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盛焱,蔣國慶,王敏建
(重慶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重慶 401147)
Tourette 綜合征(TS)又稱抽動穢語綜合征或多種運動與發(fā)聲聯(lián)合抽動障礙,為抽動障礙中最嚴重的類型,現(xiàn)屬神經發(fā)育障礙[1]。TS 癥狀反復且難以控制,受情緒影響,且共患情緒障礙、強迫障礙及其他兒童神經發(fā)育行為障礙的概率較高,隨著年齡的增長,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在校學習和社會功能等各方面均有嚴重影響[2]。目前治療TS 以傳統(tǒng)抗精神病藥物(如硫必利、氟哌啶醇等)為主,副作用大且療效欠佳,故臨床醫(yī)師需尋求新的治療藥物[3]。新型廣譜抗癲癇藥物托吡酯能有效改善TS 患兒的抽動癥狀,且與抗精神病藥物相比耐受性好、副作用輕,臨床應用前景較好[4]。本研究中觀察了托吡酯治療TS 的臨床療效?,F(xiàn)報道如下。
納入標準:符合《美國精神疾病統(tǒng)計與分類手冊(第 5 版)》(DSM-Ⅴ)診斷標準;年齡小于 18 歲;且耶魯抽動癥嚴重程度量表(YGTSS)評分總分大于25 分;治療前的血沉、抗O、腦電圖檢查均正常;使用托吡酯治療前2 周,未使用任何抗精神病藥物和抗癲癇藥物;患者及其監(jiān)護人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既往有癲癇發(fā)作;嚴重心、肝、腎疾病或免疫系統(tǒng)疾?。粚嶒炇覚z查指標明顯異常。
病例選擇:選取重慶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2017 年10 月至 2019 年 10 月收治的 TS 患者 62 例。其中男 47 例,女15 例;年齡 8.5 ~ 16.0 歲,平均(11.5 ± 3.8)歲;病程1.5 ~ 5.2 年,平均(3.0 ± 1.8)年。
患者均予托吡酯片(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20555,規(guī)格為每片25 mg)口服,初始劑量為0.5 mg /kg,每日 1 次;第 2 周增至 1.0 mg /(kg·d),分2 次服用;以后每 1、2 周增加 0.5 ~ 1.0 mg /kg,直至癥狀減輕或控制,最大量不超過 5.0 mg /(kg·d)。連續(xù)治療 12 周。
抽動嚴重程度:采用YGTSS 量表評估,包括運動抽動、發(fā)聲抽動及綜合損傷3 個方面,前兩者滿分各為25分,后者滿分為50 分。嚴重度為3 項得分之和。分數(shù)越高表明抽動程度越嚴重。
病情嚴重程度:采用臨床療效總評價量表(CGI)中的病情嚴重程度分量表(SI)評定TS 程度,無病0 分,基本無病 1 分,極輕 2 分,輕度 3 分,中度 4 分,偏重 5 分,重度 6 分,極重 7 分。
藥品不良反應(ADR):采用副反應量表(TESS)評定,包括6 組(行為不良反應、實驗室檢測、神經系統(tǒng)反應、自主神經系統(tǒng)癥狀、心血管系統(tǒng)反應及其他)、34 項癥狀。
療效判定:采用YGTSS 評分減分率計算法評估臨床療效,減分率(%)=(治療前評分-治療后評分)/治療前評分×100%。減分率≥60%為顯效,減分率30% ~59%為有效,<30%為無效??傆行В斤@效+有效。
結果見表 1。治療后的 SI 量表評分為(3.77 ±0.82) 分 ,明 顯 低 于 治 療 前 的 (5.37 ± 0.93) 分 (P <0.05)。顯效 18 例(29.03% ),有效 29 例(46.77% ),無效 15 例(24.19% ),總有效率 75.81% 。62 例患者中出現(xiàn) 8 例 ADR(12.90% ),其中食欲下降 3 例(4.84% )、記憶力減退 2 例(3.23% )、注意力下降、嗜睡、頭暈各1 例(均為1.61%),均為輕度,且均未給予治療,逐漸自行消失,未見明顯錐體外系ADR 和體質量增加。
