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鐘靈(資陽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導讀
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種比較危急的癥狀,在臨床上比較常見,患者失血之后如果沒有進行及時采取有效的止血措施,就很有可能使患者因失血過多而出現(xiàn)休克癥狀,病情嚴重者可導致死亡。臨床上十二指腸、胰膽、胃以及食管的病變部位是該病的高發(fā)區(qū),而引發(fā)出血的原因也有很多種,出血原因不同所采用的治療方法也應有所差別。目前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的方法主要有藥物治療、內鏡治療和外科手術治療等。
(1)抑酸藥物。①質子泵抑制劑。奧美拉唑、蘭索拉唑等都是臨床上常用的質子泵抑制劑類藥物,這類藥物能夠對胃黏膜壁細胞的氫鉀離子ATP 酶的活性進行有效的抑制,從而使胃酸的分泌減少。其中,在治療上消化道出血方面效果最好的是蘭索拉唑,其還具有膜穩(wěn)定作用。另外,蘭索拉唑具有較小的副作用,并且不會引發(fā)太多的不良反應;②H2 受體拮抗劑。法莫替丁、雷尼替丁以及西咪替丁等都是臨床上比較常用的H2 受體拮抗劑,這類藥物能夠使胃黏膜對胃泌素以及食物的刺激反應降低,從而使胃酸的分泌減少,進而使酸度降低。相關的調查研究表明,在治療上消化道出血方面治療效果最好的是法莫替丁,其總有效率已經(jīng)超過了92%;③生長抑素類。奧曲濤是臨床上常用的生長抑素類藥物,這類藥物能夠對胃酸的分泌進行有效的抑制,并且還能夠促進血小板的凝聚,與此同時還能夠對胃部的血流量進行有效的控制??偟膩碚f,這種藥物有著非常復雜的作用機制,并且這類藥品普遍具有比較高的價格,因此應用并不廣泛,國內與此相關的研究報道也都比較少。
(2)止血劑。目前,臨床上已經(jīng)廣泛應用了內鏡技術以及其他的一些止血措施,因此在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的過程中并不經(jīng)常使用止血類藥物。常見的止血藥主要有兩種:①酶類止血藥。巴曲酶和凝血酶是臨床上經(jīng)常應用的酶類止血藥,這類藥物能夠使血小板的凝集加速,同時還能夠將一系列的凝血反應激活,從而釋放出更多的凝血因子。在治療出血的過程中經(jīng)常使用,對凝血功能障礙患者有著良好的治療效果。而巴曲酶的止血效果非常好,在臨床治療中止血的總有效率能夠達到90%以上,對于輕度出血的有效率甚至能夠達到100%,由于其優(yōu)異的止血效果,目前已經(jīng)廣泛應用于臨床止血治療中;②血管擴張劑以及血管收縮劑。硝酸甘油是臨床上常用的血管擴張劑藥物,這類藥物能夠使肝門靜脈得到有效的擴張,從而使門脈高壓降低,進而使食管靜脈的壓力得以緩解達到止血的目的,在治療門脈高壓性上消化道出血的過程中可能會使用這種方法,但是這種藥物具有較大的副作用,除非必要否則一般的止血治療中都不會使用。而腎上腺素等是臨床上常用的血管收縮劑藥物,這類藥物通常情況下口服或者進行胃管注射,能夠對出血血管直接產(chǎn)生作用,使血管收縮從而達到止血的目的。這種藥物具有較高的有效率,相關調查研究表明其有效率超過95%。
近些年來,內鏡技術取得了很大的發(fā)展和進步,在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療中與藥物治療相比,內鏡治療不僅速度更快、時間更短,并且效果往往也更好,目前臨床上經(jīng)常使用的內鏡治療技術主要有三種:(1)局部藥物噴灑和注射:在患者出血病灶的上方直接放置內鏡,然后將縮血管藥物,比如腎上腺素等噴灑到病灶上,但是噴灑藥物對這種方法的限制較大,因此在治療潰瘍病引發(fā)的出血中具有良好的效果,但是在治療靜脈高壓導致的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時往往難以取得較好的效果。另外,臨床上也經(jīng)常使用局部注射凝血藥物的方法,能夠有效地治療活動性出血,凝血酶、無水乙醚等都是比較常用的注射藥物;(2)內鏡下凝固出血。微波凝固、熱凝固以及冷凍止血法、電凝血法以及激光光凝等都是臨床上常用的凝固止血手段。在治療腫瘤和潰瘍引發(fā)的出血時,可以采用激光光凝和微波凝固這兩種方法,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這種方法操作起來比較簡單方便,并且具有較高的安全性。與激光光凝相比微波凝固的費用更低,因此在臨床中治療中應用的更為廣泛。其中,應用最為廣泛的是電凝血法,特別是對活動性出血和局部滲血的治療效果非常明顯。與電凝血法相比熱凝固止血和冷凝固止血在臨床上較少應用,并且能夠應用的出血類型也很少;(3)內鏡下機械止血。主要包括三種方法:鏡下縫合、皮圈結扎以及內鏡金屬鈦夾,在門脈高壓性食管靜脈曲張引發(fā)的出血以及急性大出血的治療中經(jīng)常使用機械止血的方法,通常情況下能夠取得良好的臨床效果,可以使上消化道出血的死亡率有效降低,在臨床治療中經(jīng)常使用這種方法。
目前,大多數(shù)臨床醫(yī)生認為,近些年來內鏡技術已經(jīng)發(fā)展的比較先進和成熟,因此應先考慮使用藥物和內鏡技術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癥狀,如果藥物治療和內鏡治療都無法取得良好的效果之后,再采用外科手術方法對患者進行止血治療。另外。手術治療有很多的禁忌癥,并且手術治療一直以來都不能保持穩(wěn)定的成功率,患者存在死亡風險,目前進行手術治療的死亡率在1.5%左右。因此,通常情況不應首先采用手術方法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