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nukay
茂密的森林,小小的木屋,在林中蜿蜒穿行的小溪,躲藏在樹叢中偷偷觀察你的動物……這就是大、小興安嶺的全部了?當(dāng)然不是,只有真正走進這片土地,你才能體會它的神秘與多姿。
從內(nèi)蒙到東北,我們對這片土地似乎有著某種執(zhí)念,自前幾年開始,我和家人就陸陸續(xù)續(xù)走遍大、小興安嶺。春末夏初的沙漠,仲夏的草原,秋冬的森林,在這里,我們領(lǐng)略了四季之景,但要說最愛,還是那醉人的秋!
下方的樹林被光束籠罩,晴朗的天空下,陽光閃爍在湖面,又照亮了金黃的山林。而潔白的初雪覆在墨綠色的苔地上,在光影的折射中晶瑩剔透……駝峰嶺迎來了新的一天。
我們從北京駕車出發(fā),經(jīng)過十多個小時的長途駕駛,一路經(jīng)過茫茫草原,在烏蘭浩特夜宿一晚,第二天趕到了大興安嶺的阿爾山國家森林。穿越大、小興安嶺的旅行,就從這里開始。
阿爾山位于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興安盟地區(qū),它橫跨大興安嶺山脈的西南部分,除了覆蓋著茂密的森林之外,還是一座天然的火山博物館,擁有十幾處地質(zhì)活動留下的火山口湖。人們給這些火山口湖起了一個美麗的名字:天池,比如阿爾山天池、駝峰嶺天池、柴河源天池、月亮天池等,其中阿爾山天池是全國排名第三的高位火山口湖,海拔1332米,僅次于長白山天池和新疆的天山天池。
到達阿爾山已是下午5點,我們自駕進入景區(qū)后,見到第一個令人驚艷的景點,是烏蘇浪子湖。它是火山地質(zhì)活動形成的堰塞湖,面積不大,遠處是覆蓋著金黃色森林的群山,近處是大片大片隨風(fēng)飄蕩的蘆葦,湖面泛著陣陣漣漪……就像添加了電影濾鏡般,秋天的畫面是如此靜逸而美好。
傍晚時分,趕到阿爾山天池腳下。通往山頂?shù)氖A路要爬20分鐘,路邊都是金黃色的密林,綿軟的松針鋪陳在濕潤的泥土上。一鼓作氣地往上爬,遠處隱約傳來鳥鳴聲,透過層層密林有種不真實的空靈感。當(dāng)我們終于站在阿爾山天池的觀景臺上,所見之處是一片金黃、火紅的世界,森林稍微稀疏處,已經(jīng)可見薄薄的瑩白初雪,在夕陽下折射出了絢麗的色彩。
從阿爾山天池下來,我們看到了暮色中清冷的杜鵑湖。殘陽正在湖面灑下最后一點余暉,迷人至極。
在景區(qū)住了一晚,翌日清晨6點,阿爾山的一切都是剛剛蘇醒的模樣。從山腳拾級而上,湖邊寒氣未消,清清冷冷。漸漸的,天邊有了淺淺的魚肚白,微暖的陽光灑向了林間,湖面也染上了些許暖色。我們前往山頂,看到旭日漸升,下方的樹林被光束籠罩,晴朗的天空下,陽光閃爍在湖面,又照亮了金黃的山林。而潔白的初雪覆在墨綠色的苔地上,在光影的折射中晶瑩剔透……駝峰嶺迎來了新的一天。
今天的頭一站是三潭峽,它位于哈拉哈河上游,因有臥牛潭、虎石潭和悅心潭這三處潭水而著稱。整個三潭峽景點由木棧道連接,火山巖石布滿河谷,既有潭水又有森林,靈動而幽靜。臥牛潭位于三潭峽的入口處,潭前大大小小的臥牛石橫河擺放,水流湍急,是攝影的好選擇。我們走過臥牛潭,木棧道上鋪著厚厚的松針,踩在上面松松軟軟。棧道旁成片的白樺林與落葉松交錯生長,白色斑駁的樹干,金黃的葉,在藍天的襯托下有著別樣的明麗。
