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妮
舞蹈的藝術表現(xiàn)力是舞蹈內涵的一個體現(xiàn),正是因為舞蹈表現(xiàn)力,才讓舞蹈脫離了簡單的肢體運動,讓一個舞者精神升華,成為一個舞蹈大師。目前我國中職舞蹈教學中,很多教師為了應付教學,教學重點放在了基本功上,忽略了對學生表現(xiàn)力的培養(yǎng),導致學生在日常的表演中無法實現(xiàn)舞蹈藝術交流,表現(xiàn)張力受限。
目前,我國的中職舞蹈教學體系日益成熟,在實際的教學環(huán)境中,舞蹈藝術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技術都有了一定的提升。作為當代藝術教學的重點,舞蹈教學是提升學生素質教育的關鍵。培養(yǎng)學生的舞蹈表現(xiàn)力,可以讓學生感受到舞蹈藝術價值,并從精神上升華藝術,進而引導學生感悟舞蹈的藝術價值,并通過帶有感情的練習來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
首先,學生的學習認知不足,很多中職學生選擇舞蹈的初衷不一定源于對舞蹈的熱愛,大多是感受到舞蹈藝術的美而產生的學習沖動。很多中職學生在練習舞蹈中有所懈怠,不愿意吃苦;一些學生急于求成,為了達成表演目標沒有掌握舞蹈技巧,強加練習沒有獲得好的藝術結果后就自暴自棄;其次,教師的教學觀念有待更新,很多教師依舊采用基本功練習為主的教學方式,沒有指導學生欣賞、學會鑒賞有感染力的舞蹈藝術,導致學生學習死板,沒有獲得“點化”,舞蹈綜合表現(xiàn)沒有得到長進。
舞蹈表現(xiàn)力的培養(yǎng)強調的是美,而不是勤。為了讓舞蹈藝術體現(xiàn)美,讓觀眾感受到舞蹈藝術的內涵,要求舞者自身要具有藝術表現(xiàn)力和情感張力。對此,教師應當不斷更新現(xiàn)代的舞蹈教學理念和思路,與時俱進,指導學生掌握基礎的舞蹈動作和基本功的時候,積極體會舞蹈藝術的內涵和情感,并深層次地鼓勵學生進行思維和能力的創(chuàng)新,讓其能夠將自我的思維情感和藝術表現(xiàn)力聯(lián)合在一起。對此,教師可以多參與舞蹈的論壇活動,結合自身的資源多借鑒其他舞蹈藝術家表現(xiàn)力的傳達經驗,如楊麗萍的舞蹈中對手、眼神的運用等。
舞蹈作品中都蘊含著創(chuàng)作者深層次的內涵,富有精神價值和藝術內涵的舞蹈作品都可以反映時代的特征和藝術的情感。舞蹈教師在進行藝術教學時,要鼓勵學生多去探索編排舞蹈者的思想情感和藝術內涵,并通過這種方式將自己的精神、思想融合在其中,形成心靈和肢體的融合。與此同時,舞蹈藝術的表達本身需要聯(lián)合個人情感,唯有將情感理解、參悟才能夠演繹出有血有肉,有情感的舞蹈藝術??梢姡璧附處熢谥笇W生進行舞蹈訓練的時候,要鼓勵學生多借鑒其他舞蹈藝術家的表現(xiàn)神情,姿態(tài),結合作品予以思考,進而將其內化,不斷積累自己的藝術表現(xiàn)力。
在舞蹈教學中,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對舞蹈藝術進行深入研究和分析,鼓勵學生學習藝術文化知識,具有良好的文化儲備和藝術修養(yǎng)。如在日常的舞蹈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多學習專業(yè)的舞蹈動作,具有扎實的舞蹈功底;其次是學習理論知識,了解舞蹈藝術的歷史、特點和音樂,電影,戲劇藝術的融合、藝術的流派等;再者是擴展藝術知識,通過閱讀中外古典經典文學等來增強自己的藝術內涵,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進而加強對舞蹈藝術作品的認知,最終提升自己的舞蹈藝術表現(xiàn)力。最后,要培養(yǎng)學生的舞蹈創(chuàng)造力,例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為學生提供一種意境,讓學生能夠自我編排舞蹈,在經過不斷的生活經驗累積后能夠通過自我興趣來進行即興表演,創(chuàng)造能力也隨之提升。
綜上所述,傳統(tǒng)的中職舞蹈教學受到教學思路和教學觀念的影響,很多中職教學將教學的重點放在了藝術動作方面,考慮到舞蹈藝術是音樂、情感、動作的綜合藝術,唯有加強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和內涵才能夠豐富藝術作品的情感和內涵,保證舞蹈藝術和觀眾產生共鳴,最終演繹出豐富精彩的舞蹈藝術。對此,建議教師在舞蹈教學中重視學生的藝術表現(xiàn)力,讓其能夠仔細觀察生活,加強自己的文化素養(yǎng),最終增強舞蹈藝術的表現(xiàn)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