興風格進行裝飾,墻面和頂棚采用全木裝修。墻面選用規(guī)則的幾何圖案裝飾使空間顯得更加寬敞。墻角胡桃木雕刻大床的床尾里面薄木拼花裝飾的五副美女圖代表著五種感官。卡洛爾一世非常喜歡這張大床,墻壁上掛著伊麗莎白和他們唯一孩子的畫像??鍫栆皇酪彩窃谶@張床上去世的。臥房內家具造型纖細,腿部多為螺旋裝飾。
國王臥房的對面是專供皇室客人使用臥房,由兩個房間組成,采用洛可可裝飾風格。套房的第一個房間是以白色為底色,輔以金色裝飾。其設計靈感來自法國楓丹白露城堡和巴伐利亞維爾茨堡城堡,墻壁裝飾有白色木質嵌板、鍍金的長方形飾條和紅色錦緞,與家具相配[14-15]。套房的第二個房間是英式風格,天花板飾有精致的裝飾性灰泥圖案,木質鑲板形成櫥柜和擱板,展示裝飾性金屬、水晶和意大利陶瓷制品,白色涂漆格子門通往浴室。此外,城堡設置了很多客房采用奧地利風格和北歐風格,由于篇幅所限就不再贅述了。
派勒斯城堡室內多風格相互對比,主次有分,富有變化,沒有一成不變,不單調不乏味,室內裝飾吸收世界各國風格,最終創(chuàng)造出屬于自己的個性化特色風格。城堡內多種風格以德國文藝復興風格為主基調,各種風格完美融合,相處和諧。不同的風格和顏色處在同一空間中,雖然有形成對比,但呈現(xiàn)效果很和諧,沒有形成混亂局面,反而更深層次展現(xiàn)出城堡主人的深思想和高審美,裝飾華美精巧賞心悅目,給人視覺審美高度和諧同時也是其國王地位階級的象征,構成富有變化但又統(tǒng)一的室內裝飾藝術風格。
城堡室內的裝飾部件、家具、柱子、墻體、彩色玻璃窗及表面的花紋、圖案、雕刻、鑲嵌,無不顯示著那時人們對室內裝飾的理解和文化,這是當代人研究那時裝飾文化和風格的重要信息和依據(jù)。比如城堡內多幅繪畫佳作,不僅起到美化裝飾作用,也是另一種文化傳播的載體。隨時間的流逝,城堡遺留下來的不僅只是供人欣賞的建筑,從中也可以感受到濃濃的歷史感。城堡類建筑屬于文物建筑,其價值在于城堡是有特殊的歷史、科學、文化和情感被賦予重要意義的建筑。派勒斯城堡沒有使用羅馬尼亞本土風格進行室內裝飾,而是追求自己獨特的風格,裝修程度側面反映了當時國家的建筑生產力、國家經濟能力、文化氛圍容忍度等真實環(huán)境。在各個因素的促成下使城堡成為漫長時間長河中的歷史痕跡,城堡是歷史演變的見證者,城堡讓人們對室內裝飾歷史演變變得更加真實因而具有歷史價值。本文通過對派勒斯城堡中富麗堂皇裝飾的描述,筆者感受到室內裝飾具有歷史意義和人文價值,對現(xiàn)代的室內裝飾是借鑒的例子也是啟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