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瑩瑩
(河北省塞罕壩機械林場第三鄉(xiāng)分場,河北 圍場 068453)
油松也可以被叫做短葉松或是東北黑松,油松的木材強度非常大且很堅硬,非常耐摩擦,而且耐腐蝕性也很高,油松是屬于松科針葉的一種常綠喬木。經培育實踐來看,山地培育的苗木,對造林地環(huán)境的適應性更強,很好解決適地適樹的問題。同時,在后期造林實踐中,多數林地苗木壯、病蟲害少,而且節(jié)省輸運成本,降低投資率而可獲得高效益產出。
為培育優(yōu)質苗木,選好苗圃地很關鍵。一般苗圃地選在造林地中心,坡向最好為東南。苗圃地要求:微酸性或中性沙壤地、肥力要好、石礫要少,排灌方便。禁用熟地、黏重、積水、pH大于8的地塊,禁用撂荒地,尤其2~3年以上的撂荒地更不能用。
選好的苗圃地,提前1年開墾,清理地表雜草、灌木等等,而后深翻施肥。處理好的地塊,清理雜草、石塊等等,而后做床。待到來年,注意土壤消毒,一般用3%~4%的硫酸亞鐵水溶液,用量10L/m2。消毒后,復整土壤做高床。高床規(guī)格,寬70cm。苗床間留30cm的步道,床面一定要細,而且無雜草、無石塊。
造林地撫育管理,是一件系統(tǒng)而復雜的管理工作。為此,務必要細心周到,避免招致病蟲害而影響出苗質量。個別苗木怕高溫,易灼傷,早期最好遮陽處理。油松幼苗耐干旱,春季不宜多灌,以免影響地溫,使幼苗生長緩慢。6~7月可增加灌溉量,在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淤忌澇。6~7月間苗,可在雨后或灌溉后用手拔除,間苗后及時進行灌溉或松土。待苗木出土40d左右,是預控立枯病的關鍵期。可嘗試噴灑3%~5%的硫酸銅溶液,以控制此病的擴散和蔓延。待苗木出土20d左右,應做好松土、灌溉、施肥等工作,以優(yōu)化田間環(huán)境,為培育壯苗創(chuàng)造條件。
經1.5~2年生的苗木,不需移植培育,可出圃造林。2.5年以上的苗木,中間需移植培育。選擇培育的苗木,要求:根系發(fā)達、針葉濃綠、無病蟲害的苗木,在早春進行移植。油松栽植以穴栽為主,要求做到穴大根舒、深埋、實扎,使土壤與根系緊密接觸。油松移植多采用帶宿土蘸漿叢植的方法(每叢2~4株),每叢植株的株數因不同培育目的有所不同。提高油松的成活率,在起、選、包、運、植的操作過程中,保持苗木水分是非常重要的。實踐證明,苗根裸露4h,栽后成活率大大下降。因栽植前水分的損失嚴重,即使成活,其高生長和直徑生長都有明顯下降。油松移植后要加強撫育管理,做好除草松土與蓄水保墑,給移植的苗木成活創(chuàng)造條件,達到定向培育的要求。
油松的松針銹病是一種比較典型的真菌性病害,能夠嚴重危害到油松,特別是讓油松出現松針早衰的現象,嚴重的話甚至會導致干枯脫落,使得整個樹體的生長出現問題。如果連續(xù)兩到三年左右的出現油松發(fā)病,那么對于新樹梢生長也會受到一定阻礙,使得樹木出現死亡的概率。松針銹病的防治措施要予以及時避免。而油松和其他林木進行相互混交栽種,可以有效降低發(fā)病的概率,并且在發(fā)病之后可以使用15%左右的粉銹凝1000倍液等相關專業(yè)藥劑進行噴施,15d左右可以噴一次,在兩到三次之后效果會更為明顯。
首先要選擇抗逆性較高的品種進行種植,能夠提高對于銀鈴的管理。適時對油松進行枝葉修剪,同時還需提高當地排水防澇的能力,盡量讓土壤與油松之間提高通風及透氣性,使整個樹林全都能夠提升抗病能力。其次,一旦發(fā)現已經患病的樹枝要能夠立即予以減掉,并集中進行燒毀,不應當隨意丟棄或者進行堆放,否則很容易造成新的感染源,再次就是在發(fā)病之后,要能夠將發(fā)病的皮層盡量清除掉,涂抹上腐爛靈等相關藥物來進行治療。
秋兩季對于病蟲害的傳播來說是非常高發(fā)的時期,所以需要能夠及時對這兩個季節(jié)進行病蟲害的預防,只有這樣才能夠降低染病的概率。并且一般在病蟲害發(fā)病的時候都只是處于表層區(qū)域,應當盡可能清洗干凈枝干上的病斑,做到橫向盡量多刮一公分左右的好皮,縱向要能夠多刮三公分左右,之后再使用專業(yè)的藥物,將其涂在病處,一周左右涂一次就可以了,共連續(xù)涂兩次。同時在處理患病枝干的時候,不僅需要進行剪除,還需將其處理光滑之后,進行涂抹相關藥液,這樣才能徹底根治。
油松山地造林有其特殊優(yōu)勢。體現在培造林木適應性強,解決適地適樹的問題。而且,山地就地造林,節(jié)省運輸成本,降低投入,可獲得高效益產出。歸納油松山地造林技術,這幾點值得關注:選好苗圃地是基礎,同時,要提前1年開墾,注意起高床,規(guī)范油松播種,做好催芽、規(guī)范播種,加強造林地撫育管理,以提升苗木產出質量??傊?,油松地造林務必要細心周到,避免招致病蟲害而影響出苗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