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光 (四川音樂學院)
從街舞的審美、風格看,給我們視覺感受是一種低重心的美感。特別是Old School舞蹈風格,保留了街舞原汁原味“低重心”的風格特征。Up-down律動是街舞舞蹈風格韻律的核心要素,街舞動作大多數(shù)都是在Down律動中完成,Down律動重心的運動與地面呼應,將重心放低,沉氣下蹲,膝蓋控制在一定的彎曲度上彈動,Down律動中舞步的移動盡量將幅度放大,在重心移動的過程中呈現(xiàn)出輕松隨意的動感。
街舞Breaking①地板舞動作分為大地板動作和小地板動作,大地板動作是以頭、手掌、手肘、背等身體各部位為支撐點在地板上旋轉;小地板動作是各種復雜、快速的舞步,以及各種高難度的倒立舞姿。地板舞鮮明的高低重心轉換的風格特點使得舞者在舞動過程中,對重心轉換以及低重心的掌控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地板舞重心掌控能力的訓練難度有兩點,一是舞者從直立到倒立的重心轉換后,倒立舞姿穩(wěn)定的控制能力;二是舞者以各肢體部位為支撐點旋轉中的重心平衡能力。以Breaking地板舞大地板動作中的“1990單手倒立旋轉”動作為例,對重心訓練進行闡述。要把單手倒立旋轉動作練好,提高重心穩(wěn)定性是有效保證旋轉的質感和圈數(shù)的關鍵,其訓練要點:一是控制身體重心下降的速度。身體倒立重心位置變低,單手承重主力手著地后快速準確找到人體支撐點并保持平衡、穩(wěn)定,這一點很重要,只有在下降重心時支撐點“一步到位”,借助這個動力對旋轉的快速起轉形成一個良好的動力順勢,再加上旋轉中腰腹部發(fā)力收緊保持身體與地面的垂直重心,就能完成高質量多圈數(shù)的單手倒立旋轉。二是承重主力手與地面摩擦力的關系。承重主力手靠手臂力量迅速支撐起身體并達到平衡,身體重心的力點越集中重心支撐面就越小,主力手與地面摩擦力就越小,單手倒立旋轉的速度就會變快,同時旋轉過程中重心也會變得更穩(wěn)定。三是調整動力手、軀干、雙腿的協(xié)調性。在“1990單手倒立旋轉”動作中,手、軀干和腿展收的幅度是提高旋轉美感的重要因素,動力手、軀干和雙腿之間配合得當舞姿舒展,才可以形成一個美感十足的單手倒立旋轉。由此可見,在“1990單手倒立旋轉”動作訓練中,控制身體重心下降速度是旋轉的基本能力,集中身體的重心力點是轉速的關鍵,主力手、動力手、軀干和雙腿各部位密切配合是旋轉美感的核心,有意識地提高重心掌控能力,才能呈現(xiàn)出完美的地板技術技巧。
人體的重心在街舞舞動中是極為重要的,在Locking②鎖舞中重心是調整舞姿與舞姿之間的轉換,在Popping③震感舞中重心是維持動作快速定格的關鍵,在Breaking地板舞中重心是掌控各種倒立旋轉、結構復雜舞姿造型的核心,在Myosung④描聲舞中重心是保證舞姿之間大幅度流動、流暢變化的砥柱。舞姿造型、舞姿變化、旋轉技巧,它們都是由頭部、軀干、上臂、前臂、手、大腿、小腿和腳組成的,當身體任一個部位的位置發(fā)生變化時,重心位置就會隨著動作而變化。在重心掌控能力訓練中,掌握重心運動軌跡的方法是重點,克服不可預測因素的影響是難點。
