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合川中學,重慶 401520)
在高中課程教學中,化學是一門具有較強抽象性理論和定理的理性學科。由于其抽象性較強、內容較多,因而學生在實際學習過程中,通常都很難對其進行理解和掌握。微課作為一種對科學技術進行科學合理應用的新型教學方式,其不僅能形象化和直觀化抽象的知識內容,更是能為學生的知識學習和理解提供便利。而若是運用基于微課下的翻轉課堂,就能在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中,學習積極主動性的調動下,實現(xiàn)對其自主學習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對此,本文將會以微課為基礎,對翻轉課堂下有效的高中化學教學進行策略探討,以此在學生強化的學習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中,實現(xiàn)對高中化學教學的可持續(xù)性發(fā)展[1]。
高中化學教師要想在課堂教學中以微課為基礎,展開翻轉課堂教學,那么就需要以課堂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為結合點,對教學目標進行制定,并在明確目標之后,展開相應的課堂教學準備。首先,教師應該在教學之前,利用對教材的深入研究,提取出相應的知識信息,并在思考這些知識信息之后轉化出教材內容。其次,教師需要編排出教材的教學思路,并在對課堂教學的主線進行梳理時,對教學的手段和資源進行明確,以此促使學生對知識內容的積極主動學習和理解。另外,教師就需要在細化課堂教學目標的情況下,以微課為基礎,展開高中化學的翻轉課堂,并在展開中對學生的主體發(fā)展給予注重。如此就能夠在促進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的增強下,實現(xiàn)其學習能力的提升。
教師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可以利用微課,對良好的課堂教學情境進行設置,使得在促進學生對學習氛圍的快速融入時,通過對課堂教學的優(yōu)化,實現(xiàn)對其學習視野的擴展。而在情境的創(chuàng)設中,教師可以對課堂教學和學生的實際問題進行結合,再以資料、問題、故事、動畫和音樂等形式為前提,生動形象化和生活化的轉化課本中枯燥又抽象的知識內容,讓學生在這樣生動形象的知識當中,對課堂教學情境進行快速投入,進而在學生的加強理解中,促進其知識水平的提升。此外,由于高中化學的每節(jié)知識都有所不同,其最終所呈現(xiàn)出來的課堂教學情境自然也會不盡相同。因此教師更是需要以化學知識為基礎,對不同的教學情境進行創(chuàng)設。如此能在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激發(fā)時,對其學習積極性進行調動,從而促進翻轉課堂教學的開展。
例如,在教學《金屬的電化學腐蝕與防護》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對課堂教學內容的結合,利用微課對相關的資料進行展示,如二零零八年感動洛陽的徐春龍等。在展示資料的同時,教師可以對學生提出相應的問題,如徐春龍為什么會感動洛陽?通過對相應問題的提出,就可以對學生展開傾聽和觀察的引導,使其在資料的觀看中,對相應的信息進行提取,進而實現(xiàn)對其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其次教師可以以所展示的資料為結合點,在對事跡進行講解的同時繼續(xù)提問:“如果用廢了的圓珠筆不回收,會造成什么樣的危害?若是不回收廢舊電池,又會出現(xiàn)何種危害呢?”在這樣的問題當中,教師需要對相關的視頻進行播放,使學生對廢舊電池在處理廠所發(fā)生的變化進行了解。同時,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和探究一次性物品所帶來的危害,如一次性筷子、一次性餐盒和一次性塑料袋等等,并在思考探究中,分析若是拒絕使用這些一次性物品,那么會產生哪些意義等。通過這種微課視頻和問題有機結合的教學方式,就不僅能夠對良好的教學情境進行營造,還能對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思考的引導,更是能讓學生通過對知識內容的初步理解,認知到垃圾向資源、資源向垃圾的轉化。從而在促進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主動性的調動時,達到對其知識能力和情感素養(yǎng)的有效培養(yǎng)。
微課在高中化學的翻轉課堂教學中,是極其重要的內容和環(huán)節(jié),在翻轉課堂教學中利用微課,能夠對網絡教學平臺進行構建。網絡教學平臺的構建,既能對微課進行應用,又能通過微課,輔助學生學習微案例、章節(jié)測試和章節(jié)作業(yè)等內容,甚至通過網絡教學平臺,在線解決和反饋學生的學習問題,從而對學生學習和發(fā)展的需要進行滿足。此外,教師還可以在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中,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和角色。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角色應當是引導者,而并非主體者,學生才應該是被教師適當指導的課堂主體。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當利用微課的翻轉課堂,正確定位自己在教學中的角色[2],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其次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強化自己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如此就能在以微課為基礎的翻轉課堂下,對學生進行學習的引導,從而在案例分析和討論過程中,實現(xiàn)學生對知識的內化。
例如,在“脂肪烴”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將中餐和西餐的圖片展示出來,并在學生觀看的過程中,提出“喜歡中餐還是西餐,為什么喜歡?”的問題。其次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思考和討論的引導,并在引導中組織學生對相關的資料進行觀看。然后教師需要在學生的觀看中,提出相應的問題,組織學生展開積極的討論和思考。如食品中含反式脂肪酸的概率;有關含反式脂肪酸的食品安全問題;反式脂肪酸的危害等等。如此就能在對學生的引導中,促進其對知識的思考和探索,從而達到對課堂教學目標的有力完成。
高中化學教師在教學時,就應當通過對微課下翻轉課堂的運用,對課堂教學目標進行明確,并在對教學情境進行創(chuàng)設的情況下,對相關的網絡教學平臺進行構建。如此方能在促進學生課堂參與度的提高下,達到對學生知識能力、素質修養(yǎng)和情感態(tài)度的全面性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