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金紅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qū)中醫(yī)醫(yī)院,江蘇 蘇州 215221)
腦梗塞是一種危險的病癥,除了對患者造成一定的生命安全外,還會對患者的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本文中特對兩組老年腦梗塞患者分別開展心理干預護理和常規(guī)護理,旨在探討心理護理對老年腦梗塞患者的護理效果,具體觀點如下。
在我院2018年1月~2019年6月間收治的老年腦梗塞患者中隨機抽取42例,隨機將患者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其中實驗組(共21例患者,男性11例,女性10例,年齡59~78歲,平均年齡69.51±3.03歲),對照組(共21例患者,男性12例,女性9例,年齡61~79歲,平均年齡68.51±2.91歲),兩組患者在基本資料比較后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次實驗前已為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實驗全程講解,在患者及其家屬同意并簽署實驗同意書后展開。
1.2.1 對照組護理方法
醫(yī)護人員向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護理,其中包括常規(guī)的藥物護理、體征監(jiān)控、恢復鍛煉方法、飲食睡眠等。
1.2.2 實驗組護理方法
醫(yī)護人員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加用心理護理干預措施:(1)由于本病癥具有一定的威脅性,會持續(xù)的對患者的造成為威脅,因此醫(yī)護人員和患者家屬都需要對患者進行治療信心鼓勵,其中醫(yī)護人員可以找出與患者相同病癥并經(jīng)過康復治療成功恢復的病例供患者查看,并進行一些病癥相關知識詳細解釋,可以由主治醫(yī)生對其講解治療成功率,患者家屬也需要每日對其進行好轉程度觀察,并及時向患者說明身體好轉程度,從而增加患者的治療信心。(2)家屬需要在患者沒有出現(xiàn)不耐煩的情況下盡量多的表示家庭對于患者的需要,同時對患者的進行悉心照料,護理人員則對患者的病痛進行積極解決好耐心安慰,同時增加平常巡房次數(shù)和與患者溝通交流的時間,提升患者的治療意愿和治療配合度。
在兩組患者護理結束后采用SCL-90評分表對對患者的抑郁、焦慮、恐懼不良情緒進行測定。
采用SPSS 19.0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用t檢驗計量資料比較,以()表示,(P<0.05)為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醫(yī)護人員對患者的SCL-90分數(shù)測定顯示,在護理結束后,實驗組患者的抑郁情緒為(1.83±1.04)分,對照組患者的抑郁情緒為(2.53±0.88)分,比較結果為(t=3.201,P=0.002);實驗組患者的焦慮情緒為(1.65±0.27)分,對照組患者的焦慮情緒為(2.18±0.38)分,比較結果為(t=7.555,P=0.001);實驗組患者的抑郁情緒為(1.52±0.26)分,對照組患者的抑郁情緒為(1.87±0.35)分 ,比較結果為(t=5.131,P=0.001);;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老年腦梗塞是極為常見與老年人中的心血管疾病,多是由于患者的血管被堵塞和血管狹窄導致供血量嚴重不足,造成腦組織缺血缺氧,若不及時的治療,會導致患者在治療后出現(xiàn)較多的并發(fā)癥狀,對患者的生活和生存都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嚴重時會造成患者出現(xiàn)永久性的腦組織損傷,甚至是直接死亡[1]。
而由于患者年老體衰和長期高油鹽飲食機構對心血管的破壞,在加上血管中存在的粥樣硬化斑塊,患者即使是經(jīng)過有效的搶救暫時脫離了生命威脅,也會有極為漫長的恢復期,在恢復期內(nèi),患者若不能接受良好的護理,極有可能的致使病癥復發(fā)[2]。
在患者的恢復期里,除了對致命性因素進行防護護理外,最應該對患者進行的的便是心理護理,原因是若患者出現(xiàn)較重的抑郁、焦慮情緒,會導致體內(nèi)出現(xiàn)大量的不良情緒因子,從而對患者體內(nèi)的恢復機制造成影響,而若是出現(xiàn)較重恐懼情緒,極有可能導致患者的血壓升高、心跳加快,致使還未徹底恢復的腦組織受到?jīng)_擊,甚至導致一部分粥樣斑塊脫落堵塞患者的心血管,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3]。
而從本次實驗的結果得知,在接受了心理干預護理后,患者的多項心理負面情緒得到了好轉,這表明患者受到情緒影響導致病癥復發(fā)的概率有了明顯的降低。
綜上所述,心理護理干預能夠有效的幫助患者的減少心理不良情緒,緩解不良情緒對患者病癥的影響,有助于其恢復身體健康,值得在老年腦梗塞患者康復治療群體中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