街舞重心掌控能力訓練的重點是使舞者在舞動過程中正確掌握重心的運動軌跡。首先要提取出重心運動軌跡的規(guī)律,其次將動勢相同的重心歸類訓練,最后將典型多變的重心進行分解訓練。例如Locking鎖舞的“Locking Six Step鎖舞六步式”動作的分解訓練:首先把一到六步中重心運動軌跡進行提取分類,一種是同一運動動勢方向的舞步流動,另一種是順動勢轉體變逆動勢的舞步流動,提取重心運動軌跡進行針對性訓練;其次是上肢舞姿重心與下肢舞步重心的協(xié)調配合,總重心調配達到和諧自然;最后注意在步法重心轉換時強調腿部具有張弛有力的控制力。街舞重心訓練的難點是訓練舞者在大幅度的跳、轉等動作過程中保持重心的平衡穩(wěn)定。大幅度的跳、轉使得舞者人體重心的位置是一個隨機變量,各種各樣的因素影響它的變化,雖然對舞者進行了相對靜態(tài)下的重心訓練,但由于跳在空中占位時間短,轉的形成速度快,使舞者在跳、轉過程中快速尋找到最協(xié)調和穩(wěn)定的總重心“點”是訓練的難點。
影響街舞舞者重心掌控能力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包括街舞舞者的軟開度,它是保證舞者舞姿的舒展;力量,對街舞舞者來講力量是至關重要的,只有具有較強的肌肉控制力才能完成街舞獨特的“果敢”舞姿舞態(tài);協(xié)調性,舞者身體協(xié)調性是街舞風格律動美感的關鍵,它與舞者重心意識也相關,促進舞者內在“力”意識的流動。
其一,身體的軟開度。軟開度既能幫助舞者舞姿舒展,又能助于舞者在舒展的舞姿中流暢地移動重心,身體不受軟度的局限,能夠準確達到動作的規(guī)格。例如Locking鎖舞的“Which Away往哪兒走”動作中,優(yōu)秀街舞舞者的動作幅度大、動作定格準確,輕松駕馭“往哪兒走”大舞姿在重心中的轉換,這主要歸功于身體軟開度的訓練?!巴膬鹤摺眲幼髦形枵唧y關節(jié)柔韌性好,勾腳抬腿的舞姿就松弛舒展;舞者腿部具有良好的伸展性,蹬腿的舞姿就會變得有張力,這類大幅度動作都要基于良好的軟開度才能較好完成重心轉換。街舞舞者髖關節(jié)的“外開”是軟度訓練的重點,街舞中沒有大量出現(xiàn)“高位”踢、搬、控腿,常常出現(xiàn)大量的開胯舞姿,所以在街舞軟度訓練中以髖關節(jié)外開為主,同時加強拉伸前、旁、后腿和腰的柔韌性,軟度訓練能使街舞舞者身體各部位靈活多變,收放自如,使舞者在重心轉換過程中不僵不板,舞姿舒展、重心穩(wěn)定。
其二,肌肉力量的控制力。街舞舞者需要較強的力量控制能力,通過肌肉力量使得有效控制人體的各個關節(jié)。例如Popping震感舞的“Animation定格動畫風格”動作中,肌肉力量的控制能力是決定動作干凈定格的關鍵,每個定格動作在完成“瞬間凍結”時對重心的穩(wěn)固有較高的要求。“Animation定格動畫風格”動作需要帶動全身肌肉力量,首先是通過肌肉力量韌勁拉長控制畫面“慢速”轉移重心,再通過對上肢、軀干、下肢肌肉群和韌帶的收緊作用力下,將全身的肌肉群快速收緊“凍結”定格,重心穩(wěn)固。要提升街舞舞者力量的控制力,需要通過屈伸腹背肌、俯臥撐、控踢腿、跳躍等多種訓練途徑來全面、有效地調動肌肉群,提高肌肉力量的控制能力。
其三,身體的協(xié)調性。所謂協(xié)調性,是指身體某一部位與其他部位的配合能力,通過動作及其與關節(jié)的有效配合實現(xiàn)舞蹈的流暢運動。例如街舞中“Isolation身體分離”動作,是從頭頸、肩、胸、髖層層移動將身體分離,“Isolation身體分離”動作需要舞者具有很好的控制力和協(xié)調能力?!吧眢w的分離”動作的控制力是指當頭頸向旁移動時,肩關節(jié)需要控制穩(wěn)定不動,從頭頸到肩到胸再到胯他們的關系都是“移動”與“穩(wěn)定”的關系,并進行層層同向移動分離?!吧眢w的分離”動作的協(xié)調能力是指舞者頭頸、肩、胸、髖層層旁移時,重心的調整能力,身體各部位移動幅度的分配能力。協(xié)調能力是舞者通過一次次不斷嘗試,根據(jù)自身身體條件找到“力”與“度”的調配,從而形成肌肉記憶,實現(xiàn)重心的自然轉移。另外,協(xié)調性對重心的影響還與意識有關,當頭頸做移動時,肩關節(jié)就要有意識地準備銜接,層層動作都做到有意識準備,“Isolation身體分離”動作就會形成外部動態(tài)分得干凈,內部力量連接流暢,同時也有效地解決了重心偏倒問題。
