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術前第1天, 觀察組MMSE評分(24.08±2.05)分與對照組的(23.84"/>
金鵬
【摘要】 目的 對比分析七氟醚與異氟醚吸入麻醉對老年患者術后認知功能障礙(POCD)的影響。方法 50例老年術后患者, 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 每組25例。對照組給予麻醉誘導及異氟醚維持, 觀察組給予麻醉誘導及七氟醚維持。對比兩組術中麻醉藥用量、不同時間點簡易精神狀態(tài)量表(MMSE)評分、S100B蛋白水平。結果 兩組術中丙泊酚及舒芬太尼、維庫溴銨、瑞芬太尼用量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前第1天, 觀察組MMSE評分(24.08±2.05)分與對照組的(23.84±1.86)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4335, P=0.6666>0.05);術后第1天, 觀察組MMSE評分(22.18±2.02)分高于對照組的(19.07±1.76),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5.8040, P=0.0000<0.05);術后第3天, 觀察組MMSE評分(24.17±2.12)分與對照組的(23.49±2.05)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1.1529, P=0.2547>0.05)。麻醉前, 觀察組血清S100B蛋白水平(1.03±0.24)μg/L與對照組的(1.01±0.27)μg/L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2768, P=0.7831>0.05);麻醉后24 h, 觀察組血清S100B蛋白水平(1.19±0.36)μg/L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44±0.41)μg/L,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2.2910, P=0.0264<0.05);麻醉后48 h, 觀察組血清S100B蛋白水平(1.04±0.21)μg/L與對照組的(0.99±0.26)μg/L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7480, P=0.4581>0.05)。結論 七氟醚與異氟醚均能引起老年患者術后短期認知功能障礙, 并且異氟醚對于S100B蛋白的短期影響更為嚴重, 導致患者的學習記憶能力和認知功能出現一定的負面影響, 可見七氟醚的恢復更優(yōu)于異氟醚。
【關鍵詞】 七氟醚;異氟醚;麻醉;老年;術后認知功能障礙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30.066
手術后的老年患者易出現認知功能障礙(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ction, POCD), 臨床將其歸屬為一種中樞神經并發(fā)癥, 尤其是在進行麻醉時會出現相應癥狀, 如記憶力減弱、精神紊亂或情緒急躁等, 嚴重者可喪失語言能力和基本生活能力, 顯著降低患者的術后療效[1]。有學者研究認為術后認識功能障礙與麻醉藥有關, 吸入麻醉藥可以對術后的認知產生嚴重影響, 且不同的麻醉藥的理化性質及藥理作用可對患者的社交能力及認知能力和技巧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尤其是吸入麻醉藥可抑制中樞膽堿能系統的功能, 中樞特定區(qū)域的膽堿能通路參與老年患者 POCD 的發(fā)生。而七氟醚和異氟醚均能抑制神經元煙堿受體功能, 同時影響中樞膽堿能受體功能。故本研究分析七氟醚與異氟醚吸入麻醉對老年患者POCD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50例老年術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25例。觀察組男女比例為18∶7, 平均年齡(67.53±7.85)歲, 平均體重(54.52±19.27)kg, 平均手術時間(100.85±31.41)min, 平均失血量(306.16±58.25)ml。對照組男女比例為16∶9, 平均年齡(69.62±6.76)歲, 平均體重(57.18±13.68)kg,
平均手術時間(98.75±30.52)min, 平均失血量(298.78±51.86)ml。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患者均根據美國麻醉醫(yī)師協會(ASA)病情分級Ⅰ~Ⅱ級;
