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僅是傳道授業(yè)解惑的過程,從廣義上講還包括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行為處事準則,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完善,學生的品德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尤其是在職業(yè)院校,學生文化基礎弱,思想品德教育也相對松懈,而中職學生正處于青春期,是塑造人格的重要時期,在這個階段的孩子思想和行為充滿了不確定性,他們具備一定的自我意識,但是想法又極其幼稚,他們考慮問題執(zhí)拗、生硬,容易惹是生非。因此,加強中職的德育教學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德育課程屬于素質(zhì)拓展課程,它不包含在中職學校的基礎學科內(nèi)。因此,教學中存在教師對德育課程不重視,學生對德育學習敷衍了事的現(xiàn)象。在教學過程中,由于不重視這門課,備課潦草,抓不住教學重點,對于學生的考核也是采取得過且過的態(tài)度,使德育教育達不到真正的教育目的。
中職學校的學生本身學習基礎較差,學習興趣也不高,而德育課程本身又不屬于重點考察學科,受功利主義心理的影響,學生學習這門課程時比較松懈。上課時,學生不認真聽講,存在在課上學習其他學科的知識、交頭接耳、吃零食等行為,使得德育課程中教師唱獨角戲的現(xiàn)象比較多。
雖然當前信息技術(shù)不斷在中職學校內(nèi)普及,但是職校在教育體制中長期不受重視,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對于職校的教學和生活都不重視,造成職校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長期比較傳統(tǒng)。體現(xiàn)在德育課程上,教師不重視多媒體的運用,不重視先進的教育理念在教學中的推廣,講課長期按照教師為授課主體的傳統(tǒng)方式進行,教學反饋少,教學效果極差。
德育課程的理論知識人人都知道,但是在實際生活中遇到相關德育事件時卻非人人可以迅速而正確地做出價值判斷。采用案例教學有多種好處,一是可以讓學生在真實的問題場景中做價值思考和道德判斷;二是因為案例中許多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無明確的好壞之分,因此可培養(yǎng)學生批判性的思維方式。根據(jù)真實案例尋找德育理論知識進行論證,能加深對德育理論知識的理解,進而擁有更深的思想道德領悟。案例教學是受當前教育理論推崇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鮮活有趣,能夠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上課興趣。例如,樹立崇高理想的相關德育內(nèi)容,就可以使用此次鐘南山院士領導抗疫的事件,給學生介紹鐘南山院士的成長經(jīng)歷,讓學生感受樹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對于幫助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意義,從而讓他們確立自己的人生規(guī)劃和人生理想。
在當前學生為教學活動主體的思想下,德育課程應該加強課上互動。加強課堂互動其實也起到促進學生批判性思維和辯證能力提升的作用,學生在討論過程中,聯(lián)系自身生活實際,思考在價值選擇時如何做決定。德育課程的目的是培養(yǎng)正確的價值觀,正確指導學生在將來的學習和職業(yè)生涯。
例如,教師可以用食品添加劑之類的社會熱點問題做材料讓學生討論,食品添加劑最初設計是為了提升食品的口感、延長食品保質(zhì)期,但是在不斷的發(fā)展中,出現(xiàn)了許多不良商家添加大量危害人類身體健康的化學添加劑的現(xiàn)象,造成市場亂象。教師用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對道德問題進行思考,從而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情境教學是通過塑造真實情境,增加教學的真實感和生動性,幫助學生做深入思考。中職德育課程中,教師就可以在教學中使用多媒體設備導入案例情景,通過情景再現(xiàn),把學生拉進現(xiàn)實事件中,增加學生的代入感和課堂參與度。例如,在討論道德事件時,教師先描述事件的起因、經(jīng)過,然后給學生分小組,每個小組代表案例中不同立場的人們,雙方進行辯論,增加學生的代入感,增強學生對道德事件的思考能力和判斷能力。
在中職學生的成長發(fā)展中,學校必須加強對他們的德育教育。學校和教師都要重視德育課程的開展,德育課教師要針對中職學生的成長特點和成長中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設計有針對性的教學內(nèi)容,引導學生走向正確的人生道路,還要創(chuàng)新授課方式,提高德育課程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