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活潑可愛,其想象力豐富,對待新鮮事物的好奇心也比較強,面向該類群體的語文教學要體現(xiàn)快樂優(yōu)先的原則,使其細品語文之魅力。
小學生的心智還未成熟,具有一定的叛逆心理,不易服從管教。所以教師不能只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手法進行授課,而是要讓學生主動學習,注重他們的主體地位,提高教學成效。教師若強制學生學習,便很容易激起他們的逆反心理,再加上言語溝通不當,會造成一定的沖突,因此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采用參與式手段,讓學生能夠參與進教師的教學活動中,從而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使其體驗到語文學習中的樂趣。
例如,教師在對《珍珠鳥》這篇文章相關知識進行講解時,便可以讓學生模仿鳥兒的肢體動作和聲音,構建出一種生趣、形象的課堂氛圍,以此使那些偷懶的學生也參與其中;而在對《花鐘》這篇文章有關知識進行講解時,教師便可以先為他們展示各種花兒的圖片,然后帶領學生進入到學校的花園中辨認課文中涉及的花兒。教師還可以讓他們再說出自己還知道哪些鮮花的名字,這些花兒而又都是在一天中的什么時間開放的。與此同時,教師還可采用競賽的方式,看看哪名學生回答的最多,調(diào)動起課堂氛圍,激發(fā)出他們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要從講臺中走出來,進入到學生之中,從他們的趣味點入手,將所講知識良好地呈現(xiàn)給他們,讓他們在參與式的教學中獲得良好的課堂體驗,從而對語文學習越來越感興趣。
近年來,結合多媒體手段的情境化創(chuàng)設活躍于課堂之中,利用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設趣味性十足的問題情境能為課堂帶來更多的快樂。多媒體信息技術以其豐富的形、聲、色、圖給課堂創(chuàng)設一種直觀的教學效果,開闊了學生的視野,豐富了學生的想象力,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課堂教學效果和學習效率都顯著提升。尤其在講解那些枯燥、無趣的知識點過程中,結合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能夠讓講解的過程增加很多趣味性,從而營造一種輕松的學習氛圍。目前結合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已經(jīng)成為語文課堂必不可少的一種教學方法,它讓語文教師找到新的探索快樂的道路,寓教于樂。
例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蜜蜂》這節(jié)課的時候,如果只是簡單地為學生講解文中涉及到了到哪些生字詞,文章的結構、層次是什么樣的,作者都運用了什么樣的寫作手法,學生一定會在講臺下面聽得昏昏欲睡,但是如果將多媒體技術融入進來,在課堂的開始為學生播放一些關于小蜜蜂在花叢中翩翩起舞的精美視頻,學生一定會對接下來的教學內(nèi)容充滿期待,之后教師在講解文章內(nèi)容時,穿插一些和蜜蜂有關的圖片,則能為課堂帶來更多的趣味。
小學語文課本中有很多內(nèi)容都是各種小故事,教師可根據(jù)語文教材的這一特點,把課文中的各種故事改編為話劇,之后組織學生在課下進行排練,排練的時候分小組進行,每個組盡量保證男女生比例平衡,從而方便學生們分配角色。在學生課下排練完畢之后,讓他們在課上分別表演,每組派出一名學生作為代表打分,最后得分最高的小組可以不寫當天的語文作業(yè)作為獎勵。以這種話劇表演的形式能最大程度為語文學習注入樂趣,讓學生們逐漸愛上語文學習。
例如,教師在為學生進行《將相和》這篇課文的教學時,便可以在課上為學生們進行知識點的講解,之后找?guī)酌麑W生分角色朗讀課文,先讓他們初步理解課文大意。之后再為他們詳細講解這篇課文的結構、主旨、思想感情等內(nèi)容,全部講解完畢后,讓學生們分組,小組在課下將課文改編為話劇劇本并進行表演,最后在課上演出并評比,這一過程能為學生們帶來更多的樂趣。
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只有不斷學習新的教學理論,只有在教學中源源不斷地帶來新鮮的元素,才能讓學生從中找尋到樂趣,以快樂的心態(tài)學習語文。因此,教師應當立足于趣味教學,盡可能地為學生帶來更多的快樂,讓他們在歡聲笑語中打下良好的語文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