出了三潭峽,坐著景區(qū)車到達下一站——石塘林。它也是火山噴發(fā)形成的地質(zhì)遺跡,是亞洲最大的近期死火山玄武巖地貌。盡管當(dāng)年火山爆發(fā)猛烈,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如今只剩下巖漿冷卻后形成的灰黑色巖石。而石塘林中的水流清澈,給這樣的景色增添了些許靈動。
景區(qū)車在杜鵑湖停留,正好彌補了昨天沒有瀏覽盡興的遺憾。從大巴下車進入景點需要走一段長長的木棧道,地面依舊覆蓋著金黃的落葉松,像一層薄毯。在空隙里,還時不時冒出幾只地鼠,看似肥碩卻異常靈敏。杜鵑湖湖面寬闊,春季湖畔會開滿杜鵑花,點綴著繽紛的色彩;而這時的金秋白日,是金黃燦爛的一片。
從杜鵑湖出來,順路又到柴河源大峽谷游覽了一番,但秋季水量不豐,峽谷里只能瞧見淺淺的溪流,使得幽深的峽谷更顯空曠。最后,兜兜轉(zhuǎn)轉(zhuǎn)的我們再次回到了駝峰嶺,清晨在這里看了日出,現(xiàn)在正好欣賞日落。我們迎著夕陽,在金黃色的樹林和薄薄的積雪間走走拍拍,一直等到最后那抹殘陽消失在天際,才前往住宿地月亮小鎮(zhèn)。
沿途起了大風(fēng),樹葉被吹得沙沙直響,草原、灌木叢、遠山都在這漫天金黃中模糊了輪廓。
離阿爾山的月亮天池不遠,就是柴河月亮小鎮(zhèn)。這個小鎮(zhèn)不大,但風(fēng)景優(yōu)美,整體給人的感覺十分舒適、安逸,許多游客都在這里住宿。
小鎮(zhèn)的綽爾河兩岸,有許多不錯的風(fēng)景,比如最顯眼的山水巖壁畫。它是一片由玄武巖熔巖流堆疊而成的崖壁,筆直地矗立在綽爾河岸邊,確實像一幅鋪陳開來的山水畫,令人浮想聯(lián)翩。從山水巖壁畫往十大灣方向走,只見河灣兩岸,是五彩繽紛的植被點綴其間,田園的美景讓人迷醉。當(dāng)?shù)搅耸鬄车纳侥_下,需要徒步爬上山坡。站在高點俯瞰,河道彎彎曲曲延伸向遠方,湍急的河水聲浪翻涌,朝著U型大灣奔涌而去。
返回月亮小鎮(zhèn)后,我們再次驅(qū)車進入阿爾山,攀爬月亮天池。沿途起了大風(fēng),樹葉被吹得沙沙直響,草原、灌木叢、遠山都在這漫天金黃中模糊了輪廓。攀爬的前半程都是在密林里穿行,周圍是各種色彩的植物,時不時還有一兩只松鼠靈巧地從身邊跳過。登到高處,只見月亮天池極其規(guī)整渾圓,似神工巧琢的寶鏡,又似一輪遺落人間的滿月,美得醉人。
駕車離開阿爾山后,去海拉爾夜宿一晚,在到達滿洲里之前,途經(jīng)呼倫湖。呼倫湖很大,周圍沒有制高點能俯瞰湖面,想要看湖,可以在路邊找地方停車,走進草原就能看到,但此時的呼倫湖上烏云遮住了陽光,陰沉沉的,草原青黃一片,我們并未多做停留。
終于到達滿洲里。這是我國著名的北方邊境口岸城市,這里一直有一條國際鐵路線從口岸通過。來到滿洲里國門景區(qū),天空飄著小雪,濕冷的空氣撲面而來。
我國的國門是一座氣勢恢宏的白色建筑,時不時就能看到一輛中國或俄羅斯的列車從國門下呼嘯而過,而國門的另一面,就是俄羅斯的貝加爾斯克區(qū)車站。國門的一層售賣各種俄方商品,以套娃居多,價格不菲。二層和三層有展覽也有小商販,頂層是一塊平臺,可以透過落地窗清晰地看到邊境線。
進入景區(qū)內(nèi),先入眼簾的就是一臺日本制造的“亞西亞”型蒸汽機車頭,機車下面的鐵軌是1925年蘇聯(lián)制造的43鐵軌。說到火車頭,它可是大有來頭:這臺機車頭是毛主席當(dāng)年出訪蘇聯(lián)時用的。
