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志麗
摘? 要: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作為小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之一,在小學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學習語文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讀寫能力、理解能力和交際能力,它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對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培養(yǎng)起著明顯的作用,它是學習各種學科的基礎(chǔ),小學語文教學的基礎(chǔ)是閱讀。有效的閱讀教學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是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特別是新課程標準實施以來,越來越重視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培養(yǎng),閱讀能力作為聽、說、讀、寫能力基礎(chǔ)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方法:朗讀;引讀;自讀
小學語文閱讀的教學方法是多樣的,記得一位著名的教育專家曾說過:“教無定法”,至于選擇什么樣的教學方法,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可以促進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反之,如果教師的教學方法不適應學生,不僅會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得不到提高,而且還會阻礙學生對閱讀內(nèi)容的理解。因此,選擇合適的閱讀教學方法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關(guān)鍵。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應該能夠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用盡可能少的時間獲取盡可能多的信息。接下來筆者將從朗讀、引讀、自讀三個方面進行詳細闡述。
一、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朗讀文章
有些教師對閱讀教學不夠重視,為了跟上教學進度,一些教師經(jīng)常在教學過程中省略閱讀,自然不要求學生大聲朗讀。因此,在語文教學課堂上缺乏學生的學習反饋,不利于學生閱讀水平的發(fā)展。如果學生不能正確深入地閱讀,他們就不能體會到作者在文章中表達的情感,也不能深刻地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這對學生的語文學習是非常有害的。所謂閱讀,其實就是把無聲的教材變成有聲的語言,然后動情地閱讀文章。
例如,以學習《鳥的天堂》這一課為例,在進行這一節(jié)課教學之前,我會先把文章認真地、反復地讀幾遍,達到熟讀的效果,然后再仔細地研究字里行間文章作者所傳遞出的思想感情,最后準備與本篇課文相關(guān)的配樂作為輔助教學。在正式上課時我將這樣為學生們進行講解:“這篇文章叫《鳥的天堂》,大家想不想知道這篇課文講的是什么呢?下面我將進行范讀,大家請仔細聽,記住我讀課文的語調(diào),隨后大家齊讀這篇文章?!彪S后播放配樂,在配樂的作用下我將進行范讀,這樣更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將學生帶入到我為學生所創(chuàng)設(shè)的情境中,隨后我會讓學生進行文章的齊讀,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內(nèi)容,加深學生對文章的印象。
二、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正確閱讀
對于學生感知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應長期堅持,積極引導和訓練學生閱讀。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堅持“讀導向”的想法,幫助學生面對面接觸到閱讀文章,可以有效地指導學生和作者之間的情感交流和產(chǎn)生共振,從而實現(xiàn)讀導向和有效的課堂教學。文章是表達的工具,是作者在文章中生動的態(tài)度和真實的情感,也是閱讀的靈魂。只有選擇正確的“閱讀”方式,找到文章中語言和文本的情感基調(diào),才能與文本產(chǎn)生共鳴,激起伴隨而來的激情,從“閱讀”的基調(diào)中自然地流露出鮮明的態(tài)度和真實的情感。
例如,以學習《亡羊補牢》這一課為例,這篇課文主要是讓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寓言的寓意。在進行這一課的閱讀教學時,我會帶領(lǐng)學生將不認識的字用字典查閱出來,然后進行閱讀教學。我會先讓學生跟讀,我讀一句,讓學生們跟著讀一句,了解文章中對話的語氣,隨后再讓學生們齊讀這篇文章。然后我會給學生們5分鐘的時間進行閱讀,在這個過程中我將到學生中進行指導,幫助學生如何把握文章的節(jié)奏。
三、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進行自讀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讓他們根據(jù)文章的內(nèi)容進行閱讀。教師應該給學生足夠的時間閱讀他們喜歡的文章內(nèi)容或段落。教師要想讓學生喜歡閱讀,就應該為學生創(chuàng)造獨立閱讀的機會,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意識,形成積累,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例如,以學習《為人民服務》這一課為例,在正式上課時,我會利用5分鐘的時間讓學生進行閱讀,隨后詢問學生這篇文章主要講的是什么。我會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進行提問或是質(zhì)疑,這樣做的目的是,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可能會為了應付教師而草草地閱讀或是簡略地閱讀,但根據(jù)我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察覺到自己閱讀過程中可能被忽視的段落或句子,然后我再給學生5分鐘的時間進行閱讀,這樣學生就會根據(jù)我剛剛的提問或質(zhì)疑,而進行認真、仔細的閱讀。
閱讀在小學生的發(fā)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這是不言而喻的。閱讀教學中的閱讀是一個學習理解語言、掌握閱讀方法、吸收知識、提高認知、發(fā)展思維、豐富思想感情的過程。它也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習慣、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主要途徑。在基礎(chǔ)教育階段,教師應從小樹立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習慣和能力,珍惜學生獨特的閱讀體驗,尊重多元理解,讓學生愛上語文,愛上閱讀,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奠定基礎(chǔ)。
參考文獻:
[1]劉冬霞.論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提升初探[J].現(xiàn)代交際,2017(06):162-163.
[2]史晨霞.淺談如何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水平[J].赤子(上中旬),2016(23):156.
作者單位:陜西省延安市安塞區(qū)第四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