重心的訓練在街舞教學中有著重要意義和訓練價值,重心是原地舞姿造型、移動舞姿、流動舞步中動作平衡穩(wěn)定的關鍵。歸納總結重心位置的變化規(guī)律、重心運動的軌跡,旨在尋找到一種可行性的訓練方法。
人體在空間中運動,首先要了解身體運動的移動方式和支撐方式,對于街舞舞者的重心訓練首先要樹立一個重心移動和支撐的基本概念。從物理力學看,重心是人體在靜立下的一種定力支撐,在流動中的一種人體協(xié)調性和穩(wěn)定性支撐。街舞重心訓練根據(jù)運動狀態(tài)分兩類:一種是靜立的定力支撐,強調舞姿,在一種靜止的狀態(tài)下,一只腳或者兩只腳支撐下的一種穩(wěn)定性;還有一種是流動當中通過腿部運動,然后產生瞬間的或者是流動當中的身體的穩(wěn)定性。重心能力的訓練是街舞基礎訓教材中非常重要的部分,重心訓練組合分為三種:原地、移動、流動。
1、定力支撐的原地重心
在原地重心訓練中,首先在強調半腳掌定力的情況下,重心不斷地向上延伸,或重心不斷向下生根。原地重心訓練是以單一性動作為主,在此訓練階段中,注重訓練量的積累,沒有一定質量和數(shù)量的單一動作的訓練,就很難做到動作“質”的變化。
原地重心訓練不宜太復雜,重在體會重心意識和平衡感,重心訓練可分步驟進行要素練習。例如在Locking鎖舞的“Point指”動作中,舞者在“Point指”左右手交替形成的舞姿造型中,不斷地體會腿部和半腳掌與地面的重心線。重心線不僅是外部身體的重心,還有內在的重心,內在重心是指舞者在訓練過程中形成的一種重心意識。成熟的街舞舞者對重心的變化會有一定的預判能力,進而通過重心意識實現(xiàn)身體的平衡?!癙oint指”動作訓練時,強化舞者在原地重心層層上升或下降中的重心意識,同時強調半腳掌下面保持有一個高位或低位的控制力,使舞者的腳和踝關節(jié)具有很穩(wěn)定、很扎實的定力支撐能力。在街舞原地舞姿造型中常常會運用到這種原地定力支撐技術,所以此階段訓練不易著急,根據(jù)舞者的情況可適當調長訓練周期,原地重心的訓練是為后面的重心移動訓練組合打下夯實的基礎。
2、腿部屈伸的重心移動
街舞舞姿變化時常常要經過“蹲”去轉變重心,腿部上下弧度的屈伸,身體大幅度地空間移動,要求舞者腿部具有較好地屈伸支撐能力。重心移動訓練組合是以復合性動作為主,即多個移動重心的舞姿組合在一起訓練,在此訓練階段中,強化舞者腿部屈伸中重心的移動感,以及移動中舞姿間的銜接。
重心移動訓練組合要短而精,組合根據(jù)重心的運動軌跡發(fā)展、銜接、變化而形成,具有一定連續(xù)性和移動特點的訓練組合。例如Myosung描聲舞的“Ground Move地板動作”訓練組合,以縱向的上下重心移動和橫向的左右重心移動為主干動作,訓練舞者在舞姿流動過程中,既要保持腿部上下屈伸“對抗力量”的狀態(tài),又要保持左右移動舞姿的連貫性。運動軌跡在“上、下、左、右、前、后”中交替變化,腿部屈伸要有“下有根,上有撐”的質感,上肢要有“前有探,后有拉”的擴張與收縮,以及左右伸展的延伸效果。此訓練階段,舞者在舞姿造型與動作銜接中對動作預判能力和重心意識感要求更高,外部重心移動與內在動勢相結合,使舞者的舞姿看上去有一種身體內部能量的流動,與音樂的高度配合,創(chuàng)造出身描音的意境之美。