接著,我們到附近的套娃景區(qū)逛了逛,整個景區(qū)是按中、俄、蒙三國風(fēng)格建設(shè)的,并以各種造型的套娃作為主題,色彩十分艷麗,里面還有馬戲表演之類的活動。但我們對這里的興趣不大,閑逛一番后,便朝著黑山頭趕去。
橫跨中俄兩岸的,還有一條蜿蜒的額爾古納河。靜謐的河水似玉帶流淌,河邊分布著成片的草場,以及大大小小的村落,彩色的樹叢點綴在山谷間。
接下來的路線,是從黑山頭鎮(zhèn)到達中俄邊陲的室韋鎮(zhèn),然后轉(zhuǎn)而向南,經(jīng)莫爾道嘎鎮(zhèn)、根河市,通過黑龍江省的加格達奇區(qū)、五大連池市,繼續(xù)向南直回北京。因此后面的這一部分,相當(dāng)于是從大興安嶺穿入小興安嶺的線路。
從黑山頭鎮(zhèn)到室韋鎮(zhèn),我們走了被譽為最美的中俄邊防公路。從滿洲里出發(fā)到黑山頭鎮(zhèn),共有9個哨卡,每個哨卡之間相隔幾十里的路。放眼看去,能看到高高的瞭望塔、巡邏執(zhí)勤的邊防戰(zhàn)士、沿著額爾古納河圍起的鐵絲網(wǎng)隔離區(qū)……它們是邊防部隊守衛(wèi)祖國邊疆的最前沿。
黑山頭的清晨有些清冷,一叢叢的樹金黃火紅,鋪陳在微黃的草原。蜿蜒的額爾濟納河是中俄界河,靜謐的河水似玉帶流淌,河邊分布著成片的草場,以及大大小小的村落,彩色的樹叢點綴在山谷間。
室韋鎮(zhèn)就是額爾古納河邊的一個小鎮(zhèn)子。室韋全稱為蒙兀室韋蘇木,對岸還有一個俄羅斯的奧洛奇小鎮(zhèn),雙方隔河相望千年。這里綠草青青、水流緩緩、馬蹄悠悠,曾是蒙古部族的發(fā)源地,是成吉思汗無數(shù)次夢回的地方。我們曾幾次途經(jīng)此地,感覺室韋一直在變化。早些年,這里還比較冷清偏僻,如今隨著旅游的興起,越來越繁華。然而,室韋小鎮(zhèn)廣場的正對面,奧洛奇小鎮(zhèn)還是一片質(zhì)樸,似世外桃源般寧靜。
從室韋到莫爾道嘎,一路都是拍公路大片的好地方,到處都是金黃的一片,加上萬里湛藍的天空和通透的空氣,是秋景的最美模樣。
在蒙語中,莫爾道嘎是駿馬出征的意思,它是我國面積最大的森林公園,主要以針葉原始林為主。這里的空氣很純凈,有森林有河流,秋季景色最佳。其中最吸引游客的,是公園中的蒼狼島和白鹿島。
蒼狼、白鹿是蒙古人遠古的圖騰,也是蒙古族人的祖先,一位首領(lǐng)和她妻子的名字。他們最早就定居在額爾古納的山中,以漁獵為生,隨著部族的不斷強盛,帶領(lǐng)部族逐漸西遷。
從景區(qū)出來去往白鹿島,大約有100公里的路程,沿途的景色在秋意下非常絢麗。云白得透徹,天藍得純粹,葉黃得醉人。蒼狼島和白鹿島,被激流河水浸潤著,秋天的層次最豐富,是攝影的好時節(jié)。當(dāng)我們終于到達時,云層開始逐漸增厚,光線越來越暗,只偶有天光乍現(xiàn),就像老天特意為我們打上的探照燈。
島上還在修建當(dāng)中,在棧道的前方,還有一個高高的觀景平臺,平臺登高,呈現(xiàn)在眼前的風(fēng)光和視野無限,令人沉醉。
大面積的“石?!保h觀就像黑色的海浪在翻騰,近看就是一片片怪石嶙峋的熔巖遺跡,似巨龍翻滾,又似石花搖曳。
從莫爾道嘎出發(fā),我們在根河市住宿休息了一晚。翌日早起,是個艷陽天,讓我們很期待根河濕地的景色。