②無凝血功能障礙;③年齡均>65歲, 且≤75歲;④家屬均知情且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①既往伴有腦卒中或腦梗死、腦腫瘤等疾病;②伴有心、肝、腎等功能不全;③患其他血液病或免疫機制缺陷;④月前使用抗凝血或治療血液的藥物;⑤患有藥物過敏史;⑥存家族精神病史或智力認知障礙等。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執(zhí)行。
1. 2 麻醉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術前常規(guī)護理并完善其術前相關檢查及訪視, 保持手術室溫度22~24℃, 并采用心電監(jiān)護和血氧飽和度監(jiān)測儀, 監(jiān)測血壓和麻醉意識深度指數(CSI)。麻醉誘導:舒芬太尼(宜昌人福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 國藥準字H20054172, 規(guī)格:1 ml)0.2~0.5 μg/kg、維庫溴銨(湖北科益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84581, 規(guī)格:2 ml)0.08~0.10 mg/kg、丙泊酚(四川國瑞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 國藥準字H20040079, 規(guī)格:10 ml)0.5~2.0 mg/kg, 氣管插管, 吸氣壓力12~20 cm H2O(1 cm H2O=0.098 kPa), 呼吸頻率(RR)21~25次/min, 吸呼比1∶1.5。術中維持二氧化碳分壓(PETCO2)36~40 mm Hg(1 mm Hg=0.133 kPa), CSI為35~50, 術中靜脈輸液加溫至35℃, 接呼吸機行機械通氣。對照組異氟醚呼氣末濃度1.68%;觀察組七氟醚呼氣末濃度1.71%, 兩組患者均維持血壓和心率波動幅度不超過術前25%, 間斷推注維庫溴銨0.04~0.05 mg/kg,?維持BIS 40~60, 然后在手術結束前大約30 min時靜脈推注舒芬太尼0.2 μg/kg。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詳細記錄兩組患者術中丙泊酚及舒芬太尼、維庫溴銨、瑞芬太尼等麻醉藥用量;②術前第1天和術后第1、3天采用簡易精神狀態(tài)量表[5](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進行患者的認知功能評估, 其總分為30分。③麻醉前及麻醉后24、48 h, 檢測兩組患者S100B蛋白水平。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術中麻醉藥用量對比 觀察組患者術中丙泊酚及舒芬太尼、維庫溴銨、瑞芬太尼用量分別為(77.16±18.28)mg、(25.06±9.65)μg、(7.58±1.72)mg、(0.86±0.18)mg, 與對照組患者的(72.84±21.57)mg、(23.74±8.16)μg、(7.06±1.48)mg、(0.87±0.37)mg對比,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7640、0.5222、1.1458、0.1215, P=0.4489、0.6039、0.2575、0.9038>0.05)。
2. 2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點MMSE評分對比 術前第1天, 觀察組MMSE評分(24.08±2.05)分與對照組的(23.84±1.86)分對比,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4335, P=0.6666>0.05);術后第1天, 觀察組MMSE評分(22.18±2.02)分高于對照組的(19.07±1.76),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5.8040, P=0.0000<0.05);術后第3天, 觀察組MMSE評分(24.17±2.12)分與對照組的(23.49±2.05)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1.1529, P=0.2547>0.05)。
2. 3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點S100B蛋白水平對比 麻醉前, 觀察組血清S100B蛋白水平(1.03±0.24)μg/L與對照組的(1.01±0.27)μg/L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2768, P=0.7831>0.05);麻醉后24 h, 觀察組血清S100B蛋白水平(1.19±0.36)μg/L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44±0.41)μg/L,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2.2910, P=0.0264<0.05);麻醉后48 h, 觀察組血清S100B蛋白水平(1.04±0.21)μg/L與對照組的(0.99±0.26)μg/L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7480, P=0.4581>0.05)。