表 1 患者治療前后 YGTSS 量表評分比較(,分, n = 62)
表 1 患者治療前后 YGTSS 量表評分比較(,分, n = 62)
項目運動性抽動發(fā)聲性抽動綜合損害嚴重度治療前16.50 ± 3.65 15.02 ± 3.25 32.42 ± 7.83 64.10 ± 11.23治療后8.90 ± 2.76 7.52 ± 2.43 13.87 ± 8.37 30.19 ± 11.03 t 值19.587 19.821 14.523 21.845 P 值0.000 0.000 0.000 0.000
TS 為兒童時期常見的言語和(或)行為異常的疾病,主要表現(xiàn)為反復發(fā)作的不自主多部位運動性、發(fā)聲性抽動,并易共患廣泛行為障礙(如注意力缺陷、強迫癥、情感問題等)。兒童患病率為 0.39% ~ 1.51% ,男女比例約為4 ∶1[5]。本研究中得出相同結果,這種性別差異可能與雄激素水平不同有關。
TS 的確切病因尚不清楚,目前普遍認為受遺傳和環(huán)境雙重因素影響[1,6]。但大多數(shù)學者認為其發(fā)病機制與中樞神經遞質變化相關,尤其是紋狀體多巴胺功能活動過度、突觸后多巴胺受體超敏[6]。除多巴胺功能紊亂外,近年的研究還發(fā)現(xiàn),抽動癥的發(fā)生還與腦內抑制性神經遞質 γ-氨基丁酸(GABA)系統(tǒng)功能低下有關,GABA 投射通路減少后,對大腦皮層興奮性神經元活動抑制性減弱,導致神經興奮性氨基酸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增多,引起大腦興奮性增加,從而產生抽動癥狀[7]。其他理論包括腦發(fā)育障礙,自身激素影響,包括感染和自身免疫功能障礙等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以及產前和圍生期相關因素的影響等[2,6]。
臨床治療TS 的常用藥物:抗精神病藥物,如氟哌啶醇、硫必利、匹莫齊特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如利培酮、奧氮平、阿立哌唑等;α2腎上腺素能受體激動劑,如可樂定、胍法辛等;抗癲癇藥物,如丙戊酸鹽、托吡酯、左乙拉西坦等;其他,如鎂、維生素 B6等[3,8]。目前作為治療TS 一線用藥的抗精神病藥物及α2腎上腺素能受體激動劑類藥物因ADR 嚴重,臨床使用受限。
以托吡酯為代表的抗癲癇藥物被證明能有效控制TS 癥狀,且ADR 相對較輕。托吡酯為由氨基磺酸酯取代單糖的吡喃果糖氨基磺酸酯化合物,屬新型廣譜抗癲癇藥物,臨床也用于治療雙相情感障礙、震顫等病癥。托吡酯于2001 年首次報道用于2 例氟哌啶醇等常規(guī)藥物治療無效的TS 病例,有效控制了抽動癥狀[9]。此后,多項研究均報道托吡酯改善TS 患兒抽動癥狀的效果優(yōu)于氟哌啶醇和硫必利等常規(guī)藥物,且ADR 較少,安全性更高[4,10]。
本研究結果表明,托吡酯能有效改善TS 患兒的癥狀,在運動性抽動、發(fā)聲性抽動、綜合損傷方面均有較好的改善作用,有效率較高,ADR 輕微,安全性較高。目前認為,托吡酯能增加 γ-氨基丁酸 A 亞型(GABAA)受體誘導的氯離子內流,通過氯離子大量流入,使神經元細胞膜發(fā)生超極化,抑制神經興奮性氨基酸的釋放,增強GABA 介導的神經抑制作用,降低大腦皮層的神經興奮性[11-12]。蔡曉華等[13]的研究認為,托吡酯可通過選擇性阻斷鈉通道和鈣通道,減少異常放電,從而改善抽動癥狀。此外,托吡酯能阻斷谷氨酸受體的AMPA/kainate 亞型,而不影響 N-甲基- D-天冬氨酸(NMDA)亞型,可阻斷谷氨酸介導的神經興奮作用,同時具有神經保護作用[14],但具體機制仍有待進一步研究。
綜上所述,托吡酯治療TS 療效確切,但作用機制、長期服藥對患者記憶功能影響程度、治療停藥標準及停藥后有無反跳現(xiàn)象發(fā)生等問題尚未明確,需要更多的基礎及臨床隨機雙盲對照試驗為其臨床應用提供依據(jù)。