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新蘭
摘? 要:“閱讀”與“寫作”對語文教學有著不言而喻的意義,為了幫助學生能夠更好地培養(yǎng)這兩種能力,讀寫結合模式的貫徹應用就顯得格外有意義了。通過讀寫結合的教學方式,有助于構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它還可以彰顯學生主體地位。同時,讀寫結合還有助于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式,使閱讀與寫作變得不再困難,從而為學好語文打下基礎。
關鍵詞:讀寫結合;初中語文;部編版;策略探究
引言:
初中語文教學受到傳統(tǒng)語文教學模式的影響,廣大師生往往忽視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在教師進行閱讀教學時,常常是依據自身的經驗與認知向學生灌輸知識,在這種模式下,學生只能消極地被動接受教師灌輸的知識,學生的主體地位無法得以凸出。久而久之,學生的學習熱情逐漸變得冷淡,同時閱讀教學的質量也難以得到保證。因此,貫徹實施讀寫教學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讀寫結合模式的優(yōu)勢
初中這個教育階段的文化知識相對于小學而言有了明顯的增加,對于學生素養(yǎng)的要求,也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因此對于學生而言,初中這個階段是較為重要的。語文在初中階段的各文化課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初中語文更側重于學生對文章情感的解讀與自我情感的表達。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養(yǎng)成這種語文素養(yǎng),在初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貫徹讀寫結合模式便有著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對于學生而言,通過大量的讀寫訓練,有助于幫助學生抓住語文學習的中心方向,不斷提高自己的讀寫能力。對于教師而言,讀寫結合在語文教學實踐中的應用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效率,升華語文教學的質量。
二、讀寫結合在初中語文中的應用
(一)對文本信息的發(fā)掘
適用讀寫結合的教學方式,教師首先需要教會學生與文章的作者在思想上形成共鳴[1]。通過文本信息的深入發(fā)掘理解,從而提煉出文章的主要信息與主題思想,然后發(fā)揮自己的想象,用自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聯(lián)系文章進行擴張性改寫。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應該積極引導學生對文本材料的深入理解,適當進行一些寫作的訓練,從而提升學生的讀寫能力。
例如:像《雨的四季》這篇文章,作為一篇寫景抒情作品,教師在講完課后,可以安排學生歸納總結文章的主旨,探尋作者是怎樣安排文章的結構的,同時對作者的寫作手法進行分析。在領悟文章的內涵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展開自己的想象,思考自己印象中的“雨”與作者筆下的有什么區(qū)別,然后試著寫一篇自己印象中“雨”,通過這種鍛煉,不斷地提升自己的讀寫能力。
(二)展開大量課外閱讀
寫作需要用大量的語言詞匯來充實,但是目前的學生普遍存在著缺乏詞匯積累,文章生編硬造、質量偏低的現(xiàn)象,這很大的原因就在于學生的閱讀積累薄弱,以至于寫作時無詞可用或者語言組織表達沒有邏輯。因此,要提升學生文章的質量,就需要通過大量的閱讀積累詞匯知識,提升對文學作品的審美和品位,增強自己的文化修養(yǎng)。在學生的閱讀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養(yǎng)成摘抄的習慣,碰到優(yōu)雅的詞匯或者句子時,要把它們記下來,以幫助自己理解,為自己的寫作積累素材。
例如,像《山海經》之類的神話小說,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借鑒作者的思維來豐富自己的想象。像《背影》類的散文隨筆,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學習作者表達情感的方式;而像《離騷》類的文學作品,學生就應該對文章中的優(yōu)雅詞匯進行積累。
(三)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
作為文化性較強的一門知識,語文是有著較強的趣味的。因此,教師應該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積極發(fā)現(xiàn)語文中的樂趣,通過不同的教學方式,調動學生閱讀和寫作的興趣,從而提高自己的讀寫能力。例如,在學習《秋天的懷念》這節(jié)課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作者筆下的文字感受作者對偉大母愛的感情,體會作者對于人生意義的思考。通過把文字中包含的思想感情發(fā)掘出來,把這種感情融入到學生的思維中,從而使學生感受文學的魅力,從而愛上寫作。
(四)教師進行積極指導
學生的生活閱歷與文學修養(yǎng)畢竟是不足的,如果缺乏教師的正確指導,僅憑他們自己對文章和材料的理解去進行寫作,很難寫出優(yōu)秀的文章[2]。所以,教師在教學時,需要加強對學生進行積極的指導,幫助他們正確地領會文章的中心與主題,合理選擇寫作素材和運用優(yōu)美的詞匯與語句。例如,在碰到一篇文章時,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如何去理解,按照怎樣的思路剖析文章。第一步,先分析文章寫了什么,作者的目的是什么;第二步,文章的內容是如何進行安排的,為什么這樣寫;緊接著,引導學生去思考如果是自己寫一篇類似的文章,該怎么安排,該選擇怎樣的方式寫。通過這種合理的步驟安排,使學生逐步學會和掌握科學的讀寫方法。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通過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的協(xié)調配合,可以幫助學生清晰地認識語言知識,理解文章的內涵,從而提高學生的讀寫水平。為此,教師應該在教學中積極落實讀寫配合的教學模式,以此幫助學生學好語文,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的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羅武. 部編版初中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策略研究[J]. 科學咨詢,2020,000(011):229.
[2]黎卓明. 基于“部編本”教材理念的初中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策略[J]. 師道:教研,2017,000(010):4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