3、舞步中的重心流動
舞者要掌握好重心流動,必須要以原地和移動訓練為基礎,有了扎實的基礎才能順暢流動、行云流水。重心流動訓練組合是綜合性訓練組合,以舞步為流動,舞姿為銜接,技術技巧為亮點,形成了具有觀賞性的訓練組合,其中流動中重心的掌控能力是核心。在舞步變化中舞者重心掌控能力強,技術技巧融合度就高,其動勢一氣呵成,動作不拖泥帶水,呈現(xiàn)出舞步與舞姿的和諧銜接,使得舞蹈畫面干凈清晰。
重心流動訓練組合是以流動舞步為主干動作,舞姿為修飾動作的綜合性訓練組合,是街舞教學中的高級階段。在此訓練階段中,要求舞者重心掌控能力極其自然地融入舞蹈風格中,凸顯街舞各舞蹈風格的藝術魅力。例如Popping震感舞中“Isolation身體分離”動作接“The Tick秒針運動”動作再接“Ground Move地板動作”動作,凸顯了震感舞中的“卡頓”風格;Locking鎖舞中“Scoobot舞步”動作接“Turn Around旋轉”動作再接“Split劈叉”動作,凸顯了鎖舞的“靈動”風格;Breaking地板舞中“Top Rock搖滾步”動作接“Crazy Freeze超級定格”動作再接“Air Chair空中椅子”動作,凸顯了地板舞的“硬朗”風格。在訓練組合中,重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訓練要素,但它是在軟開度、力量、平衡、協(xié)調、靈活等全方位的配合下,才能得到極致的發(fā)揮,甚至在訓練中,還需要貫穿于節(jié)奏快慢的變化,呼吸的張弛之中。
重心掌控能力的訓練方法在街舞教學中嘗試運用后,已經取得了一些可喜的變化:一是在教學中舞者重心的運動軌跡表現(xiàn)得更為細致準確,提升街舞技術技巧的規(guī)格;二是舞者在運動空間中舞姿造型、流動舞步更為流暢自如;三是通過重心掌控能力的訓練,舞者在即興舞蹈時身體與節(jié)奏、伴奏融合度更高;四是重心能力訓練教材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的全面性訓練使得舞者的身體循序漸進地得到開發(fā)。這些變化,印證了該重心訓練方法能夠有效地提升街舞教學訓練水平。后續(xù),本人將在前期的成果基礎上,進一步探究重心力學原理在街舞教學中的綜合運用,構建更加全面、更加多元的訓練方法。
注釋:
① Breaking地板舞,起源于紐約布朗克斯區(qū)的街舞舞蹈,并融合了早期爵士舞、藝術體操、巴西戰(zhàn)舞、中國功夫電影、滑冰等多種藝術形式形成了如今的形態(tài)。主要特點是快速的步伐、高難度的倒立姿勢和身體旋轉。
② Locking鎖舞,受放克音樂影響,最早成型的街舞舞種。強調干凈利落、以鎖住和突然定格的動作為特點的舞蹈。
③ Popping震感舞,在放克音樂派對舞蹈、機器人舞蹈、默劇表演、鎖舞等藝術形式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舞種??考∪獾难杆偈站o和放松,來產生強烈震動感以配合肢體動作的舞蹈。
④ Myosung描聲舞,韓國舞蹈藝術家Wave Zino獨創(chuàng)的世界稀有舞種,以Wave(電流舞)和Popping(震感舞)為基礎,動作講究大幅度、大畫面,形似蛇盤,注重描繪音樂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