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欣
【摘要】小學音樂教育是新時期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對于小學音樂教師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需要他們具有良好的職業(yè)素養(yǎng)和專業(yè)能力。小學音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既要重視文化課理論知識的傳授,又要通過多種方法切實有效提升小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文章基于新課程理念,闡述了小學音樂欣賞教學創(chuàng)新的有效路徑,以供參考。
【關鍵詞】新課程理念;小學音樂;欣賞教學;創(chuàng)新
一、引言
對于小學音樂教學來說,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培養(yǎng)小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yǎng)。音樂欣賞對于音樂課程至關重要,也是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開展音樂欣賞教學,能夠顯著提高小學生對于音樂的認知,使他們對于音樂課程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提高其對于音樂的感知能力,從而更好地體現(xiàn)出音樂課程的作用和價值。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是提高小學生能力素質的有效途徑。
二、小學音樂欣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師對于音樂欣賞缺乏正確的認知
在當前階段,一些小學音樂教師對于音樂欣賞教育存在錯誤的認知,未能認識到其中的價值和意義。對于小學階段的音樂欣賞課程來說,最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對于音樂課程的興趣愛好,并使他們形成良好的情操。但是在當前階段,很多小學音樂教師并未意識到這一點,在音樂課程教學過程中受到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影響比較嚴重,并未對音樂欣賞課程的價值展開深入的研究。有的音樂教師甚至認為這門課程無關緊要[1],在教學時并未結合課程的重點和難點知識研究制定出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僅僅是播放一些音樂曲目供學生學習。這些音樂曲目和教材上的知識點缺乏聯(lián)系,往往很難切實有效地提升小學生的音樂欣賞水平,如果處理不慎,對小學生的音樂學習還會產(chǎn)生誤導。
2.音樂教師自身缺乏專業(yè)的音樂素養(yǎng)
小學音樂欣賞課程是小學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新時期學校開展素質教育改革的關鍵。對于音樂欣賞課程的教師來說,要想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出這門課程的價值并非易事。小學音樂欣賞教師如果沒有經(jīng)過系統(tǒng)的專業(yè)知識培訓是很難完成這個教學工作的。但是在當前階段,很多小學音樂欣賞教師并未經(jīng)過嚴格系統(tǒng)的培訓。由于師資資源緊張,有的音樂欣賞教師并非來自音樂專業(yè),其自身的音樂修養(yǎng)與專業(yè)能力存在不足,在教學過程中很難對學生展開針對性的指導,很難引導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審美觀念。
三、新課程理念下完善小學音樂欣賞教學的有效路徑
1.音樂教師要提升對于音樂欣賞課程的重視程度
對于小學音樂欣賞課程來說,要充分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提升音樂課程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英語教師在這個過程中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于小學欣賞課程的教師來說,需要在工作過程中對音樂欣賞課程展開深入的研究,認識到音樂欣賞課程具有的價值和意義,摒棄傳統(tǒng)的思想教育觀念,貫徹落實全新的素質教育理念,在教學過程中認識到音樂欣賞教育對于學校素質教育改革的重要作用。此外,音樂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價值,除了傳授技能知識,還要成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和合作者,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習規(guī)律,選擇合理的教學方法來增強學生對于音樂欣賞課程知識的理解,重視在課堂中的音樂體驗,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修養(yǎng)。
2.提高音樂教師的職業(yè)素養(yǎng)
小學音樂教師在音樂欣賞課程教學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對于學校來說,要想進一步促進素質教育改革的深化,提高音樂欣賞課程的教學質量,需要通過多種形式加強對于音樂教師的培訓,提升音樂教師的職業(yè)素養(yǎng)和教學能力,使音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發(fā)揮出最大的價值。
在當前階段,對于音樂教師的職業(yè)素養(yǎng)培訓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展開。學??梢越Y合自身的發(fā)展實際,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拓寬人才引進的渠道,高薪聘請具備豐富教學經(jīng)驗的教師[2]。學校需要定期對音樂教師開展專業(yè)技能知識培訓,提升他們的職業(yè)能力和音樂素養(yǎng)。從音樂教師的角度來說,在教學過程中需要主動地進行音樂知識和教學方法的學習和培訓,通過多種形式提高自身的職業(yè)能力與音樂素養(yǎng),這樣才能夠在教學活動中為學生提供專業(yè)的學習建議,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更好地完成預期教學目標,培養(yǎng)學生對于音樂欣賞課程的興趣,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fā)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3.對教學方法展開優(yōu)化,突破教學中的難點
