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玲,馮 瑩,鄒 燕
(廣州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yī)院,1.肝膽外科;2.婦產科,廣東 廣州 510630)
加速康復外科術后護理(最佳的術后康復)包括盡早拔除尿管、引流管道。肝切除術后加速康復中國專家共識(2017版):術后早期拔除導尿管,導尿管留置會增加泌尿系統(tǒng)感染的機會,加重患者的不適感。并影響術后早期活動,建議肝切除術后1~2 d拔除導尿管[1]。目前老年患者肝膽外科肝、膽、胰大手術后大部分停留尿管時間過長,未達到ERAS術后1~2 d拔除尿管的要求。為促進肝、膽、胰大手術后患者達到ERAS術后早期拔除尿管的要求,運用PDCA對肝、膽、胰大手術患者停留尿管的患者進行早期拔除尿管指引,有效降低拔除尿管的時間。
常規(guī)組2018年1月1日~12月30日行肝、膽、胰大手術后停留尿管患者142例;PDCA組2019年1月1日~12月30日行肝、膽、胰大手術患者后停留尿管165例患者,兩組患者年齡在20歲至81歲,女61例,男206例,術前均符合手術指征,排除術后并發(fā)嚴重并發(fā)癥:出血、膽漏、心、肺功能衰竭的患者。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手術方式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意義(P>0.05)
常規(guī)組行常規(guī)拔除尿管的方法;PDCA組運用PDCA進行早期拔除尿管的方法。通過魚骨方法頭腦風暴找出延遲拔除尿管的主因及制定對策①:傷口疼痛對策:護士轉變觀念、采用預防性用止痛藥、定時用止痛藥、規(guī)范疼痛評估方法、制定疼痛控制目標、加強疼痛教育。②:護土缺乏早期拔除尿管相關知識:制定肝、膽、胰外科大手患者尤其老年患者術后1-2天拔除尿管計劃,并按落實執(zhí)行。組織護士進行相關知識培訓,如何評估老年人排尿功能尤其是男性老年患者,術后如何鍛煉膀胱功能更利于拔除尿管的技巧。③:患者及家屬缺乏早期拔除尿管相關知識:護士術前向患者及家屬指導患者適應床上排尿,術后1~2天拔除尿管的重要性,如何鍛煉膀胱功能。④:缺少早期拔除尿管的宣教資料:制定并印刷大手術后患者早期拔除尿管宣教手冊,術前發(fā)給患者及家屬進行宣教;⑤缺少相關護理指引及流程:制定大手術后患者早期排除尿管的護理指引。
常規(guī)組對肝、膽、胰大手術停留尿管142例患者進行常規(guī)拔除尿管,肝、膽、胰大手術后停留尿管最長時間114.5 h,最短留時間25.7 h。PDCA組運用PDCA對肝膽胰大手術停留尿管165例患者進行早期拔除尿管的方法,最長拔除尿管時間36小時,最短為10小時,平均拔尿管的時間為24.7 h。
術后患者早期拔除尿管能降低患者泌尿系感染,有利于早期下床活動促進患者的康復[2]。運用PDCA對有肝、膽、胰大手術后患者早期1~2天拔除尿管有于減輕患者不適,促進患者術后早期下床活動,減少患者尿道刺激癥,減少導尿相關性尿路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