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向前
摘? 要:英語課程在小學階段的教育體系當中占比極高,是小學階段的核心課程之一。對于學生而言,學習英語并不僅是一種探索英語知識、掌握英語文化的過程,更是學生在今后學習生活中的必備能力。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肩負起教好英語以及帶領學生學好英語的重任。但是在現(xiàn)實情況當中,很多教師卻受到了各種客觀存在的現(xiàn)實因素影響,導致教學工作難以深入推進,也無法取得較好的教學成果。那么,身為小學英語的任課教師,應當采用怎樣的教學手段去改變這一現(xiàn)狀,讓英語課堂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呢?接下來,本文將圍繞這一問題,根據(jù)個人教學經(jīng)驗以及近年來層出不窮的理論研究成果,結合實際情況,進一步展開論述。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教學;教學策略
眾所周知,在小學英語教材當中,有大量的基礎詞匯和基礎語法以及固定搭配需要學生進行背誦、掌握并靈活地使用。冗長的文字內容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難以提起興致,不愿意在英語課堂當中投入充沛的精力和情感去完成學習任務。這就意味著,在現(xiàn)行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很難真正的消化英語知識,將英語知識內化為自己的一部分。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尋求改變,不斷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與教學思路,才能讓學生在更加新穎的課堂教學形式當中進行有效的學習。
一、運用教學游戲,激發(fā)學生興趣
興趣是學生的學習內在推動力,更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主動性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由此可見,學生是否擁有學習興趣,是其學習實效性,也是教師教學有效性的重要影響影響因素。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將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重要的教學目標,并能夠立足于學生的興趣點,對學生的興趣點進行遷移,以此為今后教學工作的基本方法。但在以往的一段時間當中,很多教師受到傳統(tǒng)教學觀念、教學習慣以及應試教育思想的多重影響,使用大量的課堂時間對學生進行單向的知識輸出。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必定會受到不小的損傷,從而喪失對英語課程的學習興趣,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
例如,教師在執(zhí)教《How do you go there》一課的相關內容時,在開展教學活動之前,教師可以準備一些印著不同交通工具的卡片。在課堂上,教師請兩名學生走上講臺,互相配合著完成“你說我猜”游戲。首先,由教師隨機抽取一張卡片,同時,讓一名學生用漢語去描述卡片上交通工具的特征,讓另一名學生猜測交通工具的種類。在學生才對之后,教師便可以將對應的單詞寫在黑板上,并帶領班級中的所有學生朗讀單詞。在游戲進行的過程中,教師要積極的調動其他學生,共同參與到游戲當中,從而提升學生的參與度。這樣一來,學生不僅可以在游戲中學到知識,其學習興趣也被充分的激發(fā)。
二、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鍛煉口語能力
英語是一門連接世界的語言,要真正的掌握英語,就需要學會使用英語。同時,在小學英語新課標當中也明確指出,在小學英語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學生應當掌握基本的英文會話。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圍繞學生的口語能力進行培養(yǎng)。但是,現(xiàn)實情況中,很多教師的教學側重點出現(xiàn)了問題,更加傾向于讓學生通過死記硬背、反復訓練的方式去掌握英文單詞、固定搭配以及基礎語法等理論性內容,完全忽略了學生的口語能力,不利于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與提高。
為了提升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教師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為學生營造一個與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緊密的情境,并通過合理的手段將學生引進其中。例如,教師在執(zhí)教《Whats the matter,Mike?》一課的相關內容時,在課堂上,教師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這樣一個情境:某位同學感到身體不適,在座位上趴著,此時同桌向他詢問狀況。接下來,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讓學生們在情境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這樣一來,學生便能夠真切地進入情境,并能夠自然而然地展開英文會話,使其口語能力在這種教學方法下顯著提升。
三、進行綜合訓練,做好升學準備
六年級的小學生即將面臨著升學,初中階段的英語課程要比小學階段的英語課程困難許多,很多學生在進入初中之后難以適應。因此,在小學階段的英語課堂教學工作中,教師應當有意識為學生做好小升初的銜接,幫助學生打下良好的基礎。
首先,教師應當組織學生對小學所學的英語知識進行以此總體的歸納和總結,從而幫助學生對小學英語課程有一個整體的把握,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小學階段學到了那些知識,應該怎樣去運用這些知識,從而深化對英語知識的認識。與此同時,教師還應當嘗試著“上難度”,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給學生布置一些相對較難,但不超出小學生能力范圍的題目,從而使學生產生知識需要綜合運用知識的概念,并且能夠培養(yǎng)出一定的綜合運用能力。這樣一來,在學生升入初中之后,便能夠非??焖俚倪m應初中階段的學習生活。
總而言之,小學英語教學工作任重道遠,只有教師付出心血,不斷探索,并且勇于實踐,對他人的成功經(jīng)驗進行“本班級化”的調整,靈活地應用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才能產生更好的教學成果。
參考文獻:
[1]戴菊峰.指向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J].教育觀察,2018,7(24):48-50+67.
[2]劉芳.小學英語有效教學策略研究[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18(S1):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