在小學階段開展音樂欣賞教學,需要貫徹落實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這也是新時期學校開展素質教育改革的重要要求。小學階段學生正處于發(fā)育階段,生理和心理都還不夠成熟,在學習過程中往往很難集中注意力。教師在課堂中使用動態(tài)場景開展教學,往往更加容易吸引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他們也會積極主動地參與進來。這就需要音樂教師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展開深入的研究,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多采用情景教學法。譬如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結合一些動態(tài)的教學視頻對學生展開知識點的講解,通過聽覺和視覺的雙重刺激,在學生的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這種直觀的教學方法能夠更好地展示音樂內容,進一步提升學生對于音樂的感知能力。多媒體教學能夠使得教師和學生之間在課堂中保持密切的溝通。隨著信息化技術的不斷深入發(fā)展,音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對教學模式展開有效的創(chuàng)新,促使學生對于音樂欣賞有更加深刻的認知。
譬如音樂教師在講解到《獅子王進行曲》這篇內容時,在課程開始之前,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音樂《獅子王進行曲》,營造出一個良好的教學情境,借助這首歌曲引導學生對音樂作品展開賞析,感受到音樂作品中對于各種小動物的描述,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會產(chǎn)生保護動物的意識。此外,音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可以借助一些道具,譬如披風和動物形狀的帽子等等,在歌曲播放完成后可以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扮演歌曲中出現(xiàn)的各種小動物,并對這些動物的行為進行模仿。教師在課堂中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任務,譬如動物王國的體驗等等,在學生表演期間還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播放動畫片《獅子王》。教師需要維持好課堂的秩序,必要的時候也可以參與其中[3]。這種教學方式非常具有趣味性,也非常符合小學生的生活,能夠顯著提高音樂欣賞課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4.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階段的音樂欣賞課教學需要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心理特點展開優(yōu)化設計,通過寓教于樂的形式增加學生對于音樂課程的興趣和信心。只有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和主動性,他們才會主動地融入教學過程中,并主動配合音樂教師的教學。音樂課程教學和傳統(tǒng)的文化課教學存在一定的差異。音樂課程教學往往非常生動,音樂教師只要在課程開始之前展開精心的準備和設計,完全能夠為學生帶來一場極為精彩的教學活動。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需要營造出輕松愉快的氛圍,幫助學生理解音樂課程的價值和意義。結合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必要的時候就可以將教材中的知識點進行延伸,結合一些流行歌曲對學生展開針對性的講解,將歌曲中出現(xiàn)的一些事物通過視頻和圖片的形式進行呈現(xiàn),這也是情境教學法的重要體現(xiàn)。音樂教師還可以對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行引導,鼓勵他們將自己對于音樂的想法表述出來,并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拋出一些具有探討價值的問題供學生探討,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更加專注,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也會得到顯著的提升。
譬如教師在講解到《小小音樂劇〈司馬缸砸缸〉》這篇內容時,在課堂開始之前,對這節(jié)課展開精心的設計,通過演唱和傾聽這兩種形式對學生展開動態(tài)教學,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真實地感受到劇中人物的情緒表現(xiàn)和復雜的心理活動。音樂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小組的形式進行分工協(xié)作,讓學生對劇中的人物形象展開表演,并在課堂中借助一些打擊樂器進行教學輔助。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對應的人物形象。在課堂中表演的形式也多種多樣,譬如唱歌、演奏、念白等等,從而使課堂表演的內容更加豐富。幾個小學生在一起愉快地玩耍,突然一位小朋友爬到假山中不小心掉入水缸中,然后由扮演司馬光的小朋友完成砸缸的動作,將唱歌和表演兩種形式有機結合在一起。教師需要維持好課堂紀律,必要的時候也可以選擇其中一個角色融入表演中來[4]。在表演完成之后,教師可以將學生召集在一起,以開班會的形式鼓勵大家將自己對于這節(jié)課程的感悟表述出來,并和其他學生進行分享。
四、結語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需要對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展開創(chuàng)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音樂欣賞課程是小學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內容,音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認識到當前階段音樂教學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通過多種方式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興趣,貫徹落實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為社會發(fā)展培育出更多的音樂人才。
【參考文獻】
[1]樓夢婷.新課程背景下小學音樂欣賞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新課程學習(上),2014(11).
[2]郭林海.小學音樂欣賞課教學[J].現(xiàn)代教育科學(小學教師),2013(01):38.
[3]潘美姬.分析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音樂欣賞課教學策略[J].新課程(上旬),2015(28):118.
[4]張景.新課程背景下小學音樂欣賞教學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6(2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