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奧晨 (沈陽音樂學院)
藝術歌曲自身的旋律優(yōu)美、感染力較強,受到了廣泛的關注。我國眾多作曲家譜寫了大量的藝術作品,音樂表現力強、題材豐富。欒凱作為我國青年作曲家的代表,譜寫了非常優(yōu)秀的藝術作品,其創(chuàng)作的作品融合了古典、時尚的內涵,體現了傳統與現代的結合,在我國聲樂作品發(fā)展中做出了重要的貢獻。本文針對藝術歌曲的演唱特征進行分析,以欒凱的聲樂作品為例來進行針對性的研究,在揭示其聲樂作品創(chuàng)作特征的基礎上,把握其作品演唱的規(guī)律以及具體的要素。
藝術歌曲是一種音樂體裁,體現了詩歌與音樂的融合,在眾多歌曲中占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藝術歌曲是結合合適的音樂創(chuàng)造方法與詩詞進行融合創(chuàng)作出的作品,十分講究感情的表現,注重通過旋律來傳遞音樂的情感。藝術歌曲整體的選材十分廣泛、情緒表達較為豐富,在創(chuàng)作時對于作曲家的藝術素養(yǎng)要求較高[1]。
藝術歌曲最早起源于德國,自18世紀開始真正成型,作為西方國家的重要音樂體裁,經過全方位發(fā)展之后,成為西方國家音樂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德國著名的藝術作曲家舒伯特、舒曼在藝術歌曲發(fā)展中發(fā)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這些作曲家具有非常豐富的音樂素養(yǎng),使得藝術歌曲的發(fā)展進入鼎盛時期[2]。
20世紀初期藝術歌曲正式傳入我國,并誕生了早期的作曲家,包括李叔同、趙元任等,創(chuàng)作的藝術作品在中國歌曲發(fā)展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并且逐步形成具有典型中國特色的藝術歌曲。改革開放以后,我國的音樂進入了全方位發(fā)展的階段,藝術歌曲也進入全新的時期,作品的創(chuàng)作趨于多元化,具有明顯的時代性特征,展現出高超的創(chuàng)作技巧以及獨特的藝術性。
欒凱作為我國著名的作曲家,其創(chuàng)作的作品具有獨特的特點,作品具有典型的多元性以及可塑性,推進音樂走入大眾生活。在欒凱作品創(chuàng)作中十分重視新藝術歌曲,保留了藝術歌曲的嚴肅性、高雅性,并重視音樂的通俗性、時尚性,其表現手段以及體裁風格實現了大膽的開拓以及創(chuàng)新,具有旋律優(yōu)美、結構簡潔、形式新穎等特征。在演唱者實際演唱中,提倡不同的唱法融合,并且鼓勵更多的歌唱者參與其中,受到了大眾社會群體的歡迎。從欒凱的新藝術歌曲創(chuàng)作中可以得知,其探索出典型的民歌新古典風格,歌詞中充滿了傳統的文化意境,而旋律中展現出宮廷音樂與戲曲之間的結合,使得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音樂實現了互相融合,并展現了全新的風格。