根河廣為人知,是因為這里有著“中國冷極”的“殊榮”。然而,或許很多人還記得,地理教科書中曾經(jīng)寫過:“我國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龍江省漠河縣?!币虼嗽诤荛L時間里,人們都認為漠河是我國的最北部,也是最冷的所在。這一說法沒錯,因為在1962年的氣象觀測中,漠河曾經(jīng)測出過零下52.3度的超低溫,從而成為了我國最冷的地區(qū)。
但現(xiàn)在,中國的冷極卻不是漠河,而是根河。因為在近20年的觀測中,根河的平均氣溫和漠河相差無幾,但極寒天數(shù)卻占到了全國首位。2009年,工作人員在當(dāng)?shù)販y出了零下58度的超低溫,經(jīng)過國家專業(yè)團隊的實地考察,承認了此數(shù)據(jù)。中國冷極由此誕生。
我們駕車離開市區(qū),沿著根河前往濕地公園,也就是7~8公里的路程,并不遠。有趣的是,即使這里冬季如此嚴寒,而根河卻并不會上凍,所以又被譽為“不凍河”。沿河的風(fēng)景和生態(tài)極佳,還能看見雄鷹在藍天翱翔。不巧的是,我們卻碰到濕地關(guān)閉,于是只能圍繞邊緣轉(zhuǎn)悠了幾圈而歸。
好在,我們還可以前往根河市的敖魯古雅景區(qū)。這里位于敖魯古雅河畔,曾是鄂溫克族最遠、最神秘的一個支系居住的地方,如今,他們的生活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再靠馴鹿為生,而是靠旅游而活。在這片嶄新的小村里,鄂溫克人一邊介紹著他們的傳統(tǒng)文化,一邊販賣著各種土特產(chǎn)。
在加格達奇中轉(zhuǎn)后,繼續(xù)出發(fā)前往黑龍江五大連池市,也算是本次行程的最后一個旅行點。一路而來,沿途的森林、村鎮(zhèn),都具有時代感,能帶人們穿越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那些曾經(jīng)因為伐木、開墾而在這里定居的人們,現(xiàn)在則在此植樹、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一代代繁衍生息。
到達五大連池市,我們自然也去著名的五大連池風(fēng)景區(qū)游玩了一番,因為它是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景點眾多,我們選擇了具有代表性的老黑山作為游覽重點。老黑山是一座年輕的火山,也是五大連池14座火山里最高的一座,站在山頭就能遠眺其他的火山口。
進入景區(qū),沿著步棧道而行,四周是當(dāng)年火山噴發(fā)過后形成的大面積“石?!?,遠觀就像黑色的海浪在翻騰,近看就是一片片怪石嶙峋的熔巖遺跡,似巨龍翻滾,又似石花搖曳。而在焦土之上,卻又生長出翠綠、金黃的植物,那是生命在展示它的頑強與堅持。圍繞著火山口轉(zhuǎn)一圈,能看到遠處的湖水濕地,還有一座座造型不一的火山。
從老黑山下來,我們?nèi)チ嘶鹕窖呷埡?。白龍湖風(fēng)景宜人,湖邊各種熔巖造型獨特,湖中則是棧道相連、水草豐茂,抬頭一看,數(shù)只水鳥排空而過,自由地飛往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