3 討論
人口老年化在我國較嚴重, 隨著社會發(fā)展, 老年患者在術后麻醉易產生POCD, 該癥狀使患者在人格及社會交際能力上出現不同程度的認知能力減弱, 并降低生活質量, 早期的POCD會對患者造成一定的經濟負擔和精神負面情緒, 繼而發(fā)展后會對患者造成永久性生活自理能力喪失[2]。但有學者指出POCD因幾項認知功能中的一項或多項受損, 在老年人中易出現認知障礙或癡呆, 尤其是在手術麻醉中, 由于麻醉藥物的影響, 該病癥的出現幾率大大增加, 導致患者的生活質量會造成負面的影響, 最終影響到患者的配合度和治療效果。故有關學者認為, 在對老年患者執(zhí)行手術時, 應當為其選擇合適的麻醉藥物, 以避免患者因麻醉藥物而產生的炎性因子分泌過多現象的發(fā)生, 從而減輕神經功能受損的情況, 幫助患者盡早恢復正常, 而減輕其的術后恢復及認知功能損害, 提升其治療效果[3]。
隨著研究的深入, 近年研究者發(fā)現, 麻醉藥物在使用時, 由于全身麻醉吸入, 麻醉藥物會選擇性作用于中樞相關核團的神經元以及相關的組織, 而其中海馬屬于重要核團, 且海馬是腦內具有學習和記憶功能的重要結構, 因此麻藥對海馬的作用可能是術后產生認知功能障礙的基礎[4]。目前多數學者認為, 七氟醚與異氟醚藥會對患者學習和記憶能力的海馬產生損害, 進而造成機體出現改變。除此之外, 兩種麻醉藥物對于神經系統的損傷也隨著近來年研究的深入而被發(fā)現, 目前對于血清學預警指標的檢測顯示, 兩種麻醉藥物均會對患者的S100B蛋白造成損傷, 這種蛋白物質是中樞神經細胞分泌物, 會對于患者的學習記憶能力和認知水平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而當七氟醚與異氟醚與S100B蛋白接觸后, 該物質會被析出并就近進入腦脊液, 不僅導致華智能和的記憶能力和認知水平受到負面影響, 也會對患者的神經系統造成負面影響。有學者研究發(fā)現行全身麻醉手術患者POCD發(fā)病率較高[5], 且患者高齡、文化程度低、高血壓合并癥及麻醉持續(xù)時間長均為產生POCD的影響因素, 本研究結果顯示, 兩組術中丙泊酚及舒芬太尼、維庫溴銨、瑞芬太尼用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第1天, 觀察組MMSE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術后第三天, 觀察組MMSE評分相比對照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麻醉前血清S100B蛋白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在麻醉后逐漸上升, 麻醉后24 h, 觀察組血清S100B蛋白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之后逐漸回落, 在麻醉后48 h逐漸恢復正常, 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老年患者體質欠佳, 在手術及麻醉時, 采用七氟醚可抑制膽堿能反應并保護潛在神經, 并且七氟醚對于S100B蛋白的影響相對較小。
綜上所述, 七氟醚與異氟醚均能引起老年患者術后短期認知功能障礙, 并且異氟醚對于S100B蛋白的短期影響更為嚴重, 導致患者的學習記憶能力和認知功能出現一定的負面影響, 可見七氟醚的恢復更優(yōu)于異氟醚。
參考文獻
[1] 高友光, 林獻忠, 林財珠, 等. 不同麻醉方法下老年患者術后認知功能障礙發(fā)生的比較. 中華麻醉學雜志, 2016, 36(11):
1337-1339.
[2] 陳冠文, 陳偉志, 梁金華, 等. 七氟醚及丙泊酚對控制性降壓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老年患者認知功能的影響. 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 2016, 15(5):459-461.
[3] 李曉磊, 楊曉東, 段瑩瑩. 七氟醚復合麻醉對老年髖關節(jié)置換患者術后短期認知功能的影響. 檢驗醫(yī)學與臨床, 2016, 13(4):
312-314.
[4] 劉梅, 何秀麗, 胡彬, 等. 七氟醚復合麻醉對老年關節(jié)置換病人術后氧代謝及認知功能的影響. 實用老年醫(yī)學, 2018, 32(4): 335-339.
[5] 孔萃萃, 王天龍. 丙泊酚及七氟醚麻醉對行頸動脈內膜剝脫術老年患者術后認知功能及氧化應激狀態(tài)的影響比較. 北京醫(yī)學, 2017, 28(6):29-33.
[收稿日期:2020-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