近年來、欒凱的藝術歌曲受到了廣泛的歡迎,并且在大眾視野中不斷地出現,其創(chuàng)作的作品展現了時代的特征,對于我國的聲樂藝術發(fā)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欒凱所創(chuàng)作的優(yōu)秀藝術歌曲需要由歌曲家來進行演唱,從其作品中可以得知,整體的旋律優(yōu)美,在實際演唱中結合良好的歌唱技巧以及呼吸方法,保證整個作品演繹的良好效果。以欒凱創(chuàng)作的《我的深情為你守候》歌曲為例來進行分析,這一歌曲是近年來美聲歌曲的重要典范,尤其是其中的女高音演唱較為困難,因此整個歌曲對于歌唱者的要求相對較高。《我的深情為你守候》這一首歌是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所創(chuàng)作的歌曲,歌曲的音區(qū)設置展現出氣息悠長的特點,作品中抒發(fā)了對祖國和人民的深愛,受到了業(yè)界的廣泛關注。從整個歌曲的曲式結構來看可以得知,這一歌曲屬于二部曲式結構的降G大調作品。欒凱通過現代化的作曲技法完美地展現了歌曲的特征,旋律線條起伏較為明顯,強弱結合十分合理。
整個作品的歌曲蘊含的情感十分深刻,通過高尚的基調展現出作曲家對于國家和人民的熱愛,歌曲深情的主體具有十分豐富的時代特征,贊嘆著崢嶸歲月,展現著人民戰(zhàn)士通過寶貴的青春和生命來捍衛(wèi)祖國的情感,展現了崇高的信仰。同時,在歌詞中結合長短句的形式來展現情感線條的變化,從人性化的角度敘述了情感,實現了個人情懷與國家情懷之間的融合,整個歌曲體現了深度以及思考并引起了演唱者的共鳴。
欒凱所創(chuàng)作的這一歌曲中,結合抑揚頓挫的語言旋律和起伏的音樂旋律進行情感的表達,使得演唱家在演唱時感受到自然流暢,并展現了內心的獨白升華了歌曲的情感,具有較強的律動感。從整個歌曲的演唱特征可以得知,在一段演唱中,需要通過敘述性的歌詞與音樂情緒的表達來達到良好的效果,展現了通俗元素的旋律[3]。這種作曲的方法具有大眾化的效果,而在歌曲的前兩句中,要求演唱者通過自然抒情的方式進行情感的表達,作為演唱者需要保障氣息的平穩(wěn),不能夠出現夸張的大起大落的形式,也不需要通過外在的方式來進行情感的表達只需要,通過自然的方式來充分的展現整個歌曲的深情。例如,第1句歌詞“為你的愛在我胸口,每個夢如此溫柔”,如果采取通俗的嘆氣技法來進行演唱時,會達到良好的親切的效果,使得演唱者能夠通過自然的狀態(tài)來表達情感、但是在實際演唱時需要注意不能夠出現漏氣的問題,避免聲音的蒼白無力。在B段演唱時,需要適當地加大演唱的力度,作為演唱者需要結合胸腹呼吸的方式來進行演唱,從而展現歌唱的深度,保證演唱的彈性。同時作為演唱者需要始終處于積極興奮的狀態(tài),支持氣息的變換,在演唱情緒表達上也需要做到飽滿激情。尤其是高音區(qū)演唱時,需要直接的表達情感抒發(fā)對于祖國的熱愛,演唱時胸部要適當放松,控制住氣息的變化,使得氣息的吸入能夠更加自然,并且使得聲音與氣息之間相互支撐,從而完整的表現整個作品的演唱。
在《醉了千古愛》歌曲當中展現了非常獨特的民族聲樂演唱要求,這一歌曲具有非常濃厚的戲曲特征,因此在演唱時需要借鑒戲曲的技巧。在演唱時作為演唱家,需要準備飽滿的氣息,跟隨前奏進入歌唱的狀態(tài),注重一些重要字的咬字方法。這一歌曲在演唱中的控制較為困難,尤其是在A部分中氣息控制需要均勻,在演唱時注意口型不能太大,多使用鼻腔共鳴,注意氣息處理的連貫性。在B部分進行演唱時,注意速度的控制,同時在演唱時需要應用京劇的唱腔,保障足夠的呼吸以及咬字的位置。在尾聲的轉調部分是整個歌曲演唱的難點,也是作曲的亮點,在實際處理時調試發(fā)生了轉變,氣息流動性更強,要求演唱者保持激動的狀態(tài),使得演唱者能夠在足夠氣息的支撐下抒發(fā)整體的情感。
