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鳳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與新課改的深入實施,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逐漸走進大眾視野。傳統教學模式在新形勢下已不能很好地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在新型教學模式指引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應運而生。因此教師首先應當促進教學思維的轉變,以新的思想觀念去指導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通過拓展學生視野;增長對大千世界的認識;積淀文學知識,促進文化底蘊的形成;培養(yǎng)發(fā)散性思維,活躍學生思想等,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轉變思維;師生互動;發(fā)散思維
所謂語文核心素養(yǎng),指的是學生在語文各個方面表現出來的“比較穩(wěn)定的、最基本的、適應時代發(fā)展要求的學識、能力、技藝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是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所追求的目標。除此之外,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擁有豐富的內涵,包括語文知識、思想情感、語言積累、思維品質等,構建出一個完整的、龐大的體系。因此教師應當基于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多種含義,有針對性地提高學生的各項能力,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一、轉變思維,讓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
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的提高離不開教學思維的創(chuàng)新,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也是如此。因此教師應當更新教學思維,從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入手,轉變自身的角色,將課堂的主動權交到學生手上,教師做好指引工作與監(jiān)督工作。在教學內容的整合方面,應根據教材內容與教學大綱,細致化課堂教學過程中講解知識點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盡可能多地將重點、難點、易錯點以易于理解、易于掌握的方式教給學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自信心。
例如,在講《花的學?!窌r,這是一篇描寫雨后田野的文章,清新歡快。我適時轉變角色,在學習這篇課文時讓學生發(fā)揮更大的自主性。首先讓學生自主閱讀課文,并且在閱讀前給學生布置下閱讀任務:“發(fā)揮想象,感受文中描寫的花‘在綠草上跳舞、狂歡的情景,并體會相關語句所運用的修辭手法?!睂W生在自主閱讀中帶著我提出的問題進行思考,學習效率大幅提高。在閱讀環(huán)節(jié)結束之后,學生體會到雨后花的情景,描繪了一幅愉快、歡樂的畫面,讓人感受到輕松愉悅。課文中“濕潤的東風走過荒野,在竹林中吹著口笛”,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學生從例句中學習到了擬人手法的運用技巧,為日后仿寫擬人化的語句打下了基礎。
二、師生互動,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
良好的課堂氣氛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先決條件,在氣氛和諧、民主的課堂上,學生的思維才能夠充分活躍起來,關于思想感情的感受、語言文字的積累、思維品質的體會方面才可以做到水到渠成。因此教師應當在小學語文課堂上適當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可以采用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的“一問一答”模式,也可以采用小組合作中學生通過群策群力協作完成學習任務的模式,在活躍課堂氣氛、增加學生參與積極性的基礎上,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例如,在講《不懂就要問》時,課文內容涉及到了小時候的孫中山與私塾教師以問答方式的互動,于是我增加了互動的教學方式,增加課堂的趣味性活躍課堂氛圍。學生閱讀課文之后對文章做了大體的了解,我首先提問:“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呢?你們已經閱讀過這篇課文,請把課文所講述的事情和你們的想法,跟我分享一下?!痹陬愃频囊粏栆淮鹬?,學生把閱讀課文的所思所想在課堂上展示出來,我也對學生的理解效果有了一個基本的認識。學生在參與互動的過程中,充分調動了參與積極性,有助于在閱讀之后多加思考文章中的深層含義,增強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
三、拓展視野,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
發(fā)散性思維在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過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學生具有開闊的視野,擁有活躍的思維活動,無論是對新知識的學習還是舉一反三能力的提高,都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教師應當立足于既定的課堂,但眼光要放的更為長遠,在進行教材內容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的優(yōu)勢,將與教材中課文相關的文字、圖片、視頻等事先添加到多媒體課件上,在課上為學生展示出來。讓學生了解到更為廣闊的世界,開闊學生的視野,促進發(fā)散性思維的培養(yǎng),為學生接受更具廣度和深度的語文知識打下基礎。
例如,在講《秋天的雨》時,考慮到四季都有令人心動的事物,如春天的風、夏天的花、秋天的雨、冬天的雪,我決定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引入課外閱讀,延展學生的閱讀范圍,拓寬學生的視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總結出文章的基本架構,通過五個方面從不同角度講了秋天的雨所蘊含的意義,五個方面分別是:“秋天的雨,是一把鑰匙;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繽紛的顏料;秋天的雨,藏著非常好聞的氣味;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秋天的雨,帶給大地的是一曲豐收的歌,帶給小朋友的是一首歡樂的歌。”而后我通過多媒體將春風、夏花、冬雪的相關美文在課堂上展示出來,讓學生體會四季的美,感受文章所表達的的豐富含義。
總而言之,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對學生而言是一筆“功在當下,利在一生”的財富,不僅有助于促進語文學習的進步,還對個人修養(yǎng)的提升、為人處世的思想、正確三觀的養(yǎng)成等方面有重要促進作用。因此小學語文教師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樹立致力于語文核心素養(yǎng)教學的思想,讓學生有提高自身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認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在生動的課堂上將教材中的優(yōu)秀課文理解透。并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接觸更多的優(yōu)秀文學作品,陶冶情操,促進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陳小平.讓“核心素養(yǎng)”在小學語文學科落地生根[J].七彩語文(教師論壇),2016(04)
[2]胡曉容.淺談小學語文如何針對核心素養(yǎng)教學[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