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定勇
摘要:農村學生課外閱讀缺失,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和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非常有必要從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積淀經典文化。而農村學生的家長觀念陳舊,更需要老師積極的與家長配合創(chuàng)造適宜課外閱讀的條件。放眼未來,關注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和閱讀方法的指導,把學生課外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長期地、實實在在地抓下去,讓學生在未來的日子里不斷收獲閱讀的喜悅。
關鍵詞:農村學生 課外閱讀 抓實 堅持
農村學生課外閱讀缺失,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和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為了從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積淀經典文化,應開展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轉變家長觀念為學生課外閱讀提供保障
1.調查分析為行動導航
從我了解的學校周邊社會環(huán)境來看,基本上沒有看書學習的風氣,周圍人除了勞動就是打牌娛樂、看電視。在這樣的環(huán)境影響下,學生除了看電視就是追逐打玩,課外閱讀從不當回事,被擱置了起來。經調查, 90%的家長沒有真正認識到課外閱讀對學生終身發(fā)展有用,80%的家長心中沒有課外閱讀的概念,認為學好語文就是讀好語文課本這本書。有的家長甚至不讓學生看課外書,認為看那些書無用,會耽誤學習,所以很少給孩子買課外書。我對我班學生做了一個查,16%的學生看過課外書,10.7%的學生擁有課外書,問題之嚴重。這迫切需要教師用正確的思想去影響學生家長,讓他們轉變不正確的觀念,給孩子買課外書,關心孩子課外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
2.家校聯系,讓學生課外閱讀有保障
要想真正有效地使課外閱讀計劃得以落實,必須讓家長共同參與。于是我通過家長會讓學生家長明確《小學語文課程標準》要求。通過身邊的具體事例讓家長真切的感受到課外閱讀不僅不會影響語文成績,反而會促進語文閱讀能力、寫作能力的提高。讓家長打消各種顧慮以后,動員家長為孩子購買課外書籍,引導孩子多看各種有益的課外書籍。我在每天的家庭作業(yè)中布置適量的課外閱讀作業(yè),讓學生閱讀,讓家長在家做好家庭老師,監(jiān)督孩子記錄每天閱讀的書名、篇目。使定時讀書會成為學生生活的一部分,慢慢就養(yǎng)成了按時讀書的好習慣。
二、提供機會,為學生課外閱讀創(chuàng)造條件
1.說姓名認名字
一年級剛開始學生間互相能叫出名字,卻不認識字,有相互想認識姓名的欲望,于是我將班級所有學生的姓名打印出來貼在對應學生的座位上,學生們在相互的走動觀察中,不知不覺的就認識了班上幾十名學生的姓名,也就認識了一百多個字。為后期的閱讀提供了一定的識字基礎。
2.講故事提興趣
剛入學的一年級學生,認字量極少,拼音能力不強,無法獨立進行閱讀。而他們對聽故事很感興趣,有聽故事、復述故事的能力。根據這一特點,我時常在新課結束學生感覺疲勞的時候給他們講課外書中的故事,或者讓學生自己講一講他們聽到的故事。當學生對故事產生了強烈的感染力后,我告訴學生,這些故事書里都有,而且還有很多很多,只要我們學會了拼音,認識了更多的字,我們就可以自己去讀,自己去看書,了解更多更有趣的故事了。從而使學生產生了強烈的讀課外書的欲望,誘發(fā)了學生學習拼音、認識漢字的興趣。
3.共享書籍,保持學生紅后的閱讀興趣
學生到了二年級,有了強烈的讀書欲望,有了拼音基礎,認識了幾百個字,能讀懂簡單的兒童讀物了,但是每個人的圖書量實在太少。為了讓學生有更多的書讀,我在教室里建立了一個讀書角。通過家訪或電話交談的方式征得家長的同意與支持,鼓勵學生將家里的課外書捐到班級。把這些書集中在一起,圖書量增加了,書的種類增多了,學生有了更多選擇的機會,每天課間讓學生到讀書角去找自己喜歡的書,對借閱次數多的同學給予適當的獎勵。這樣,學生共享了圖書資源,更進一步地激起了相互推薦好書,讀好書的愿望。
4.讀讀背背激發(fā)興趣
為了引導學生從傳統的優(yōu)秀經典詩文中尋求滋養(yǎng),積淀文化底蘊,塑造學生健全人格與現代精神,我打印了《三字經》和《弟子規(guī)》貼在讀書角的墻壁上,每隔兩天抄寫一首古詩詞在黑板的頂端,讓學生們讀讀背背;有時也利用“課前3分鐘”活動的時間安排學生背誦古詩詞比賽,在這樣自由的氛圍中,學生不知不覺的學習了許多古詩詞,這在增長知識的同時,也陶冶了情操,激發(fā)了讀好書的興趣。
三、正確引導,保證學生課外閱讀健康
1.指導選擇適合的書籍
二年級雖然學會了拼音,識字量也增加了,但他們的認知水平還是很有限。根據他們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能力,適時地推薦那些淺顯易懂、情節(jié)生動的童話、寓言、兒歌、謎語等適合他們閱讀的注音讀物,引導他們閱讀。利用主題班會時間讓學生上臺讀自己喜歡的故事,對大膽上臺又讀得好的學生給予表揚。
2.教會閱讀的方法
(1)精讀與略讀并行
如今的知識來源廣,信息量大、變化快,那么多的書全部看完是不可能的,要有選擇地看。我注意教給學生精讀與略讀相結合的方法,指導他們讀書先讀前言、目錄,在瀏覽中形成粗略印象,再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有教育意義的優(yōu)秀的作品,細細品讀。其它內容可采用略讀形式,了解大概就行。
(2)邊讀邊思
托爾斯泰說過:“知識只有靠積極思維得來而不光靠記憶得來時,才是真正的有用的知識?!蔽以谄綍r就注意引導學生邊看書邊思考、多質疑,并通過與同學交流、與老師或家長對話的方式理解知識、掌握知識。
(3)讀記結合
我要求每個學生準備一本筆記本,引導他們在閱讀的過程中及時摘錄優(yōu)美的詞句或感興趣的知識,養(yǎng)成邊讀邊記的好習慣。
(4)學用結合
在學生積累了一定量的好詞佳句后,指導他們通過日記的形式將這些詞語用上。對用了好詞好句而且寫得好的日記,我挑選出來在全班朗讀,并指出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還有待改進,教給他們修改的方法;或者是將他們的日記附上其照片展示出來,供其他學生觀摩學習。
總之,課外閱讀,作為語文課的延伸,能擴大視野,發(fā)展智力,陶冶情操,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語文綜合素養(yǎng)。有必要從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只要堅持,我相信若干年后,他們會享受到現在積累經典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