在欒凱聲樂作品演唱中,除了需要注意演唱的技巧之外,還需要注意演唱中的情感處理,尤其是每一個歌曲具有自身的靈魂賦予了一定的意義。在進行聲樂創(chuàng)造時,需要根據一定的曲譜和歌詞來進行創(chuàng)作,因此整個歌曲會具有非常豐富的情感,針對整個歌曲進行演唱時,需要充分地表達出歌曲的情感。在歌唱中如果只注重技巧的處理,忽視了情感的表達,那么整個作品的演唱就會缺乏靈魂,并且無法展現整個故事背后的情懷,無法表現整個歌曲是處于悲傷還是歡快。只有演唱者在充分把握整個作品的情感時才能夠提升整個歌曲演唱的效果,即使一些歌手在進行藝術歌曲演唱時,聲音以及技巧處理的不夠完美,但是在情感表達的效果良好,那么就可以使得聽眾能夠與演唱者之間進行情感的共鳴。例如在《我的深情為你守候》這一歌曲中,其表達的情感屬于愛國情懷,整個歌曲既有氣勢磅礴的效果,因此作為演唱者需要以飽滿的熱情來投入演唱,在作品的第1部分進行情感表達時,需要了解作曲家的意圖,正確地表達情感。
因此,作為演唱者首先需要體會整個歌曲歌詞的內容,在歌曲演唱之前投入飽滿的情感,并且結合歌唱技巧來進行完整的演唱。在掌握這些要求之后,可以給予整個歌曲準確的情感定位。例如。在欒凱創(chuàng)作的《化蝶》作品中,以梁山伯和祝英臺的故事為背景,用蝴蝶來表達二者之間凄美的愛情故事。作為演唱者可以充分想象這一故事,并且將其個人的情感帶入其中,通過真實的情感來展現出唯美的愛情故事,可以充分地引發(fā)觀眾的情感共鳴。
以欒凱創(chuàng)作的《牡丹亭》為例,《牡丹亭》屬于戲曲風格的作品,具有濃厚的昆曲藝術特點。《牡丹亭》中展示了男女主追求自由愛情的情感,呼吁了個性解放以及婚姻自主,整個歌曲屬于單二部曲式的民族聲樂作品,展現了相愛的人對于不能長相廝守的悲嘆、無奈以及對于自由愛情的追逐。在實際演唱時,需要展現主人翁的悲憫之情,尤其是在二人相互愛慕卻無法相知相守的遺憾以及折磨。作為演唱者在掌握歌唱技巧,了解氣息控制方法的基礎上,需要融入飽滿的情感。尤其是在歌曲中融入了具有現代流行音樂特征的念白,這種說唱的形式節(jié)奏非常鮮明,在此歌曲應用時會產生穿越的特征[4]。運用西方流行音樂來進行處理時,可以將戲曲民族進行充分融合,并且展現出獨特的音樂效果,使得歌曲在具有民族戲曲特征的基礎上,展現了現代流行感。
除此之外,在藝術歌曲演唱中需要注意技巧與情感的融合,尤其是欒凱所創(chuàng)作的作品風格相對較多,需要全方位地展示其作品的特點以及內涵,在傳遞歌曲的情感時注意氣息的運用,從而實現聲音強弱的自由轉換,達到歌曲演唱的要求[5]。
綜合上述內容,欒凱作為我國優(yōu)秀的作曲家,其創(chuàng)作的聲樂作品推動了我國音樂事業(yè)的發(fā)展,從其歌曲創(chuàng)作中可以得知具有獨特的風格,實現了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的融合,順應了時代發(fā)展的潮流。尤其是其聲樂創(chuàng)作中具有新藝術歌曲的理念,運用了多種時尚的元素,在針對藝術歌曲進行演唱時,需要注意演唱技巧的掌握和情感的表達,在充分把握作品精髓的基礎上,掌握演唱的要求,使得我國優(yōu)秀的聲樂作品能夠得到傳承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