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金花
摘要: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小學語文的閱讀能力在教育事業(yè)中也備受關注。教育局曾多次提出文本細讀的條文,可見閱讀對于小學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文本細讀可以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能力,也可以拓寬學生的文學視野,提升寫作能力。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往往會忽略對細讀能力的培養(yǎng)提升。文本細讀可以將文本中所表達的深刻含義解讀出來。本文結合現(xiàn)在小學語文文本細讀教學的現(xiàn)狀,論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文本細讀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文本細讀;策略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9129(2020)11-0289-01
引言:隨著現(xiàn)在新課程改革概念的不斷深入,對小學生提出來更高的要求。學生不僅要保持良好的學習成績,還要提高自身素質,加強學習能力,這樣才可以符合社會人才的標準。在小學語文中,閱讀能力至關重要。通過閱讀可以了解作者的情懷和寫作手法,從而提升學生的感情境界、文學素養(yǎng)、語言表達能力、寫作能力等等,所以,教師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文本細讀能力。而如何幫助學生提高文本細讀能力是現(xiàn)如今的難題,所以教師要著重解決問題,避免造成顧此失彼的后果。
1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文本細讀的現(xiàn)狀
1.1學生缺乏對文本閱讀興趣。雖然現(xiàn)在在大力支持培養(yǎng)學生閱讀習慣,但是,據(jù)調查發(fā)現(xiàn),小學生的閱讀能力低下。由于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對此概念的認知較低,在閱讀上也會出現(xiàn)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即使是教師安排了任務,學生也不會認真照做,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學生對閱讀并不感興趣,沒有興趣自然就造成以上的結果。另外,現(xiàn)在的孩子還沒脫離動畫世界,因此視頻或者圖案類的圖書會更讓學生感興趣。而課外書就結合了這點因素,將圖畫和文字相結合,緊緊地抓住了學生的胃口。就現(xiàn)在學生教科書來看,文字類的東西占課本80%之多,課堂的目的也是教授知識,這就導致學生對閱讀的興趣低下[1]。
1.2教學內容單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文本細讀內容的教材都是以課本為基礎的,在這種模式中,能夠引起學生興趣的閱讀文本少之又少。即使有讓學生感興趣的閱讀文本,也會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把熱情磨滅掉。雖然教師在課堂上會采取新的教學方法,但還是脫離不了傳統(tǒng)教學的陰影。比起教學素材,課外書更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為課外書抓住了學生的心理訴求,在內容上也更加鮮明,在選擇上也呈現(xiàn)多元化元素,這些課外是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也可以由此提高文本細讀能力,從而達到學生的感情境界、文學素養(yǎng)、語言表達能力、寫作能力等等方面的提升。但是,現(xiàn)階段的很多語文教師并沒有將課外書引進課堂上,也缺乏相應的教學思維。
2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文本細讀的策略
2.1培養(yǎng)學生文本閱讀的興趣。刺激學習最好的辦法就是激發(fā)學生對此學科的興趣,所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是至關重要的。雖然小學生對事物的認知低,但是,此年齡階段的孩子對新鮮事物有著極大的好奇心,好奇心恰巧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能力。所以,還需要教師引導學生的好奇心,由此激發(fā)學生產生學習興趣。因此,在閱讀中教師要抓住學生的心理,激發(fā)其好奇心。不要一味的選取教材中老舊的閱讀文本,可以選取題材新穎的閱讀短文進行授課,比如《秋姑娘的信》,這個題材比較新穎。另外,在教學手法上可以采用"一語半解"方法,比如在講《秋姑娘的信》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先提問"大家知道秋姑娘長什么樣子嗎?""秋姑娘與秋天是什么關系?"學生就會按著這個思維去尋找答案,并積極踴躍的發(fā)言,由此增強了課堂的學習氛圍,同時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因為學生在面臨問題時會想找答案,而答案就在課本中,長此以往,學生便會養(yǎng)成閱讀的好習慣[2]。
2.2重視學生的教育主體地位。隨著新課程改革理念的深入發(fā)展,現(xiàn)在的課堂應該以學生為主體,教學質量的結果,是以學生的學習質量為主要形式,而不是根據(jù)教師的備課程度來判斷的。因此,教師應該改變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把課堂的主題交給學生,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程度來引導課程的走向,從而引發(fā)學生的深入思考。其實,將學生變?yōu)檎n堂的主體,可以使學生發(fā)揮學習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另外,教師應該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標準而轉變身份,要成為學生知識道路上的引導者,而不是知識一味的灌輸者,應該讓學生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而不是教師提出問題、解答問題,應對新形勢,改變新思維,才是發(fā)揚"蠟炬成灰淚始干"的偉大教師形象。
2.3補充課外閱讀。上文中講到,現(xiàn)階段的課外閱讀還未與課堂教學有效融合,所以,教師應該順應時代發(fā)展,將課外書融合到日常教學中。小學生相比于教材課本,更喜歡課外書,因為課外書內容新奇。教師可以根據(jù)書本里的知識合理安排課外書。據(jù)研究表明,課外書也是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所以,在課堂上也要融合課外書的植入[3]。
結語:小學語文閱讀對學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閱讀文本時要引導學生細讀,從而提升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拓寬學生的文學視野,提升作文的寫作能力。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植入新的教學理念,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因為興趣才是培養(yǎng)閱讀的關鍵因素。另外,在引導學生閱讀時,也要適當?shù)丶尤胝n外書本的閱讀,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相信未來的教育事業(yè)也會朝著新興化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朱興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文本細讀的策略研究[J].讀天下(綜合),2017(13):236-236.
[2]李靜.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文本細讀的策略[J].東西南北:教育,2017(6):128-128.
[3]王永紅.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文本細讀的策略研究[J].華夏教師,2017(24):7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