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敏
(惠東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新生兒科,廣東 惠州 516300)
毛細血管滲漏綜合征是一種嚴重的毛細血管高滲征象,其源于機體受免疫介導而損害毛細血管內皮細胞所致,臨床上體現(xiàn)為低蛋白血癥、全身進行性水腫、多漿膜腔積液、循環(huán)灌注不足等,甚至出現(xiàn)嚴重的低血容量性休克,危及生命,為緩解疾病的威脅[1]。有效的分析因素并采取研究內容如下。
選取2017年6月~2019年5月收治的早產兒發(fā)生膿毒癥患兒29例,男16例,女13例,患者年齡1~2月,平均(3.1±1.3)月。患兒符合膿毒癥診斷標準,其中20例為一般膿毒癥,男11例,女9例;9例為膿毒癥并發(fā)毛細血管滲漏綜合征,男5例,女4例。
診斷標準:患兒出現(xiàn)全身水腫以及心包積液等明顯癥狀;同時患兒病氧合指數(shù)≤300 mL;患兒血清蛋白不超過30 g/L。
1.2.1 資料回顧性分析
對2017年6月~2019年5月內收治的早產兒發(fā)生膿毒癥患兒29例進行資料分析,結合患兒病情、性別、血糖、年齡、死亡危險因素等因素進行分析,同時觀察CLS的臨床表現(xiàn),分析實際危險因素。
1.2.2 治療
針對CSL采用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原發(fā)病的處理、應激程度與炎癥介質的減緩、首先分析患者的不同病因。(1)針對肺損傷患兒實施肺部治療,針對呼吸窘迫患兒進行及時的呼吸急救治療,對創(chuàng)傷患兒急性止血、輸血治療。對癥治療之后,針對CSL進行治療,(2)保證有效的灌注,采取液體療法以及液體負平衡療法,將患兒的病癥階段進行分期:滲漏期與恢復期。不同期間內治療方法實施不同,滲漏期間采取主要手段為保證組織灌注,積極采取液體治療,保證達到液體正平衡,同時需要采取允許性底前負荷原則,保證正平衡與負平衡相對穩(wěn)定,隨后在恢復期內容易發(fā)生左心功能衰竭,需要減少丙種球蛋白、茶堿類藥物、糖皮質激素等液體的攝入。(3)機械通氣保證組織氧供,CSL患兒極易出現(xiàn)組織缺氧情況,因此需要采用高濃度氧氣吸入機械通氣進行治療,治療方法與急性窘迫綜合征治療原則。(4)毛細血管通透性改善方面:使用小劑量糖皮質激素、烏司他丁[2]等藥物進行治療。(5)促進水分排除:新生兒CSL病期之間界限模糊,液體治療矛盾較多,因此需要促進水分排出以恢復有效血容量,減輕肺水腫等情況,可以考慮給予患者呋塞米適量避光輸注。除此之外可以采用連續(xù)腎臟替代治療的方式以緩解肺水腫。
(1)危險因素種類。
(2)治療措施有效率:顯著(患兒CSL病癥明顯緩解,生命體征穩(wěn)定);有效(患兒CSL病癥有效緩解,生命體征較為穩(wěn)定);無效(患兒CSL疾病持續(xù),治療無效甚至死亡、)治療措施有效率=(顯著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將數(shù)據(jù)納入SPSS 24.0軟件中分析,率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并以率(%)表示,(P<0.05)為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經過資料分析,得到收治病例中,CSL患者為9例(31.03%),而危險因素為肺損傷2例(22.22%)、呼吸窘迫3例(33.33%)、嚴重創(chuàng)傷4例(44.44%)。經過治療措施實施之后,9例CSL患者中治療有效率為顯著4例(44.44%),有效3例(33.33%),無效為2例(22.22%),(x2=5.556,P=0.018)。
CLS的滲漏期與恢復期沒有明顯的界限,這一點在新生兒群體中體現(xiàn)更加明顯,因此在疾病的診斷與治療過程當中應當根據(jù)患兒的一般狀況以及連續(xù)的血流動力學監(jiān)測結果進行有效的液體種類、速度、量的攝入,幫助患兒平穩(wěn)的度過毛細血管滲漏期[3]。要實現(xiàn)滲漏期的平穩(wěn)度過,就需要有效的對危險因素進行詳細的分析,并在液體治療的過程當中,有效的分析不同危險因素下患兒需要什么就合理的補充什么,需要多快的速度就合理調節(jié)補液的速度,對于新生兒CSL不能單純的采取固定治療方式,只有不斷的分析原因并且適時調治療方案才能實現(xiàn)高效的疾病緩解[4]。本研究中,早產兒膿毒癥(CLS)并發(fā)毛細血管滲漏綜合征的危險因素包括肺損傷、呼吸窘迫、嚴重創(chuàng)傷等,采用靜脈滴注、原發(fā)病處理、炎癥介質緩解等對癥治療后,患者前后癥狀緩解,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導致早產兒膿毒癥(CLS)并發(fā)毛細血管滲漏綜合征的危險因素較多,為緩解癥狀需要采取有效治療措施并進行科學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